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行而后知,还是先知而后行,陶行知为何改名为行知?

很犀利的问题,陶行知竟改名为行知

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以知为行,知决定行。王守仁认为知行是一回事,不能分为“两截”。

陶行知曾两次更名,他原来叫陶文俊,青年时期因崇拜理学家王阳明的“知是行之始”,改名“陶知行”;实践使他认识到应该是“行而后知”,于是,第二次改名“陶行知”。

扩展资料:

知行合一是明代思想家王阳明提出的重要思想。王守仁的知行合一说主要针对朱学而发,与朱熹的思想对立。反对程朱理学“将知行分作两件去做,以为必先知了然后能行”的知先行后说以及由此而造成的重知轻行、“徒悬空口耳讲说”的学风。

“知”与“行”的关系,就是认识与实践的关系。“知”是基础、是前提,“行”是重点、是关键,必须以“知”促“行”、以“行”促“知”,做到知行合一。这为我们加强知识与道德修养、正确立身行事提供了基本遵循。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二千年前孔仲尼 二千年后陶行知”中国寻梦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知行合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陶行知

参考资料来源:光明日报-今天我们为什么纪念陶行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5
陶行知原名文濬,大学期间推崇明代哲学家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学说,取名“知行”。43岁时,他在《生活教育》上发表《行知行》一文,认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改本名为陶行知。所以陶行知推崇的是“先行而后知”的哲学思想。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8-09-08
陶行知原名陶文俊。1910年在金陵大学读书时,敬慕王阳明的哲学思想,奉“知为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为至理名言,于是改名为陶知行。后来在晓庄学校工作期间,他的思想在实践中发生巨变,对知行关系有了新的认识。他说,对王阳明的观点,“余体验所得,适为其反。”他认为,弗兰克林、瓦特等人都是先有实践,而后才有了新的发明创造的。于是决定把以前信仰的观点倒转过来,确认“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1931年他写了一首短诗《三代人》:“行动是老子,知识是儿子,创造是孙子。”到1934年7月16日,他在《生活教育》半月刊上公开声明,改名为陶行知。他曾解释说,我的理论就是行、知、行。行是知之始,知又可以反过来引导行。改名字是力求名实相符。
我们这些后人,学过毛泽东的《实践论》,对实践、认识、再实践的规律都有所了解。陶行知先生在30年代初已经探索达到这样的高度,实在令人敬佩。他不只是这样说了,而且坚定不移地这样做了。他大力推进 “教学做合一”的新教育,就是他的唯物主义哲学思想的体现。理解这一点,可能是理解陶行知教育理论与实践之关键。
第3个回答  2019-01-27
陶行知原名陶文俊。1910年在金陵大学读书时,敬慕王阳明的哲学思想,奉“知为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为至理名言,于是改名为陶知行。后来在晓庄学校工作期间,他的思想在实践中发生巨变,对知行关系有了新的认识。他说,对王阳明的观点,“余体验所得,适为其反。”他认为,弗兰克林、瓦特等人都是先有实践,而后才有了新的发明创造的。于是决定把以前信仰的观点倒转过来,确认“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1931年他写了一首短诗《三代人》:“行动是老子,知识是儿子,创造是孙子。”到1934年7月16日,他在《生活教育》半月刊上公开声明,改名为陶行知。他曾解释说,我的理论就是行、知、行。行是知之始,知又可以反过来引导行。改名字是力求名实相符。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