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韩国当初会选首尔为首都

如题所述

汉城,现称“首尔”(韩:서울,罗马字:SEOUL。在中国民间仍多使用“汉城”这一称呼)。韩国的文化金融首都,新行政首都为世宗(Sejong)。汉城(首尔)位于朝鲜半岛的中心,东经126°,北纬37°的地方。 2005年1月,汉城市市长李明博在市政府举行记者招待会,宣布把汉城市的中文译名改为“首尔”,意为“首位的城市”,“汉城”一词不再使用 。首尔历史悠久,古时因位于汉江之北,得名“汉阳”。14世纪末朝鲜王朝定都汉阳后,改名为“汉城”。近代朝鲜半岛受日本殖民统治期间,汉城改称“京城”。1945年朝鲜半岛光复后,更名为朝鲜语汉字词,罗马字母标记为“SEOUL”,语意为“首府”。 汉城全市被海拔500米左右的山和丘陵所环绕,市区的40%是山地和河流。整座城市北部地势较高。北汉山、道峰山、鹰峰构成了一道天然屏障。东北部有水落山、龙马峰,南部有官岳山、三圣山、牛眠山等,东南部和西部是百米左右的丘陵,形成了首尔的外廓。城市的西南部为金浦平原。城中部由北岳山、仁旺山、鞍山等环绕成内廓,中间形成盆地。 汉城(首尔)是大韩民国的首都,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汉城(首尔)位于朝鲜半岛中部,汉江下游,距朝鲜半岛西海岸约30公里。汉江流经市区,将首尔分为江南和江北两个部分。 相传公元前18年,百济始祖温祚王定都于此地,修建了慰礼城,形成了首尔的雏形。经过发展和扩大,1068年首尔具备了城市规模,被称为南京。朝鲜王朝于l394年迁都至此,称之为汉城(韩:한성 Hanseong)府,直到1910年朝鲜半岛沦为日本的殖民地时,汉城改称“京城(日:Keijo,韩:Kyungsung)”。1945年日本投降,韩国光复,“京城”改 서울(韩汉字语,Seoul),1948年8月,大韩民国政府成立,决定以首尔为首都。 汉城(首尔)面积为605.4平方公里,人口1058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39%。 20世纪60年代初,韩国开始实行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大力发展出口加工工业,汉城进入了迅速发展的经济起飞阶段。汉城的国民生产总值占韩国的35%,在全国具有重要地位。这里的金融和商业批发业非常发达,全国24家银行中除10个地方银行外均在汉城。汉城的工业主要有纺织、化工、机械、电器和食品等,共有制造业企业一万五千个,占全国企业总数的30%以上。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