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帮我找到以下医古文的译文(全文的)

<新修本草>序
<外台秘要>序
<铜人*血针灸图经>序
<伤寒论>序
丹溪翁传
皇莆谧传

你实在找不到的部分可以把原文给我,我帮你解释,其它不通的也可以。
拜托,你要的实在不是什么冷僻文献,百度就都有,有字数限制,贴不全了。麻烦自己在百度·网页输入你要的目录,一项一项输入即可。
【作者典作品】 孔志约,初唐人,贯里及生平不详。曾任礼部郎中兼宏文馆学士,参加《新修本草》的编辑工作,并撰有《本草音义》二十卷((已佚))。《新修本草》((宋人著作中称为《唐本草》,后又有称为《英公唐本草》)),系苏敬首先建议,经唐高宗批准,由太尉长孙系忌受命领街((后又改命英国公李勣领街)),组织苏敬等二十余人编写,历时二年,于高宗显废四年(569)正月完成,颁行全国,是世界上最早的国家药典,比1542年编成的纽约堡药典要早八百多年。它以陶宏景的《本草经集注》为基础,纠正某些错误,又增益一百二十种药物,收药连八百五十种。共五四卷,其中有彩色图谱二十五卷。此书至北宋渐亡失,但其基本内容仍保存在《证类本草》中。1889年在敦煌发现部分残卷,另外在日本也发现一部分相当于我国唐代的手抄卷子本。今有近人尚志钧辑本。
盖闻天地之大德曰生↑①,运阴阳以播物;含灵之所保曰命,资亭育以书年↑②。蛰穴栖巢↑③,感物之情盖寡;范金揉木↑④,逐欲之道方滋。而五味或爽↑⑤,时昧甘辛之即;六气斯沴↑⑥,易愆寒燠之宜↑⑦。中外交侵↑⑧,形神分战↑⑨。饮食伺衅↑⑩,成肠胃之眚↑⑾;风湿候隙,遘手足之灾↑⑿。几缠肤腠↑⒀,莫知救止↑⒁;渐固膏肓,期於夭折。暨炎晖纪物↑⒂,识药石之功;云瑞名官↑⒃,穷诊候之术。草木咸得其性,鬼神无所遁情↑⒄。刳麝剸犀↑⒅,驱泄邪恶;穗丹炼石↑⒆,引纳清和↑⒇。大庇苍生,普济黔首。功侔造化↑((21)),恩迈财成↑((22))。日用不知,于今是赖。岐、和、彭、缓↑((23)),腾绝轨于前↑((24));李、华、张、吴↑((25)),振英声于后↑((26))。昔秦政煨燔,兹经不预↑((27));永嘉丧乱,斯道尚存↑((28))。
梁陶宏景雅好摄生↑((29)),研精药术。以为《本草经》者,神晨之所作,不刊之书也↑((30))。惜其年代浸远,简编残蠹,与桐、雷众记↑((31)),颇或踳驳↑((32))。兴言撰缉↑((33)),勒成一家,亦以雕琢经方↑((34)),润色医业↑((35))。然而时锺鼎峙↑((36)),闻见阙于殊方↑((37));事非佥议↑((38)),诠释拘于独学。至如重建平之防己↑((39)),弃槐里之半夏↑((40))。秋采榆人↑((41)),冬收云实↑((42))。谬粱米之黄、白↑((43)),混荆子之牡、蔓↑((44))。异繁缕于难肠↑((45)),合由跋于鸢尾↑((46))。防葵、狼毒,妄曰同根↑((47));钩吻、黄精,引这连类↑((48))。铅、锡莫辨↑((49)),橙、柚不分↑((50))。凡此比例↑((51)),盖亦多矣。自时厥后,以迄于今。虽方技分镳↑((52)),名医继轨↑((53)),更相祖述↑((54)),罕能釐正。乃复采杜蘅于及己↑((55)),求忍冬于络石↑((56));舍陟釐而取莂藤↑((57)),退飞廉而用马蓟↑((58))。承疑行妄,曾无有觉;疾瘵多殆,良深慨叹。
