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做商品的相对价格?

最好给出精确定义,属于西方经济学的范畴

商品相对价格则指产品与交换物品进行交易时的兑换比率,假定金钱的供应不变的话,商品之间与金钱相对价格是可以比较的,商品之间亦可以以金钱价格比较出相对价格。

然而当特定金钱或货币的供应增加,该金钱或货币与商品之间的相对价格均出现下降(即通货膨涨)时,商品在金钱或货币的供应增加期间的金钱价格便出现变动,在金钱或货币供应增加的前后期间,商品以该货币所订的名义价格上升,同时商品之间的实际相对价格维持不变。

扩展资料

商品相对价格的计算

以某国出口粮食、进口照相机为例,两者的比例关系为:照相机的相对价格=照相机价格/粮食价格(均按同一货币折算)。它反映出购买一台照相机而必须放弃的粮食数量。

如果这种比率关系在一段时间内发生变化,那就说明它们在利益分配上发生了变化。相对价格是一个相对数值,也可以是无贸易状态下,一国的两种商品的劳动投入量之比。为生产一种商品而放弃另一种生产商品的数量,叫做该商品的机会成本,也可做相对价格。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相对价格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4-13
商品的相对价格:
这种理论通常以美国财政部前副部长P.C.罗伯茨的“相对价格理论”来阐释。
  相对价格理论认为,消费与投资、闲暇与工作都是有代价的,并有一定“价格”的。税收负担也是一种代价,一种价格,在一定的条件下,税收负担价格的高低,决定消费与投资、闲暇与工作价格的高低,从而影响人们对消费与投资、闲暇与工作的决策。在商品交换过程中,商品价格发生变化不仅会引起买卖双方所得的变化,而且也会产生“替代效应”。税收负担的变化同样会产生替代效应。这种替代效应在消费与投资、闲暇与工作等方面都会发生。
  在经济的供给方面有两种重要的相对价格:
  ①支配着人们决定其收入在消费、储蓄或投资之间如何分配的相对价格。
②支配着人们决定他在工作和闲暇之间,或在闲暇和通过提高技术而增加人力资本之间如何分配时间的相对价格。
第2个回答  2013-04-13
  1.假定经济体内有三种要素,两种产品:劳动力和土地产出粮食;劳动力和"钢材"产出制造品.生产函数按新古典模式构造.在短期,这三种要素都视为给定不变.

  2.在经济体运行初始状态,我们假定劳动力在粮食部门和制造品部门之间不能自由流动(这符合90年代以前的实际情况),由于粮食部门劳动力相对过剩,则粮食部门劳动的边际产出和收入都低于制造业部门.粮食的价格被低估,制造品的价格被高估,钢铁的价格被低估.(根据新古典生产函数的特点和均衡条件可容易推得,不赘述)

  3.经济当局逐步放宽对劳动力流动的限制(这也符合中国改革的特点),则会出现劳动力由粮食部门逐步流向制造品部门,在此过程中会出现:粮食相对价格上涨,制造品相对价格下降,钢铁价格上涨,粮食部门劳动相对价格上涨及制造品部门劳动相对价格下降.

  以上尚限于微观层面的分析,要进一步得出宏观结论,尚需引入价格调整的粘性假定以及政府部门和国外部门.

  本想给一个时间序列,但这两天比较忙,没时间长篇大论做文章,把意思简单说说吧.以后有机会再贴模型.

  假定在其他商品价格可调整,但工资刚性的中期(比方说,一年或数月).由于制造业部门初始工资远高于粮食部门,并且工资刚性,劳动力向制造业部门转移时并不表现为制造业部门的工资下降,而是一定程度的失业.

  政府为保证就业而低估汇率,以增加出口.由于制造业部门是本国的比较优势产业,汇率低估造成外国对本国制造品需求增加,则制造品行业对劳动力和"钢材"的需求也增加.又恰逢世界经济复苏,加剧了这一趋势.

