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涨模的原因有哪些?及处理方法?

如题所述

1 裂缝的原因分析由于混凝土的组成材料、微观构造以及所受外界影响的不同,混凝土中产生裂缝有多种原因,主要是温度和湿度的变化,混凝土的脆性和不均匀性,以及结构不合理,原材料不合格,模板变形,基础不均匀沉降等。(1)混凝土在硬化的过程中,由于干缩引起的体积变形受到约束时产生的裂缝,这种裂缝的宽度有时会很大,甚至会贯穿整个构件。(2)混凝土在硬化期间水泥产生大量水化热,内部温度不断上升,在混凝土表面引起拉应力。后期在降温过程中,由于受到基础或老混凝土的约束,又会在混凝土内部出现拉应力。气温的降低也会在混凝土表面引起很大的拉应力,当这些拉应力超出混凝土的抗裂能力时,即会出现裂缝。(3)在厚度较大的构件中,由于混凝土的塑性塌落受到模板或顶部钢筋的抑制,在浇捣后数小时会发生这种由于混凝土塑性塌落引起的裂缝。(4)当有约束时,混凝土热涨冷缩所产生的体积涨缩,因为受到约束力的限制,在内部产生了温度应力,由于混凝土抗拉强度较低,容易被温度引起的拉应力拉裂,从而产生温度裂缝。由于太阳暴晒产生裂缝也是工程中最常见的现象。(5)混凝土加水拌和后,水泥中的碱性物质与活性骨料中活性氧化硅等起反应,析出的胶状碱——硅胶从周围介质中吸水膨涨,体积增大三倍,从而使混凝土涨裂产生裂缝。(6)许多混凝土的内部湿度变化很小或变化较慢,但表面湿度可能变化较大或发生剧烈变化,如养护不当、时干时湿,表面干缩变形受到内部混凝土体的约束,也往往产生裂缝。(7)构件超载产生的裂缝,例如:构件在超出设计的均布荷载或集中荷载作用下产生内力弯矩,出现垂直于构件纵轴的裂缝,构件在较大剪力作用下,产生斜裂缝,并向上、下延伸。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05-20
原因:模板刚度不够,拉杆、支撑没有打好,混凝土浇筑速度过快,捣固时间过长。 避免出现涨摸现象 :
首先是做好模板工作,对一些大体积混凝土或者外型较复杂的异型柱应该做支撑系统和模板验算.
应进行模板验收,现在大多数都是和钢筋验收同时进行的,其实是错误的.验收时应特别注意接缝位置,柱脚,梁根部,梁板中部是否起拱等
施工过程加强监控,尤其要注意梁板混凝土浇捣时应安排人员在下层观察.及时补强模板和支撑,避免范围的扩大.
解决办法:不幸发生了,也只能剔凿了,不过应注意剔凿的时间和方法,严禁野蛮操作
第2个回答  2015-12-17
浇筑混凝土时涨模的处理方法为:
1、对已割断的两根剪力墙水平筋,在混凝土凿除完毕后(即此处截面尺寸符合设计要求后)采取搭接焊双面焊接,焊接长度不小于10d,并将钢筋绑扎牢固。
2、将此处混凝土凿除到略小于设计截面尺寸,使重新焊接的水平钢筋与竖向钢筋能够重新绑扎牢固,将四周凿毛,使之与剪力墙混凝土能够充分结合。
3、上部略微凿深,留出灌注混凝土的空隙,呈线性,方便混凝土浇筑。
4、混凝土应采用细石混凝土,宜用收缩补偿性混凝土,等级应比原设计等级高一个等级,水泥添加微膨胀剂。
5、在凿毛后,钢筋绑扎好验收合格后应立即浇筑混凝土,养护需及时,禁止提前拆除模板,模板在达到强度后方可拆除,养护时间不少于14天。

混凝土涨模的定义:
在混凝土施工中,由于模板加固不好、混凝土浇筑速度快等多种原因,常发生模板变形等现象,叫做混凝土涨模。
第3个回答  2013-09-24
合理地分缝分块;避免基础过大起伏;合理的安排施工工序,避免过大的高差和侧面长期暴露;改善混凝土的性能,提高抗裂能力,加强养护,防止表面干缩,特别是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对防止裂缝是十分重要,应特别注意避免产生贯穿裂缝,出现后要恢复其结构的整体性是十分困难的,因此施工中应以预防贯穿性裂缝的发生为主。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