既而朝议郎行右监门府长史骑都尉臣苏敬↑((59)),摭陶氏之乖违↑((60)),辨俗用之纰紊↑((61)),遂表请修定,深副圣怀。乃诏太尉扬州都督监修国史上柱国赵国公臣无忌、太中大夫行尚药奉御臣许孝崇等二十二人↑((62)),与苏敬详撰。窃以动植形生↑((63)),因方舛性;春秋节变,感气殊功↑((64))。离其本土,则质同而效异↑((65));乖于采摘,乃物是而时非。名实既爽,寒温多谬。用之凡庶,其欺已甚;施之君父,逆莫大焉。于是上禀神规↑((66)),下询众议;普颁天下,营求药物。羽、毛、鳞、介,无还不臻;根、茎、花、实,有名咸萃↑((67))。遂乃详探秘要,博综方术。《本经》虽阙,有验必书;《别录》虽存,无稽必正。考其同异,择其去取。铅翰昭章↑((68)),定羣言之得失;丹青绮焕↑((69)),备庶物之形容。撰本草并图经、目录等,凡成五十四卷↑((70))。庶以纲罗今古,开涤耳目,尽医方之妙极,拯生灵之性命。傅万祀而无昧↑((71)),悬百王而不朽。
【注释】
①“天地”七字:语见《易·繁辞下》。
②亭育:又作“亭毒”。独言“化育”。《老子》五十一章:“长之育之,亭之毒之。”王弼注:“亭,谓品其形;毒(今讹作毒),谓成其质。言化育之也。”高亨《老子正诂》以为“亭”通“成”,“毒”通“育”,即“成育”之义。
③蛰穴:指穴居。《易·繁辞下》:“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栖巢:指巢居。《庄子·盗跖》:“古者禽兽多而人民少,于是民皆巢居以避之。”
④范金:谓熔化金属注入模型以铸造器皿。范,亦作“笵”,铸造金属器皿的模子。用如动词。《礼记·礼运》:“范金合土。”陈澔就:“笵金,为形范以铸金器也。”揉木:使木材弯曲以制造轮子和耒耜等工具。《易·繁辞下》:“包牺(即伏羲)氏没,神晨氏作,〓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
⑤五味或爽:指饮食失节。爽,伤败。语本《老子》十二章:“五味令人口爽。”王弼注:“爽,差失也。失口之用,故谓之爽。”
⑥六气斯沴(lì利):即“六沴”,谓六气不和。《汉书·孔光傅》:“六沴之作。”又,《五行志》:“气相伤谓之沴。沴独临莅,不和意也。”
⑦燠(yù郁):温热。《礼记·内则》:“问衣燠寒。”《释文》:“燠,暖也。”
⑧中外交侵:身体内外病邪相侵。如嵇康《养生论》所谓:“夫以蕞雨之躯,攻之者非一涂;易竭之身,而内外受敌。”
⑨分战:独言分头应战。
⑩衅:即“衅”。间隙;缝隙。此指体虚之隙。《国语·楚语》:“苟国有衅。”韦昭注:“衅,隙也。”
(11)眚( shěng):指病患。《文选·东京赋》:“勤恤民隐而除其眚。”李善引薛综注:“眚,病也。”
(12)遘:通“构”。《文选·王仲宣 七哀诗》:“豺虎方遘患。”李注:“遘,与樽同。古字通也。”
(13)几缠:谓疾病缠缚。几,又作“械”,危殆。借指疾病。《淮南子·精神训》:“名实不入,机发于踵。”高诱注:“机,喻疾也。”缠,谓受疾病困缚。
(14)救止:独言“救疗”。治愈。《吕览·爱士》:“病则止。”高诱注:“止,愈也。”
(15)炎晖:指炎帝神农氏。相传神农氏以火德王,以火名官,故称炎帝。晖,日光。 纪物:谓记事。此指作《神农本草经》
(16)云瑞名官:指黄帝与岐伯等众医官讨论医事。《左傅·昭公十七年》:“昔者黄帝氏以云纪,故为云师而罢名。”杜注:“黄帝受命有云瑞,故以云纪事,百官师长,皆以云为名号。”
(17)“鬼神”句:此谓能穷尽诊病之术,疾病虽如鬼神之幽冥多变,亦可洞悉,无处隐遁。语本《易·繁辞上》:“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是故知鬼神之情状。”
(18)刳麝剸(tuán囤)犀:据《神农本草经》记载,犀角与麝香,均有“除邪”及“辟恶气”之功用。剸,断截。
(19)飞丹炼石:泛指炼制丹药。《南史·陶宏景傅》:“弘景……以为神丹可成,而苦无药物,帝给黄金、朱砂、曾青、雄黄等,后合飞丹,色如霜雪,服之体轻。”炼石,炼制药石。
(20)引纳清和:导引吐纳清和之气。
(21)侔(móu侔):相等。 造化:指创造化育万物的天地自然界。《淮南子·精神训》:“伟哉!造化者其以我为此拘拘邪?”
