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毒使人中毒是因为毒液中的什么物质,它的化学本质是什么?

如题所述

蛇毒是毒蛇从毒腺中分泌出来的一种液体,主要成份是毒性蛋白质,约占干重的90%至95%。酶类和毒素约含二十多种。此外,还含有一些小分子肽、氨基酸、碳水化合物、脂类、核苷、生物胺类及金属离子等。蛇毒成分十分复杂,不同蛇毒的毒性、药理及毒理作用各具特点。蛇毒是毒蛇分泌出来的一种含有多种酶类的毒性蛋白质、多肽类物质,也是毒蛇咬人后引起中毒反应的物质。新鲜的蛇毒为略带腥味的蛋清样粘稠液体,呈黄色、淡黄色、绿色,甚至无色。新鲜时呈中性或弱酸性反应,放置稍久可变成碱性,含水量50%~75%,比重在1.030~1.080之间。新鲜毒液接触空气易产生泡沫,室温下放置24小时易腐败变质,丧失起毒性。冰箱中可以保持15~30天,在40℃保存时间较久,经过真空干燥或冷冻干燥处理后的蛇毒可于室温下保存20~30年,但毒性强度和一些酶的活性会不同程度的降低,遇水仍能溶解。蛇读经紫外线及加热后毒性消失。反能使蛋白质沉淀变性的强酸、强碱及重金属盐类,均能破坏蛇毒。蛇毒还易受氧化剂、还原剂、蛋白水解酶类等的分解、破坏,从而失去其毒力。经甲醛处理后也会丧失其毒性,但抗原仍能保留。http://baike.baidu.com/view/416954.htm?fr=ala0_1_1 楼主可以去这边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9-24
毒蛇产生的用于致猎物于死地的巨毒物质,它并非生存逼迫它们产生的,而是大自然神秘莫测地在它们身上调制而成的物质,分为神经性毒液和溶血型毒液,其中神经性毒液主要由一种非洲树眼镜蛇分泌,溶血型毒素主要由蝰蛇(蝮蛇)和响尾蛇产生,溶血型毒液比神经性毒液更加有效,对诸如鼠类地猎物,它几乎立即会起作用。
蛇毒的种类
1,血液循环毒素。如蝰蛇、腹蛇、竹叶青、五步蛇等。它造成被咬伤处迅速肿胀、发硬、流血不止,剧痛,皮肤呈紫黑色,常发生皮肤坏死,淋巴结肿大。经6-8小时可扩散到头部、颈部、四肢和腰背部。病犬战栗,体温升高,心动加快,呼吸困难,不能站立。鼻出血,尿血,抽搐。如果咬伤后4小时内未得到有效治疗则最后因心力衰竭或休克而死亡。
2,神经毒素。包括金环蛇、银环蛇等蛇分泌的毒素。咬伤后,局部症状不明显,流血少,红肿热病轻微。但是伤后数小时内出现急剧的全身症状,病人兴奋不安,痛苦呻吟,全身肌肉颤抖,吐白沫,吞咽困难,呼吸困难,最后卧地不起,全身抽搐,呼吸肌麻痹而死亡。另外,现在已经有科学家在研究这种神经毒素可以用来治疗某些寄生在人体神经系统的病毒,例如狂犬病毒。
3,混合毒素。眼镜蛇和眼镜王蛇的蛇毒属于混合毒素。局部伤口红肿,发热,有痛感,可能出现坏死。毒素被吸收后,全身症状严重而复杂,既有神经症状,又有血循毒素造成的损害,最后,犬死于窒息或心动力衰竭。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