  但劳动力市场存在失业,供给的价格弹性近于无穷,所以汇率低估和固定汇率传递通胀的压力完全集中于"钢材"上.

  据此我认为,在中国正发生着两件事:一件事是由于二元经济结构调整过程中劳动力发生转移,造成制造业部门劳动相对于"钢材"希缺程度下降而出现的相对价格调整.另一件事是由于世界经济复苏,固定汇率和汇率低估共同导致的经济扩张和通货膨胀.

  这两件事共同作用的结果是制造品不涨,而原材料大涨,进而引起对原材料生产的投资热潮.

  上述模型不仅可以解释何以原材料大涨而制成品不涨,还可以解释何以增长与失业并行不悖,何以产出大增而吸收不增.

  中国在二元经济结构转型过程中,需要释放大量农村劳动力转向制造业,政府为解决就业而低估汇率,那么一定程度的通胀是必然的代价.我不太想就中国经济是否做出判断,但有一点必须说明,这一轮通胀的原因并不是由于"局部领域的投资过热"造成的,相反这只是结果.这也不是什么"结构失调",而是正常的市场反映.

  在定性上,这次通胀不是成本推动型,而是需求拉动型-----汇率低估,世界经济复苏使外需对中国制造业部门需求大增.

  如果经济当局认为经济已经过热,那么最有可能实现软着陆的手段还是汇率的逐步微调,由于中国产品大部分低档,国外市场需求的价格弹性不大,到未必会引起国际收支恶化,但会出现就业减少--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中国要成为世界的工厂,缺的不是劳动力,而是原材料和能源.现在原材料价格上涨体现的就是这一点,遏制对这些领域的投资只能加剧原料供应的紧张.我想,做出"局部过热"的判断是愚蠢的.

  这一轮投资增长,主要是私人投资在增长,这不同于以往以公有经济为主体的“投资饥渴”。我有两个朋友参与了钢铁投资。人家能挣到几千万乃至上亿的身价,当然不会是傻瓜;真金白银的拿出去投资,也不会拿自己的钱开玩笑。经济学家有什么理由认为,自己的判断就一定比市场的选择更准确?

  说句不敬的话,中国的经济学者和经济政策当局要真有能力对宏观经济做出哪怕是大致的预测,我们今天的电力供应也不会紧张到这种程度。如果我记得不错的话,两年前经济学家们在拼命批判电力投资的“低水平重复建设”,就像现在对钢铁行业一样。小火电再不好,也总比今天这样遍地发电机要好那么一点吧?

  第一,这一轮通胀,不是成本推动型,而是需求拉动型,主要有两块需求拉动,一个是外需,根源在于低估的汇率和世界经济复苏;另一个是房市,根源在于不合理的土地批租制度。如果不对这两块下功夫,限制上游行业又有什么用?徒然使原材料供应更紧张,生产资料价格更上涨而已,这岂非缘木求鱼?

  第二,现在的上游投资是不是“低水平重复建设”?将来的产能会不会过剩?

  重复建设是市场竞争的必要条件,没有一定的产能过剩就没有竞争,如果最大产能恰好等于需求,那叫做“有计划,按比例”,而不是市场经济。

  至于“低水平”,那什么又是合适的水平?稍有一点微观经济学常识的人都知道,一个市场采用怎样的技术水平有经济效率,取决于各种生产要素的希缺程度和相对价格,而不是绝对的技术水平高低,经济学家应该相信市场的选择,而不是代替市场做出判断。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20-12-23
相对价格是在国际贸易中所交换的商品价格之间的比例关系。它体现交换双方的贸易利益。
相对价格的计算方式是:以某国出口粮食、进口照相机为例,两者的比例关系为:照相机的相对价格=照相机价格/粮食价格(均按同一货币折算)。它反映出购买一台照相机而必须放弃的粮食数量。如果这种比率关系在一段时间内发生变化,那就说明它们在利益分配上发生了变化。
各个国家国内各种商品价格之间的比价关系,也可以称作相对价格。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