(22)财成:亦作“裁成”。本谓剪裁制成。语本《易·泰卦》:“天地交泰,后以财成天地之道。”孔疏以“翦财成就”、“财节成就”释“财成”。此指筹谋成就万物的帝王。
(23)彭:传说中的上古医者巫彭。《吕览·勿躬》:“巫彭作医。”《山海经·海内西经》郭璞注:“巫彭,神医也。”相传巫彭创制丸药。
(24)绝轨:独“绝跻”。优异卓绝的功绩。
(25)李:疑指东汉蜀医李助,通经方本草,与郭玉齐名。或谓指李当之。但李当之为华佗弟子,不当列于华前。 张:指强仲景。 吴:华佗弟子吴普。
(26)英声:独英名。何晏《景福殿赋》:“故当时享其功利,后世赖其英声。”
(27)秦政:秦始皇嬴政。 不预:不列入。指秦始皇焚书,医药之书不在其列。
(28)“永嘉”二句:谓经历永嘉之乱,书籍大量焚失,而医道授学独存。永嘉,西晋怀帝司马炽的年号。永嘉五年(311),匈奴贵族刘聪、石勒等攻破晋都洛阳,俘怀帝,大焚宫殿国籍,史称“永嘉之乱”。隋代牛弘称此为“书之四厄”。
(29)雅好:素好,为汉魏时熟语。渎张衡《西京赋》:“雅好博古。”《三国志·司马朗傅》:“虽在军旅,常粗衣恶食,俭以率下,雅好人伦典籍。”
(30)不刊之书:无须改动、不可磨灭之著作。刊,删改。扬雄《答刘歆书》:“是悬诸日月,不刊之书也。”
(31)桐雷众记:指桐君、雷公等人的著述。相传桐、雷雨人均为黄帝时医官,著《桐君药录》、《雷公药对》等。实为后人所假托。
(32)踳驳:猎“舛驳”。差错杂乱。《文心雕龙·诸子》:“其纯粹者入矩,踳驳者出规。”
(33)兴言:独“薄言”。句首助词,无义。《诗·小雅·小明》:“念彼共人,兴言出宿。”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兴言独云薄言,皆语词也。”
(34)雕琢:亦作“雕琢”。谓研讨琢磨。《抱朴子·崇教》:“雕琢切磋,勿纳于邪伪。”
(35)润色:原指修饰文辞,增加文采。此指增光。左思《吴都赋》:“其奏乐也,则木石润色。”
(36)锺:当,逢遇。《文选·刘琨(劝进表)》:“方今锺百王之季。”李善注:“锺,当也。” 鼎峙:指南北朝畴天下不统一,有如鼎足三分峙立。
(37)殊方:指冥域、他乡。班固《西都赋》:“逾昆仑,越巨海,殊方异类,至于三万里。”
(38)佥议:众议。佥,众人。
(39)重建平之防己:据《新修本草》(辑复本,下同):“陶云,(防己)今出宜都、建平,大而青白色虚软者好。案:本出汉中者,作车辐解,黄实而香。青白而虚软者,名木防己,都不见用。陶谓之佳者,盖未见汉中者耳。”
(40)弃槐里之半夏:“陶云,槐里属扶风,今(半夏)第一出青州,吴中亦有。案:江南者大乃径寸,南人特重之。顷来互相用,功状殊异。”
(41)秋采榆人:“陶云,三月采(榆)皮,取白暴乾;八月采实。案:榆三月实熟,寻即落荚。”又《说文》段注:“果人之字,自宋元以前,本草方书,诗歌记载,无不作人字。自明成化重刊本草,乃盍改为仁字,于理不通,学者所当知也。”
(42)冬收云实:云实,豆科植物,晚秋采摘。“陶云,生河间川谷,十月采,暴乾。”
(43)谬粱米之黄白:“陶云,(白粱)今处处有,襄阳竹根者最佳。案,陶云竹根,竹根乃黄粱,非白粱也。”
