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是怎么铲除鳌拜的?

如题所述

康熙设计擒鳌拜:

康熙一方面在表面上麻痹鳌拜,一方面选择一群身强力壮的少年练习扑击之术。1669年5月,康熙决定采取行动。他首先将鳌拜的党羽以各种名义派出,削弱鳌拜的势力,然后派人将鳌拜召入宫中擒获。鳌拜的党羽在此之后也被一一擒拿。

他下诏说:“鳌拜愚悖无知,诚合夷族。特念效力年久,迭立战功,贷其死,籍贯没拘禁。” 也就是说,鳌拜因立过许多战功,所以免于一死而终身监禁。

对于其党羽也给予了不同的处罚。同时恢复了苏克萨哈的职位。这种措施稳定了满清的朝局。康熙剪除鳌拜后,废除了辅政体制,收回了朱批大权。自此才真正开始了亲政。

扩展资料:

《鹿鼎记》写韦小宝与一干亲贵布库(满语,摔跤)少年,合力除掉鳌拜之事,大体符合史实,不过,鳌拜仅被布库少年擒住。据法国传教士白晋《康熙帝传》载,康熙念鳌拜有功而禁锢之,前者在禁所抑郁而死。

其时康熙不过十五六岁,缘何对顺治帝托孤的重臣下手?普遍认为,鳌拜操纵朝纲,危及康熙,故废之。这种看法至少是不全面的。祖宗有训,“凡事不可(大臣)一人独断”(《清太祖高皇帝实录》),即使是顾命大臣,亦不能擅自处理政务,须与其他辅臣协商,并请示皇帝或太后。

康熙之所以要废掉鳌拜,固然是因为鳌拜没把少年皇帝放在眼里,更重要的是,从中央到地方,遍布鳌拜党羽,宗室贵族亦夤缘党附之,连负责廷卫的上三旗都被他控制,康熙能不急么?

可见,鳌拜之所以能与皇权颉颃,实乃朋党之力使然。铲除鳌拜党羽后,康熙又接连除掉索额图党、余国柱党与明珠党。

谁知朋党如野草春生,又出现南北党争。康熙晚年时,围绕着立储问题,太子党、皇长子党、皇四子党、皇八子党之间,甚至包括皇帝在内的帝党“大打出手”,搞得统治集团内部乌烟瘴气。这个史上在位时间最长(61年)的皇帝,为平息党争,费尽心机而收效甚微。

有清一代,党争贯穿始终。例如雍正朝三次朋党案(允禩集团、年羹尧党和隆科多党)、同治光绪时期的帝党与后党。事实上,朋党源远流长,历史寿命差不多等同整个中国历史。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康熙为何要废掉鳌拜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8-02

康熙自继位以来屡遭权臣鳌拜的欺凌,虽励精图治却仍然险象环生。康熙深知,鳌拜不除,自己就不是一个真正的皇帝,大清也将永无宁日。他颁布密令:铲除鳌拜,诛杀奸党。

刚上任的康熙手里并无实权,手里边能掌握的兵力也不过是京城的守卫。再说鳌拜是大清的第一员武将,门生众多。康熙和鳌拜实力悬殊,真要对抗起来胜负真不好说。然而康熙毕竟是康熙,他在细查千总以上官员的时候发现,九门提督吴六一不是鳌拜的人。其实这个吴六一,孝庄多年前就就留意了。吴六一绰号铁丐为人正直、执法无情,是一员猛将。康熙决定重用吴六一,给他加官进爵。孝庄听后回应到:有的人可以用钱买,因为他不值钱;有的人可以用官买;像吴六一这样的人,你得用恩义去换。于是康熙释放了铁丐的义父,以此表达自己的诚意。吴六一也不辱使命,成功的铲除皇宫外的危机,成功的支援了康熙。

再说慈宁宫里面,康熙的近卫和鳌拜进行肉搏。在这里,我特别佩服康熙的智慧。因为所有人都没有兵器,只能用拳头打。到了最后,魏东亭的飞身一脚给了鳌拜致命的一击。众人合力,终于制服了鳌拜。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8-05-23
康熙决意铲除鳌拜集团。鳌拜党羽已经遍布朝廷内外,行动稍有不慎,必将打草惊蛇,酿成大变。康熙决定不露声色,于是挑选一批身强力壮的亲贵子弟,在宫内整日练习布库(满族的一种角力游戏,类似摔跤)为戏。鳌拜见了,以为是皇帝年少,沉迷嬉乐,不仅不以为意,心中反暗自高兴。康熙八年(1669)五月,清除鳌拜的时机终于到来。康熙先将鳌拜的亲信派往各地,离开京城,又以自己的亲信掌握了京师的卫戍权。然后他召鳌拜入宫觐见。鳌拜此前常常出入宫廷,不是什么奇事。这次一召,他也就大大咧咧地来了。此前,康熙召集身边练习布库的少年侍卫说:“你们都是我的股肱亲旧,你们怕我,还是怕鳌拜?”大家说:“怕皇帝。”康熙于是布置逮捕鳌拜事宜。等到鳌拜入宫,康熙一声令下,少年们一拥而上,鳌拜猝不及防,被摔倒在地,束手就擒,一代骁将就这样戏剧性地败在一群少年手下。

