请结合课本材料分析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如何加快对外贸易发展的,提出自己的建议

如题所述

2007年以美国的次贷危机为导火线,引发了又一场世界性的金融危机。这场金融危机却和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全然不同,呈现出新的特点,有关专家称这其为“新危机”。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风暴开始席卷全球,各国经济出现下滑,股市严重动荡,尤其以英国,菠萝地海三国和印度等新兴外资型国家为首发。开始蔓延到其附近的国家和地区,中国也开始受到影响。本文从当前危机背景出发浅析中国的创业投资和外贸服务的现状以及提出相应对措施。
[关键词] 金融危机 创业 投资 外贸 服务 措施

二、 金融危机下的创业投资与外贸
(一)影响:
在金融危机疯狂的席卷之下,国际市场剧烈动荡,股市暴跌,失业率剧增。 2005、2006年,人民币升值,同时原材料上涨,信贷缩水,许多中小企业,由于没有科技实力,像服装、鞋帽、五金、玩具等,有上万家企业都被撤资,造成许多企业亏本经营,外贸订单大量减少,最后破产倒闭。这样的例子目前已经数不胜数!下面着重分析2009年的可能外贸状况。
目前,各国政府围绕金融危机采取的联合行动还没有明显的效果,金融危机引起实体经济衰退的强度还难以预测。但是种种迹象表明,2009年外贸进出口形势比较严峻,但也存在一定的变数,有困难,也有机遇。
1、影响明年外贸的不利因素:
(1)、世界经济将陷入低迷,不排除危机加深的可能。
尽管各国政府正采取协调行动筑起防波堤,使得这场金融海啸还不至于引起1929年那样的大萧条,但是市场信心的恢复、体制和结构问题的解决预计将经历一个较长的过程。乐观地估计,发达国家经济至少要等到2009年下半年,甚至更晚时候才能开始复苏。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受金融危机影响的程度还难以确定。整个世界经济将进入一段较长的低迷时期。目前美国房地产市场还没有显现出整体回暖迹象,次级贷款问题仍有可能恶化,使更多金融机构的不良信贷浮出水面。因此,不排除金融危机加深的可能性。
(2)、初级产品价格继续处于高位并剧烈振荡的可能性比较大。
虽然初级产品价格近期有一定回落,但是导致近年来能源、资源类商品价格飙升的主要因素——来自新兴市场的庞大需求,以及美国生物能源政策等并没有改变。而能源、资源类商品供给受到开采难度增大、生产国投入不足、以及农业生产耕地面积减少的制约,供给量的增长并非易事。为了维持高价,近日OPEC已酝酿调减全球石油产量。各国为拯救金融市场而注入的大量流动性,对美元等货币币值下跌的担心,将使得更多国际游资把大宗商品期货作为保值避险工具。这些因素都将加剧国际商品市场上的价格波动。
(3)、多哈回合前景暗淡,贸易保护主义威胁增大。
与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只影响部分市场不同,这次美欧等发达经济体陷入金融危机,影响到了全球贸易的稳定运行。7月份多哈回合谈判破裂后,尽管许多成员,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希望重启谈判,但是一些根本分歧短期内很难弥合。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得多哈回合取得突破的前景看上去更加黯淡。不仅如此,贸易量萎缩和失业率的上升,还将使一些国家和地区转而采取更为保守的贸易政策,全球范围的贸易保护主义威胁增大。
2、影响明年外贸的变数
虽然明年外贸形势比较严峻,但是应该看到,目前世界经济的基本面仍然较好,我国国内经济基本面是健康的,我国外贸也没有出现大的滑坡。明年外贸的走势如何,存在一些不确定性,主要取决于以下几个方面的情况:
(1)、市场需求。