(44)牡蔓:指牡荆实与蔓荆实。“陶云,既是牡荆,不应有子。牡荆子即是小荆子。案:陶误以小荆为蔓荆,遂将蔓荆子为牡荆子也。牡荆茎劲,作树不为蔓生,故称之为牡,非然实之谓也。”
(45)异繁缕于鸡肠:繁缕即鸡肠,今俗称鹅兄不食草。“陶云,繁缕(一作“篓”)主积年恶疮不愈。又云:鸡肠草主毒肿,止小便利。案:此(繁缕)草即是鸡肠也。……流俗通谓鸡肠,雅士总名繁蒌。”
(46)合由跋于鸢尾:把天南星科的由跋,混合于鸢尾科的鸢尾。“陶云,由跋状如鸟翣(即射干)而布地,花紫色,根似附子。苦酒磨,涂肿。案:寻陶所注,乃是鸢尾根,即鸢头也。今陶云由跋,正说鸢尾根茎也。”
(47)“防葵”二句:伞形科的防葵和瑞香科的狼毒,错认为同根。“陶云,(防葵)今用建平间者。云本与狼毒同根,……但置水中不沉耳。案,(防葵)根叶似葵花子根,香味似防风,故名防葵。采依时间,亦能沉水。”
(48)“钩吻”二句:把百合科的黄精和马钱科的钩吻,引为同类植物。“陶云,黄精叶与钩吻相似,钩吻叶似黄精而茎紫,……初生极似黄精。案,黄精直生,两叶或四五叶相封;钩吻蔓生,叶如柿叶。”
(49)铅锡莫辨:“陶云,粉锡,即今化铅所作胡粉也。案:实用锡造,陶又言化铅作之,亦为误矣。”(按《新修本草》所出案语非,陶说是。)
(50)橙柚不分:“陶云,柚子皮乃可食,而不复入药用。案:今俗人或谓橙为柚,非也。”据《本草术义》卷十八:橙皮“或取皮合汤待宾,未兄入药。”陶氏所说“柚子皮”,殆谓橙皮,而橘柚皮可入药用。
(51)比例:独比类。魏晋时熟语。《颜氏家训·风操》:“如此比例,触类慎之,不可陷于轻脱。”
(52)分镳:独分道扬镳。此指医学与本草学的研究分头进行。
(53)继轨:独继踵。继承前人之业迹。《晋书·元帝纪》:“三叶重光,四圣继轨。”
(54)祖述:师法前人加以陈述。《礼记·中庸》:“仲尼祖述尧舜,宪章文武。”
(55)“采杜蘅”句:据《新修本草》云:“(杜蘅)今俗以及己代之,谬矣。及己独茎,茎端四叶,叶间白花,殊无香气,有毒,服之令人吐。惟疗疮疥,不可乱杜蘅也。”又云“(及己)入口使人吐,而今以当杜蘅,非也。”杜蘅为焉兜铃科植物,别名马蹄;及己为金粟科植物。
(56)“求忍冬”句:忍冬,即金银花藤。络石,指夹竹桃科藤本植物络石藤。二者科属、性能各别,而当时混用,故《新修本草》指出忍冬“今人或以络石当之,非也”。
(57)陟釐:蕨类植物,生水中,又名石发,云可止痢。 莂藤:不详。
(58)“退飞廉”句:摒退菊科的飞廉不用,而用马蓟。马蓟,今又名大蓟。飞廉—名漏芦,主治骨节热,胫重酸痛。《新修本草》云:“今俗以马蓟似苦芺为漏芦,并非是也。”
(59)朝议郎:唐代官名,正六品上。 行:唐代官制,凡官员之身份级别高于其职务官之品级时,在官名前加“行”字。 右监朗府长史:《文献通考》卷五八《职官·左右监门卫》:隋初有左右监门府将军,掌宫殿门禁及守卫事。唐代左右监门府置大将军、中郎将、长史等官。 骑都尉:唐代第八等军功勋。
(60)摭(zhí直):拾取,采集。张衡《西京赋》:“摭紫贝。”
(61)纰紊:错误紊乱。
(62)太尉:唐代优礼大臣的最高官街。 监修国史:领街编修国史,实隙上不参加具体编撰,挂名而已。 上柱国:唐代第一等罩功勋号。 赵国公:唐代开国大臣长孙无忌的封爵。他后因反封唐高宗立武则天为皇后,被放逐黔州(今四川黔江一带),旋又赐死。 太中大夫:唐代从四品下的文官。 尚药奉御:《旧唐书·职官志》:尚药奉御为尚药局主管,掌“合和御药及诊候方脉之事”。
