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单层厂房,高10M,600*600mm的钢筋混凝土柱子,请问是选择什么样的施工方法比较好?

请问是使用模板现浇,一次性或者分层浇筑好,还是用打孔预制桩比较好。如果使用一次性浇筑,需要有哪些注意的地方,分层浇筑的话最好选用什么模板,需要怎样搭架,采用哪种搭架形式。如果是预制打孔桩,打孔时需要注意哪些方面,需要使用到哪些机械,厂房工地建筑一共17亩,作为施工方,使用哪种方法是比较合算的,还有更多的施工方法吗?问题比较复杂,第一次修厂房,先谢谢各位大神了。。

根据你的题干分析:既然你已经知道使用柱子的尺寸,那么设计单位肯定是应该确定了你的厂房排架柱使用预制还是现浇了!
预制排架柱和现浇排架柱的造价要看具体的情况而定,一般情况下预制排架柱造价低,但如果考虑
到,柱基础及柱顶部屋架或梁与柱的固定端为铰接,使得施工工艺变为复杂,连接点的可靠性差、
抗震效果低,其经济效果不一定优于现浇排架柱,所以现在装配式预制排架柱的厂房越来越少了。
故,长久考虑选用现浇排架柱比较好,但若考虑厂房运行时间上紧要及对建筑本身的要求不是很高的
话,那就采用预制排架柱。
现浇柱,分层浇筑一般采用建筑专用木模板即可,因为采用定型组合钢模板代价较大,但成型效果好,一般厂房
这种柱不会采用的。厂房高10米,柱子浇筑肯定是要分层浇筑的,你的可分两次浇筑就好了,在牛腿的顶面处
设置施工缝(理论上是在牛腿的根部设施工缝,但没什么单位会这位置设的,因为施工起来麻烦,所以大家
都会在牛腿顶面处施工缝)。
混凝土浇筑高度较高,将对柱模板产生较大的侧压力; 但浇筑1~2 h后混凝土即开始硬化,对模板的侧压力随即消失。采用控制混凝土的浇筑速度等即可减少其对模板的侧压力。如果混凝土浇筑速度过快,当混凝土浇完时其硬化尚未开始,则其水平压力相似于全部水头;当混凝土浇筑速度较慢时,在其上部混凝土未入灌前,模板下部的混凝土已开始硬化,因而压力始终达不到全部水头;插入式振动器振捣混凝土暂时可液化其作用半径范围内的全部混凝土,这一因素又适量增加了水平侧压力;加缓凝剂、粉煤灰或降低温度也可延缓混凝土的硬化,故又增加了侧压力。浇筑时可根据实际情况在模板中部开始洞口再分层浇筑,或设溜槽,但这种方法在你的浇筑中一般是不需要的。一根柱子分两次浇筑就好了!
脚手架搭设:外围的排架柱只要搭设普通的双排扣件式落地钢管脚手架,现浇的柱子正好在两立杆中部
,外围四周闭合,并与以后成型的柱子做好拉结,中间立柱最好搭设两组双排脚手架,柱子在两个脚手架
中部,并与外围的脚手架连接牢固,因为中间立柱可能为双牛腿排架柱。
如果为预制排架柱,也是不用打孔的,所有的孔洞都为事先预留的!
最后,你既然是第一次修厂房,还是建议你选用现浇式排架柱比较好!由于涉及的内容比较多,一言半语也说不清,还望谅解!祝你成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