国际市场需求是影响出口的决定性因素。当前,各国经济增长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放缓,经济的不景气,直接影响到人们的购买力和对经济发展前景的信心,越来越多的人没有钱消费,或者不敢消费,使国际市场需求不振。我国对美国,欧盟和日本三大经济体直接和间接出口占出口总额的近60%,明年,美欧日等主要市场的经济形势不容乐观,而新兴市场经济保持快速增长的难度也在增加,这将直接影响明年国际市场需求情况,并决定明年出口的整体形势。
(2)、政策延续。
从去年和今年上半年国家多次调低部分商品出口退税,到今年下半年调高部分商品出口退税,表明我国政府已经逐步意识到出口到了困难的时期。改善对外贸易环境的举措除出口退税外,还包括通关便利化,进出口税收,外汇管理等方面,以及支持优势企业和产品出口,鼓励金融机构增加对中小出口企业贷款,拓宽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渠道,增加国内需要的产品进口等。明年,国家能否进一步改善对外贸易环境,继续对外贸出口给予政策支持,将对企业信心和外贸走势产生较大的影响。
(3)、企业信心。
企业信心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在金融危机面前,悲观的企业会认为是末日,会关闭企业或者让企业破产;乐观的企业会认为是市场重新洗牌、站上制高点的难得机会,会采取一切措施度过难关。目前,我国国内经济仍然保持较快增长,新兴市场还有很大潜力,世界主要经济体经济也没有出现根本性变坏。作为出口企业,一味看低世界经济发展前景是缺乏依据的。现在是需要树立信心的时候,企业要通过出口转内销、降低运营成本、开拓新兴市场等措施,积极应对困难局面,打赢这场攻坚战。

(二)应对措施
1、中小需直面金融危机 立足长久发展
首先,中小企业可在转型中发展。一个企业的发展离不开明确的发展目标“定位”和后期的发展之中的“转型”。而且,这两者并不矛盾,反而是相辅相成和互相促进的。企业发展目标“定位”明确,有助于“转型”成功,而“转型”成功也更加坚定了企业的“定位”的准确性。
不过,企业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总会遇到发展瓶颈的时候,此时,其“产品创新”和“技术升级”就将提到日程上来。只要经过创新的产品才能符合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才能赢得客户的青睐。而更多企业的“转型”成功,势必推进整个产业的升级和发展。于是,有人说产业升级是市场“逼迫”出来的。的确,当单纯依靠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生产模式受到制约。企业就应该考虑到"转型"的问题,而"技术升级"和"产品创新"就成为企业的转型的利器,企业应该从长远战略角度来考虑自身的发展问题。
其次,中小企业要依靠自身的力量。其实,“转型”也是一种“发展”。中小企业的“转型”不是一天能够实现的,可能需要一段时间,要持之以恒才能看到成效。 而且是在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下,企业转型才能够更容易成功。的确,总有一种力量,推动着企业的转型和发展。而其最核心的力量就是依靠企业自身的发展。在金融危机肆虐全球的风口浪尖,企业要读懂经济的风向标,其自身必须要配备金融方面的专业的人才,乃至成立专门的金融时局分析机构,以帮助企业转型。虽然,这对于中小企业来说,成本可能会很高,也不是每个企业都能够实现,但是,这是迎合现代金融业的发展的必然需要。另外,企业要想成功转型和长久发展,前期就需要在研发上多投入。 而且“资金”要与“人才”充分结合,并要引起足够的重视,真正想做大的企业必须要走这条路。企业家要有事业心,赚了钱以后应该投资搞科研项目,促进企业的良性循环。只要懂得投资,才能发展,才能找到机会融资,才能不断发展和壮大自己。