(63)形生:谓形体禀性。《庄子·大宗师》:“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列子。力命》张湛注:“智动者不以权力乱其素分,矜名者不以矫抑亏其形生。”
(64)“春秋”二句:陶宏景《本草经集注序录》:“其根物多以二月八月采者,谓春初津润始萌,未冲枝叶,势力淳浓故也。至秋则枝叶就枯,又蹄流于下。”“春宁宜早,秋宁宜晚。其华实茎叶,乃各随其成熟耳。”
(65)“离其”二句:《本草经集注序录》又谓“自江东以来,小小杂药,多出近道,气力性理,不及本邦。假令荆、益不通,则全用历阳当蹄、钱唐三建,岂得相似?所以疗病不及往人,亦当缘此故也。”
(66)神规:指《神农本草经》的规范。
(67)萃:聚集。《左傅·宣公十二年》:“楚师方状,若萃于我,我师必尽。”
(68)铅翰:独“笔墨”,此指所书之文字。古人以铅粉书字。翰,指毛笔。
(69)丹青:本指丹砂、青雘雨种矿物颜料。又泛指颜料、绘书艺术。此指所绘之彩色药物图谱。《晋书·顾〓之傅》:“尤善丹青,图写特妙。”
(70)五十四卷:《新修本草》由本草(文字部分)二十卷及目录一卷、药图二十五卷及目录一卷、图经(药图之文字说明部分)七卷组成,共五十四卷。《蜀本草》引李勣进《本草表》作五十三卷,因其中未列药图目录。
(71)万祀:独万年。《尔雅·释天》:“夏日嵗,商曰祀,周曰年,唐虞曰载。”
【今译】 听说过天地的最高品德是生,使阴阳运化而繁殖万物;人们所珍重的是命,赖以无育成长而享尽天年。当还古人们穴居巢处的时候,触发物质享受的情欲大概很少;到了能制造使用金木等工具时,追求物质欲望的手段纔滋增。而饮食五味有失,这是不明甘辛等滋味的节制;自然界六气不和,容易乖违寒温的适度。身体内外受到病邪交相侵袭,形与神分头抵御应战。饮食失常伺隙伤身,造成肠胃的疾患;风湿外淫乘机犯体,构成四肢的病害。疾患缠缚于肌肤,无人知道如何救疗;以展成为膏肓痼疾,所期待的只是死亡。到神农氏辨认药物著《本草》,懂得药物的功用;黄帝任命岐伯等从医官,深入研究诊治病候的技术。于是对于草木等类药物都掌握其性能,象鬼神那样变化多端的病魔无处遁迹藏身。剖挖麝香截取犀角,驱除邪恶之疾;炼制神丹妙药,导引吐纳清和之气。广泛地庇护人民,普遍地拯救百姓。其功德等同于大自然,其恩惠超过其他帝王。人们日常使用而不知不觉,直到如今仍然有赖于它。岐伯、医和、巫彭、医缓,在前代创立了优异卓绝的功绩;李助、华佗、张机、吴普,又在后世振兴了英名声望。从前秦始皇嬴政焚毁书籍,这些医药书籍不在其列;经历西晋的永嘉之乱,医道授学仍然存在。
梁代陶宏景素好养生,精深研究药物之学。以为《本草经》这部书,是神农氏所著,是不可磨灭删改的作品。可惜它的年代久远,书简残缺虫蚀,跟桐君、雷公等多数作品一样,颇有错杂混乱。他整理编撰《本草锺集注》,成焉一家之言,可用以深入研究短方,使臀卑润色增光。然而其时正酋天下分峙鼎立,对远方异域的药物见闻阅历尚有欠缺;从事编纂时又未经过广泛讨论,注释说明受到个人独学的局限。以致如偏重建平的防己,遗弃槐里的半夏。谬称秋季采集榆人,冬天收获云实。搞错粱米的黄、白品种,混淆荆子的牡、蔓之分。误称繁缕不同于鸡肠草,把由跋并入鸢尾。防葵、狼毒,妄说它们是同根;钩吻、黄精,混淆它们为同颊。铅锡不辨,橙柚不分。凡此种种类似的例子,已够多了。从此以后,一直延绩到如今。虽然医药分道扬镳各有进展,名医继踵辈出,但大都相互效法前人的陈述,很少能有订正的。竟然又有到及己中去采杜蘅,向络石藤去觅求忍冬,舍弃陟釐却取用莂藤,屏退飞廉而使用马蓟。承绩惑乱行为妄谬,简直无人省觉;以致有些疾患往往酿成险证,实在深可慨叹。
