鲅鱼吃多了有什么坏处

如题所述

鲅鱼含脂肪较多,易生油烧现象,陈变后还会产生鱼油毒,如不经处理,食后易中毒,须加注意。

鲅鱼体长而侧扁,呈纺锤形,一般体长为25~50厘米、体重300~1000克,最大个体长可达1米、重4.5千克以上。尾柄细,每侧有3个隆起脊,以中央脊长而且最高。头长大于体高。

鲅鱼其肉质细腻、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含丰富蛋白质、维生素A、矿物质(主要是钙)等营养元素。鲅鱼有补气、平咳作用,对体弱咳喘有一定疗效。鲅鱼还具有提神和防衰老等食疗功能,常食对治疗贫血、早衰、营养不良、产后虚弱和神经衰弱等症会有一定辅助疗效。

扩展资料:

鲅鱼体长而侧扁,呈纺锤形,一般体长为25~50厘米、体重300~1000克,最大个体长可达1米、重4.5千克以上。尾柄细,每侧有3个隆起脊,以中央脊长而且最高。头长大于体高。口大,稍倾斜,牙尖利而大,排列稀疏。

体被细小圆鳞,侧线呈不规则的波浪状。体侧中央有黑色圆形斑点。背鳍2个,第一背鳍长,有19~20个鳍棘,第二背鳍较短,背鳍和臀鳍之后各有8~9个小鳍;胸鳍、腹鳍短小无硬棘;尾鳍大、深叉形。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鲅鱼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08-08

没什么坏处。

鲅鱼其肉质细腻、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含丰富蛋白质、维生素A、矿物质(主要是钙)等营养元素。

鲅鱼有补气、平咳作用,对体弱咳喘有一定疗效。

扩展资料:

食用上鲅鱼分为两种:“鲐鲅和燕鲅”为前者体型较小,25厘米左右,后者则在40至50厘米以上。市场上卖的“燕鲅”相对大脊间刺少,肉质也要好一些,但产量也相对“鲐鲅”要少一点。

由此,刺少的“燕鲅”更适合做为烹制馅料的食材,“鲐鲅”则更适合用红烧、煮焖等方式烹制,

当然,“燕鲅”用来红烧、焖煮也是相当美味的。

参考资料:鲅鱼-百度百科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9-11-12

鲅鱼吃多了没什么坏处。

鲅鱼吃多了还营养丰富,但是注意鱼类蛋白质高,不要吃到消化不良。每百克肉含蛋白质19克多、脂肪2.5克,肉坚实味鲜美,营养丰富。其肝是提炼鱼肝油的原料。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尤适宜体弱咳喘、贫血、早衰、营养不良、产后虚弱和神经衰弱等症人群。

扩展资料

食用上鲅鱼分为两种:“鲐鲅和燕鲅”为前者体型较小,25厘米左右,后者则在40至50厘米以上。市场上卖的“燕鲅”相对大脊间刺少,肉质也要好一些,但产量也相对“鲐鲅”要少一点。由此,刺少的“燕鲅”更适合做为烹制馅料的食材,“鲐鲅”则更适合用红烧、煮焖等方式烹制。当然,“燕鲅”用来红烧、焖煮也是相当美味的。

鲅鱼其肉质细腻、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含丰富蛋白质、维生素A、矿物质(主要是钙)等营养元素

鲅鱼有补气、平咳作用,对体弱咳喘有一定疗效

鲅鱼还具有提神和防衰老等食疗功能,常食对治疗贫血、早衰、营养不良、产后虚弱和神经衰弱等症会有一定辅助疗效。

通过本次食品分析得到,鲅鱼鱼肉中水分含量约为73%-74%(直接干燥法105℃5小时恒重)灰分含量约为0.9%,总蛋白含量(凯氏定氮)约为22g/100g。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鲅鱼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15
鲅鱼主要产于渤海、黄海和东海,其中以山东沿海产量最多。鲅鱼在渤海产期为4月,黄海为5月,东海为7月。鲅鱼体长呈纺锤形,头长大于体高,口大而斜袭,背部蓝黑色,腹部银灰色,体侧有大小不等的黑色斑点,侧线呈不规则斑纹状,有两个背鳍相距甚小,背、臀鳍后各有8-9个小鳍,尾鳍分叉深。鲅鱼肉厚坚实,呈蒜瓣状,肉色发红,味美,刺少。营养价值1、鲅鱼其肉质细腻、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含丰富蛋白质、维生素A、矿物质等营养元素;2、鲅鱼有补气、平咳作用,对体弱咳喘有一定疗效;3、鲅鱼还具有提神和防衰老等食疗功能,常食对治疗贫血、早衰、营养不良、产后虚弱和神经衰弱等症会有一定辅助疗效。适用人群一般人都可食用,尤适宜体弱咳喘、贫血、早衰、营养不良、产后虚弱和神经衰弱等症人群。用法用量1、鲅鱼富含脂肪,鲜肥适口,多用于家常食用,洗净后即可烹制,最宜红烧;2、鲅鱼还适合烹制红焖、清炖等菜肴;其肉还可制馅。食用功效中医认为,鲅鱼有补气、平咳作用,对体弱咳喘有一定疗效;鲅鱼还具有提神和防衰老等食疗功能,常食对治疗贫血、早衰、营养不良、产后虚弱和神经衰弱等症会有一定辅助疗效。贴士1、吃鱼前后忌喝茶;2、鲅鱼含脂肪较多,易生油烧现象,陈变后还会产生鱼油毒,如不经处理,食后易中毒,须加注意。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7-11-15
鲅鱼含脂肪较多,易生油烧现象,陈变后还会产生鱼油毒,如不经处理,食后易中毒,须加注意。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