第三,政府扶持助推动中小企业转型。企业的发展除了依靠自身的力量以为,还有依靠外力,当然,这里的外力,其实包括很多方面,比如,与国际公司进行合资或者与相关机构进行结盟,但有一点很重要,那就是政府应该承担起相应的责任,中小企业发展离不开政府的相关政策的扶持,而且,如果没有具有针对性的优惠政策,加之缺乏资金等优势,中小企业跟大企业竞争也将会陷入十分被动的局面。比如,政府帮助等等! 但是,任何中小企业都必须地清醒认识到,虽然国家和地方政府会尽可能提供一切条件,但是政府绝对不可能做的,让所有的中小企业都生存下去。即使如此,金融机构也不可能做到,它们毕竟要考虑到借贷的风险等问题。所以,企业要想长久地生存下去,首先必须依靠自身的力量,抓住市场需求。 还要对政府出台的扶持政策有很好地解读,根据它的指示来制定自己转型的方向。比如,这段时期,国家会重点支持科学技术行业的发展,那么,你的企业最好能介入这个领域,或者与有关联性的行业。因为,这样的领域很可能会得到更多包括财政、税收甚至银行信贷等这方面的政策扶持。
经过转型的企业经历大磨练,有了较强的抗风险能力,比如外贸企业可以经过转型,慢慢的从主营进出口转向国内市场,把外销延伸到国内市场,同时把消费引向国内市场,这样就多了一个保险,无论是资金还是产品都有了一个较好的发展方向,同时这样还迎合了国家目前的法规政策。
2、鼓足信心,以退为进。
“以退为进”是一种策略,如今,在全球经济都不景气的形势下,对中小企业来说,哪个行业更有优势,可能都差不多,关键一点是需要中小企业对自身未来的发展有更清醒的认识。在我国加入WTO之前,不仅,企业发展的政策环境良好,而且其在劳动成本和厂房用地等方面,都具有竞争优势。于是,中小企业在前几年出现了快速的发展历程。
第一方面,中小企业需要进行“技术升级”和“产品创新”。其实,我国中小企业的很大的弱势就是缺少技术,研发和创新的能力,过去依靠低劳动力所占的出口优势逐渐被丧失,于是,需要在产品创新和技术设备的升级上投入更多的精力,这也是未来中小企业必须认识到的一点。
第二方面,我国中小企业,特别是以出口型为主的中小企业,需要配备一些熟知经济和金融领域的人才。 在05年5月汇改以前,中国出口基本没有什么汇率风险,市场上的美元和人民币的波动风险也不大,于是,在这种宏观经济面比较好的局面下,几乎不会遇到国内外市场和银根的突变的问题。但是,面对现在的金融动荡的局面,企业要想考虑到自身的生存问题,就必须对包括出口汇率等相关知识和外贸政策有必要了解。甚至,需要专业方面的人员来研究和分析汇率的变化等现象,以此对企业发展给予必要的指引。
第三,在国际经济和金融体制融通之下,企业要了解和掌握国际的金融政策的变化。企业了解国际的金融政策是十分重要的,尤其是外贸企业,这里面比较重要的是国际“银根变化”。所谓的“银根变化”就是指从美联储到中国的人民银行银根的紧与松,包括存款准备金,贷款利率,以及居民存款利率,包括存款准备金率,这些都很可能会根据国家的宏观政策来不断的进行调控。
在金融危机肆虐全球的时候,中小企业如果能够找到“退”的方法,将危机对企业的冲击降低到最低点,这本身就是值得称赞的壮举。在“危机”之下,“生存”才是最重要的,我们要进一步开拓企业的生存空间,了解当今国内外经济和金融的形势,为企业将来更好地发展积蓄力量,争做行业的领头羊!
3、金融危机下投资创业:首重现金流
对于小本投资的创业者来讲,应如何选择创业项目应对金融风暴?德庄集团董事长李德建、西南大学经济学博士潘晓成等一些企业家和经济学者总结了几点经验。
首先,在各种行业选择中,要选择现金流快的行业。经济不景气之时,拖欠货款很严重,如果是选择现金流慢的行业,刚创办的小企业稍不留神就会被拖垮,现金流充足至少可以保证能够生存。餐饮、干洗、洗车等行业都是现金流快的行业。
其次,要做传统的大众消费行业。在任何时候,基本消费市场是最可靠的,无论在经济繁荣期或萧条期。消费分大众消费和奢侈消费,比如星巴克是休闲消费,现在加盟要谨慎。同理,旅游、汽车等行业的投资要小心。

三、 金融危机下创业机遇大于挑战
一方面危机来了,会吃掉一些弱小或长期有问题的企业,造成一些不可避免的悲剧和伤痛。同时给所有企业敲响警钟,在灾难和伤痛面前人们更能记住教训,并深度反思。 另一方面,没有在危机中倒下的企业增加了风险意识,采取了更多积极的策略和调整措施,使企业克服很多在平时难以暴露的缺点,加强了内部的协调,最终增强了危机应对和过冬御寒的体力。金融危机下风险投资行业的机遇和挑战!