不久以前,朝议郎行右监门府长史骑都尉臣苏敬,摘取陶氏著作中的失误,辨明世俗用药的错乱,就上表请求准许修订《本草》,深深符合皇上的心意。于是命令太尉扬州都督监修国史上柱国赵国公臣长孙无忌、太中大夫行尚药奉御臣许孝崇等二十二人,跟苏敬一起细心编撰。我等认为动植物的形态秉性,因地区不同而质地相异;春秋四季节令变更,感受气候不同而功效有别。从离它的产地移植,形质虽同而作用不一;违反采摘季节,其物虽是而时令已非。名称和实质既有差失,寒温等药性也多错乱。将它们用到百姓身上,那是欺人已甚;如果用之于君父长辈,背逆之罪莫大于此。于是一方面继承神农的规范,一方面徵询众人的意见;普遍告示天下四方,搜求各种药物。羽、毛、鳞、介等类,任何远方的药物无不采到;根、茎、花、实之属,只要有其名称都加以收集。于是详细探讨其秘奥,广泛联系医术之实际。《神农本草经》中虽缺而未载,但施用有效就必定记录;《名医别录》中虽有其说,如无根据必加纠正。考察其或同或异,决定其或舍或取。文字清楚明白,能确定众多议论的是非得失;彩图绮美鲜艳,具备大量药物的形态状貌。编撰成本草以及图经、目录等,总共完成五十四卷。差不多已把古今药物纲罗无遗,使耳目开启洗涤一新;穷尽医方的奥妙之极,拯救人民的生命。能够流传万年不会磨灭,颁行百代不致失传。
外台秘要 序

昔者农皇之治天下也,尝百药,立九候,以正阴阳之变诊,以救性命之昏扎,俾厥土宇用能康宁,广矣哉。洎周之王,亦有冢卿,格于医道,掌其政令,聚毒药以供其事焉,岁终稽考而制其食,十全为上,失四下之。我国家率由兹典,动取厥中,置医学,颁良方,亦所以极元气之和也。夫圣人之德,又何以加于此乎?故三代常道,百王不易,又所从来者远矣。自雷、岐、仓、缓之作,彭、扁、华、张之起,迨兹厥后,仁贤间出,岁且数千,方逾万卷,专车之不受,广厦之不容,然而载祀绵远,简编亏替,所详者虽广,所略者或深,讨简则功倍力烦,取舍则论甘忌苦,永言笔削,未暇尸之。
余幼多疾病,长好医术,遭逢有道,遂蹑亨衢,七登南宫,两拜东掖,便繁台阁二十余载,久知弘文馆图籍方书等,繇是睹奥升堂,皆探其秘要。以婚姻之故,贬守房陵,量移大宁郡,提携江上,冒犯蒸暑,自南徂北,既僻且陋,染瘴婴 ,十有六七,死生契阔,不可问天,赖有经方仅得存者,神功妙用,固难称述,遂发愤刊削,庶几一隅。凡古方纂得五六十家,新撰者向数千百卷,皆研其总领,核其指归,近代释僧深、崔尚书、孙处士、张文仲、孟同州、许仁则、吴升等十数家,皆有编录,并行于代,美则美矣,而未尽善。何者?各擅风流,递相矛盾,或篇目重杂,或商较繁芜。今并味精英,钤其要妙,俾夜作昼,经之营之,捐众贤之砂砾,掇群才之翠羽,皆出入再三,伏念旬岁,上自炎昊,迄于圣唐,括囊遗阙,稽考隐秘,不愧尽心焉。
客有见余此方曰∶嘻,博哉!学乃至于此邪?余答之曰∶吾所好者寿也,岂进于学哉?
