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历史感兴趣

有机会一起唠唠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世界观 对于历史 后人都不会知道其之真伪 靠的是人生观 世界观 去判断 所以我觉得每个人都有谈论历史的权力

我比较好古,但从我了解的事情和一些资料,我目前认为,西方的历史真实性比中国要可靠的很多.中国历经千年,据说"5000"年,但是令人费解的事,中国历史上很多时间和史诗都相当缺乏证据,在学术方面,西方的圣经中说到的地方,很多都被挖出来,而中国呢?很多东西含混不清.而在社会科学方面,历史上有些朝代会对史书进行大肆修改,比如清乾隆编纂四库全书时销毁了对满清不利的书籍总数,据统计为一万三千六百卷。"四库成而万书毁"才是真相.焚书总数,15万册。销毁版片总数170馀种、8万馀块。除了焚毁书籍,满清还系统的对明代档案进行了销毁。目前明代档案仅三千余件,主要是天启、崇祯朝兵部档案,也有少量洪武、永乐、宣德、成化、正德、嘉靖、隆庆、万历、泰昌朝的官方文书(其中很多已经被满清修改过)。其余估计不少于1000万份明代档案,已经全部被销毁了。除了销毁书籍和档案外,满清还系统的对残存书籍和档案,进行篡改。所以,目前的中国历史,不论教科书还是相关方面的书,可信的不多。
而就算是古代留下的经书等,今人也是不明究里,胡说八道,因为几千年了人们思想变化,所以对于古代的事情,其实理解偏差大的不得了,所思具罔而已,举个简单的例来说.比方,论语有云,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教科书解为,三个人一起走,这之中肯定有值得我学习的先生.
其实纯粹误人子弟.

《五行》为「仁、义、礼、智、圣」:「仁形於内谓之德之行,不形於内谓之行。义形於内谓之德之行,不形於内谓之行。礼形於内谓之德之行,不形於内谓之行。智形於内谓之德之行,不形於内谓之行。圣形於内谓之德之行,不形於内谓之德之行。德之行五,和谓之德,四行和谓之善。善,人道也。德,天道也。」
五行:仁、义、礼、智、圣。
四行:仁、义、礼、智。
三行:义、礼、智。
人:非人也,而为仁的通假罢了。
三人行:即为四行。四行和谓之善,善,人道也。
《论语·述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官方谬解:三个人一起走,这之中肯定有值得我学习的先生.
还原:
《论语·述而》:「四行,必有我师焉。」
译文:
奉行仁、奉行义、奉行礼、奉行智,四行中必有我值得效法的。追问

网上的吧

追答

关于书籍被毁一事么.很多都有提到拉,基本上众所周知.网上拉来,我少打字,你看的清.起不两全其美?

至于论语一些问题则不然,那再说一个给你,这回说些历史方面的.当然,并非是说别人的说法就是错误,至少我看到的解释都是有根据的。

最近"中国梦"这个词很热,似乎是为了迎合"盛世"而为之,不过可笑可叹,没曾想,中国早有人用过这个词了,而且语之不祥.这个词原意何意呢?这个词其实意为"亡国恨" .所以有关部门用这个字词来粉饰太平,可见有多无知.
"中国梦"一词见出自宋末一位太学士之诗:
"力不胜於胆,逢人双泪垂。一心中国梦,万古下泉诗。
日近望犹见,天高问岂知。朝朝向南拜,愿睹汉旌旗。"
此诗名叫"德祐二年岁旦"
德祐二年,元军攻入临安,南宋亡。
所谓中国梦,实乃亡国恨.呵呵.

追问

嗯嗯 谢啦 有机会我们可以私下探讨探讨 90777.1586

追答

好啊,来而不往非礼也,823905805,我也理工科,但一直热忠文史.古人有云:圣以文而明道.史以之明善恶.
学文辨史对人的心性总归是好事情的.

追问

我也是理工科的 哈哈 有机会私聊哈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9-22
三顾茅庐非常有历史性

汉末,
事起,
,曹操坐据朝廷,孙权拥兵东吴,汉

牧刘备听

说诸葛亮很有学识,又有才能,就和关羽、张飞带
着礼物到
(今河南南阳城西,一说为湖北
西南)
去请诸葛亮出山辅佐他。恰巧诸葛亮这天出去了,刘备只得失望地回去。不久,刘备又和关羽、张飞冒着大风雪第二次去请。不料诸葛亮又出外闲游去了。张飞本不愿意再来,见诸葛亮不在家,就催着要回去。刘备只得留下一封信,表达自己对诸葛亮的敬佩和请他出来帮助自己挽救国家危险局面的意思。 过了一些时候,刘备吃了三天素,准备再去请诸葛亮。关羽说诸葛亮也许是徒有一个虚名,未必有真才实学,不用去了。张飞却主张由他一个人去叫,如他不来,就用绳子把他捆来。刘备把张飞责备了一顿,又和他俩第三次访诸葛亮。到时,诸葛亮正在睡觉。刘备不敢惊动他,一直站到诸葛亮自己醒来,才彼此坐下谈话。 
诸葛亮见到刘备有志替国家做事,而且诚恳地请他帮助,就出来全力帮助刘备建立蜀汉
。评论
第2个回答  2013-09-22
你看下那个丁肇中的采访,他说他 觉得不够聪明,所以才放弃了学习历史。追问

历史是有生命的 不是靠智商去学习的 靠的是你的心去学习

追答

爱迪生说过,成功依靠的是百分之1的灵感与百分之99的汗水,但是。。。。。百分之一是要比99重要的。
历史太难学了,思维方法需要有哲学的支撑,没有哲学支撑的历史怎么看都是悲剧史,哲学更加抽象,历史真假难辨,是非难说。
一个高中生考历史考了99分,谁敢说他是个小历史家?谁敢同意他读完N本教材的人生观?
学以致用,怎么致用?

追问

分数不能代表什么 只能说 他记住了里面的文字 背书 谁都能背

第3个回答  2013-09-22
我们所知道的历史不过只是胜利者为自己树立的丰碑,真正的历史只存在与历史发生的那一瞬间追问

你用另一种方式说出了我的心声

追答

其实某一段历史,或整段历史的真假并不重要,用三体里的话说,我们的历史对于宇宙只不过是虫子的历史,我们也不是从来没有思考过虫子的历史吗?所以当我们的历史与宇宙的大历史没有交集时,我们的历史从本质上来说没有意义

第4个回答  2013-09-22
历史其实只是古代历史那一部分,我们所认识的历史只不过是带着疑惑,谁能知道那些个古文古书是否记着是真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