金融危机下,创业融资肯定会比较困难,因为整个投资界这一阶段的投资都会比较谨慎。”上海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陈爱国进一步解释说,投资界主要是通过资本市场来获利的,目前金融危机的形势下,风险投资商所投公司的资产在缩水,企业的价值在减少,风险投资商拥有股份的价值在减少,于是他们就宁可选择不投。
虽然金融危机造成了风险投资商的谨慎投资,但在安徽中科大讯飞信息有限公司总裁刘庆峰看来,金融危机对大学生创业者来说既是一次挑战,更是一种机遇。他认为,从局部来看,全球金融危机可能是中国更快崛起的机会,国家4万亿元的投资可能让我国产业发展比原来更快。既然全球的金融环境不好,国家肯定是要发展有潜力的、有很高的核心能力的新产业和新方向,这种新方向的选择,就有可能让创业的新兴企业与传统产业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这给创业者带来了机会。
“国际形势好,不一定你的创业项目方向就好,国际形势不好,并不一定你的创业项目方向就不好”,刘庆峰认为,目前的形势对创业者来说是机遇大于挑战,他鼓励创业者,只要想清楚了就去创业,成功与否关键是看创业者的内功怎么样,只要不会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不是以出口为主要导向的项目,就可以创业。
赛富亚洲风险投资人阎焱在接受采访时也发表观点:风投是在别人不敢做投资的时候去做投资,对风险投资基金来讲我们看到的更多是机会,尤其是在金融风暴的时候,手上有现金的人永远是最有利的,当今市场大幅度波动,包括有一些非常好的优质公司,在这个时候股价都出现下跌,可能对投资人来讲,也许我们看到的满眼都是金子。 (主持人:你的意思现在风投业务非但没有受到负面影响,反而到处都是机会?) 阎焱:也有负面影响,比如投资以后上市公司股票都会出现大幅度波动、下跌,但对风险投资来讲,绝大部分公司还是没有上市,没有上市的公司的影响是非常小的。那么从另外一个角度,从投资角度来讲,投资项目来源更扩大,以前在股市比较高的时候,你投资项目的来源比较有限,现在你可以投些上市公司。另外在估值方面也大幅下降,所以对真正的风险投资基金来讲,可能对于一个大的金融市场的波动,唯一受益者是风险投资基金。( 主持人:在金融危机的时候,做风投的人非但不会清闲下来,还会比以前更加忙碌,因为风投比其他投资基金更加偏好风险,是吗?) 阎焱:是这样的。
对于一个精通商道的人来说,危机面前需要坚忍和积极自救,同时在这样的特殊时刻更容易暴露企业的问题,激发企业家的自救决心和潜力。危机未必不是好事,正如“狼来了”的时候要辨证看问题。
一方面危机来了,会吃掉一些弱小或长期有问题的企业,造成一些不可避免的悲剧和伤痛。同时给所有企业敲响警钟,在灾难和伤痛面前人们更能记住教训,并深度反思。
另一方面,没有在危机中倒下的企业增加了风险意识,采取了更多积极的策略和调整措施,使企业克服很多在平时难以暴露的缺点,加强了内部的协调,最终增强了危机应对和过冬御寒的体力。

四、 总结
我们必须看到,这一新兴金融危机的到来对中国也蕴藏着巨大的“商机”。在这一轮金融危机发生的时候,很多新兴市场的资产价格将大幅度缩水,这将是中国资金出国投向这些国家的绝好时机,这也是中国企业“走出去”、整合并购相应企业的最好时机。为此,中国经济界需要做好资金上和项目研究方面的准备。从宏观层面上讲,宏观经济政策必须考虑到这一轮新型金融危机发生的可能性,在资金流动问题上必须稳扎稳打,不能盲目放开,要考虑到大量资金出走的可能性和由此带来的压力。当一轮金融危机发生的时候,楚游的经济增长率必然会出现下滑,我们的财政政策必须保留一定的灵活度,在继续实行当前稳健财政政策的前提下,必须做好项目上和资金上的准备,一旦新一轮金融危机在周边国家发生,中国就可以转向积极的财政政策,找到一些有资金保障和社会效益的投资项目。
总之,新一轮金融危机的风险已经来临,全速前进的中国巨轮必须考虑到金融风暴可能带来的冲击,把握机遇,化解风险,我们的经济发展航程将会前途光明。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9-28
1、要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拥有知识产权,调整出口结构,扩大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
2、要提高产品质量,按国际标准生产,坚持以质取胜战略,防止低价倾销;
3、要学习和熟悉国际贸易方面的各种经念,运用世界贸易组织规则,维护我国企业的合法权益和国家利益。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