至于遁天倍情,悬解先觉,吾常闻之矣。投药治疾,庶几有瘳乎?又谓余曰∶禀生受形,咸有定分,药石其如命何?吾甚非之,请论其目。夫喜怒不节,饥饱失常,嗜欲攻中,寒温伤外,如此之患,岂由天乎?夫为人臣,为人子,自家刑国,由近兼远,何谈之容易哉?则圣人不合启金滕,贤者曷为条玉版,斯言之玷,窃为吾子羞之。客曰∶唯唯。呜呼!齐梁之间,不明医术者,不得为孝子,鲁、闵之行,宜其用心。若不能精究病源,深探方论,虽百医守疾,众药聚门,适足多疑,而不能一愈之也。主上尊贤重道,养寿祈年,故张、王、李等数先生继入,皆钦风请益,贵而遵之,故鸿宝金匮、青囊绿帙,往往而有,则知日月所照者远,圣人所感者深,至于啬神养和、休老补病者,可得闻见也。余敢采而录之,则古所未有,今并缮缉,而能事毕矣。若乃分天地至数,别阴阳至候,气有余则和其经渠以安之,志不足则补其复溜以养之,溶溶液液,调上调下。吾闻其语矣,未遇其人也。不诬方将,请俟来哲。
其方凡四十卷,名曰《外台秘要方》,非敢传之都邑,且欲施于后贤,如或询谋,亦所不隐是岁天宝十一载,岁在执徐,月之哉生明者 注释
九候:指三部九候。
正:考证。
用:由此;因此。
王:成就王业,用作动词。
毒药:一般药物。
食:俸禄。
率由:遵循。
极:使……达到最佳。使动用法。
岐、缓、彭:岐伯,医缓,巫彭。
迨兹厥后:从此以后。
亏替:残缺不全。
所略:论述简略的内容。
笔削:整理修订古医籍。
有道:政治清明。
亨衢:喻官运亨通。
弘文馆:设置学士,掌管校正图书、教授生徒等事
刀工
量移:唐宋时贬官在外,遇赦移近。
痾:同疴。
仅:才。.
刊削:修订整理
一隅:即举一反三,由此识彼。
向:接近。
商较:研究比较。
并味:汇总研究。
玅:同妙。
俾夜作昼:即夜以继日。
旬岁:很久。
阙:通缺。
常:通尝,曾经。
定分:定数,指命运。
其:语气副词,反诘。
非:意动,认为……错误。
刑:治理。
合:应该。
启:打开。
曷为:即为何。
羞:以……为羞
适:通啻。
主上:唐玄宗李隆基。
请益:向别人请教。
鸿宝等:泛指养生、卜筮、医药等各类书籍。
啬神养和:爱惜精神,保养身心。
缮缉:抄写整理。
若乃:至于。
其人:指用针刺方法治愈病人的高明医生。
都邑:京城。
执徐:十二月。
哉:通才。哉生明,指初三
百度文库:有《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序,不会下载。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4-19
药学著作。简称《唐本草》。五十四卷。唐·苏敬等撰于659年。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颁布的药典。分为正文、图和图经三部分。《新修本草》正文二十卷,目录一卷,是在《神农本草经》、《名医别录》和《本草经集注》等书基础上进一步增补了隋、唐以来的一些新药品种,并重加修订改编而成。分为玉石、草、木、禽兽、虫鱼、果、菜、米谷及有名未用等9类。共收药850种。其《本经》药物365种仍按上中下三品之制,并朱书其文。《新修本草图经》二十五卷,目录一卷和《新修本草图》七卷,是在编写本书时广泛征集来自全国各地所产药物绘制的形态及文字说明。本书正文记述各药性味、主治及用法;图经部分则是药物的形态、采集及炮炙。本书不唯保存了一些古本草著作的原文,而且还系统总结了唐以前的药物学成就。唐代以后,本书正文收录于《经史证类备急本草》等书中,本草图及图经部分则早已亡佚。后代所发现的本书较古的传抄卷子本,主要有日本仁寺藏本(十三、四世纪抄卷子本)的残卷共十卷,又补辑一卷(人民卫生出版社有影印本)以及敦煌出土的两种残卷断片。
第2个回答  2013-04-19
去图书馆或网站上查查,看有没有这些书籍的白话文版.不过建议学中医的,最好读医古文原文。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这样才能抓住原文的精髓。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