接着,康熙命议政王大臣等审讯鳌拜。大臣们审实后,宣布鳌拜30条罪状,应处以革职、立斩。据法国传教士白晋记载,当时鳌拜请求觐见康熙,让康熙看他为救康熙祖父皇太极而留下的伤疤。结果,累累伤痕和对上两代皇帝的功绩,终于使他保住了性命。康熙也确实是念及鳌拜资深年久,屡立战功,且无篡弑之迹,遂对他宽大处理,免死禁锢。其党羽或死或革。不久,鳌拜就在禁所死去。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7-12-28
  鳌拜被擒
  智擒鳌拜画
  至此,索尼已故,苏克萨哈被杀,四大辅臣只剩下一个无足轻重的遏必隆,鳌拜更加肆无忌惮,为所欲为。虽然康熙已经亲政,但鳌拜根本不把他放在眼里,并不想归政于他。当时在康熙宫廷中的法国传教士白晋记载说,在康熙十五六岁时,四位摄政王中最有势力的宰相(即鳌拜),把持了议政王大臣会议和六部的实权,任意行使康熙皇帝的权威,因此,任何人都没有勇气对他提出异议。此时的鳌拜已经对康熙的皇权构成了严重威胁。

  康熙决意铲除鳌拜集团。鳌拜党羽已经遍布朝廷内外,行动稍有不慎,必将打草惊蛇,酿成大变。康熙决定不露声色,于是挑选一批身强力壮的亲贵子弟,在宫内整日练习布库(满族的一种角力游戏,类似摔跤)为戏。鳌拜见了,以为是皇帝年少,沉迷嬉乐,不仅不以为意,心中反暗自高兴。康熙八年(1669)五月,清除鳌拜的时机终于到来。康熙先将鳌拜的亲信派往各地,离开京城,又以自己的亲信掌握了京师的卫戍权。这时康熙皇帝早已布好六连环计策,意在生擒鳌拜。
  六连环  一连环:康熙和孝庄太皇太后联同“爱新觉罗家族、赫舍里氏家族、钮钴禄氏家族”。三大家族合并,共同对付鳌拜。

  二连环:索尼之子索额图奉命调任康熙侍卫,当天索额图在门外站岗,缴了鳌拜的武器。

  三连环:鳌拜所坐的椅子,右上角的腿是锯断又简单粘合的。因为他面圣,身子要朝皇帝那方倾斜,因此这折了的腿不会用上力。

  四连环:十几个布库少年中,最厉害的两个,一个在椅子后面服侍;另一个则端上在开水中煮了一个多时辰的茶杯,给鳌拜送茶。

  五连环:将生擒鳌拜的地点选在宽阔的武英殿。

  六连环:将训练好的十几名布库少年藏于武英殿内。

  此前,康熙召集身边练习布库的少年侍卫说:“你们都是我的股肱亲旧,你们怕我,还是怕鳌拜?”大家说:“怕皇帝。”一群小毛孩子,其实他们连鳌拜是谁都不知道。
  败  擒拿鳌拜当天,鳌拜受皇帝召见,进入武英殿。在门外,索额图让他交出武器。鳌拜大意了,心想:就算交出去他们也奈何不了我,再说一个小皇帝能把我满洲第一勇士怎么样呢?于是交出了随身佩剑。来到武英殿之上,康熙一声令下:赐座!鳌拜就坐在了那经过改装的椅子上。鳌拜身体向着皇帝,还好那条椅子腿很争气。否则历史就有可能被改写了!下面都按照原定的计划发展,功夫第二好的布库少年乔装成太监给鳌拜送茶,鳌拜接过茶杯,拿盖子的时候,觉得非常烫,要把茶杯摔了。但他不敢冲皇帝,因为那样是大不敬。身子就靠向了那条残废的椅子腿,这时,椅子后面的布库少年用力一推椅子,使鳌拜整个身子连同茶杯都摔在了地上。布库少年大喊:快来救鳌少保!(这哪是救他啊,这是要活捉他)这时早已埋伏好的十几个布库少年一拥而上。鳌拜还天真的以为他们是来扶自己的,哪想到他们竟是要擒拿自己!当把鳌拜弄得不能动弹了,康熙突然起身,读起鳌拜的30大罪状来。当念到“凌迟处死”时,鳌拜挣脱了这十几个孩子。脱下上衣,露出了满身的伤痕。指着康熙皇帝“我鳌拜一辈子,哪一天不是为了你们爱新觉罗打天下!你们却如此对我!!”康熙原定的凌迟处死鳌拜,已经不能实现了。后来经各大臣的建议,改为了终身监禁。一代骁将就这样戏剧性地败在一群少年手下。
第4个回答  2013-05-10
先在紫禁城宫殿中擒住鳌拜,然后铲除其余党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