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这句话出自哪里?

如题所述

出自犹太谚语:"人们一思索,上帝就发笑"。

著名文学家米兰·昆德拉在一九八五年五月获耶路撒冷文学奖发表演讲时解释过出处:

“我很喜欢一句犹太谚语:"人们一思索,上帝就发笑"。这句谚语带给我灵感,我常想象拉伯雷(Francois Rabelais)有一天突然听到上帝的笑声,欧洲第一部伟大的小说就呱呱坠地了。小说艺术就是上帝笑声的回响。

为什么人们一思索,上帝就发笑呢?因为人们愈思索,真理离他愈远。人们愈思索,人与人之间的思想距离就愈远。因为人从来就跟他想象中的自己不一样。当人们从中世纪迈入现代社会的门槛,

他终于看到自己的真面目:堂.吉诃德左思右想,他的仆役桑丘也左思右想。他们不但末曾看透世界,连自身都无法看清。欧洲最早期的小说家却看到了人类的新处境,从而建立起一种新的艺术,那就是小说艺术。”

扩展资料

该句话也被捷克作家米兰昆德拉在其著作《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轻》用来描述人类自身的渺小,以及自作聪明的愚蠢行为。

唯物辩证法指出人的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反应,是特定场景孕育出来的胚胎。因此每个人看世界看环境的视角都是不同的,固然思考问题的方式也会不同。然而在大自然千变万化的现象中,很多事情的发生并不是我们所看到的那样。

当我们自以为是人为我们已经把世界看得透彻了,其实那不过是个表象而已,那是如来立在我们面前的五根手指,然而我们却误以为到达了世界尽头。上帝设的局一环扣一环,解开此局又是另一局,因此当我们绞尽脑汁时,上帝已经在发笑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1-20

出自犹太谚语:"人们一思索,上帝就发笑"。

原因:

著名文学家米兰·昆德拉在一九八五年五月获耶路撒冷文学奖发表演讲时解释过原因,如下:

“我很喜欢一句犹太谚语:"人们一思索,上帝就发笑"。这句谚语带给我灵感,我常想象拉伯雷(Francois Rabelais)有一天突然听到上帝的笑声,欧洲第一部伟大的小说就呱呱坠地了。小说艺术就是上帝笑声的回响。

为什么人们一思索,上帝就发笑呢?因为人们愈思索,真理离他愈远。人们愈思索,人与人之间的思想距离就愈远。因为人从来就跟他想象中的自己不一样。当人们从中世纪迈入现代社会的门槛,

他终于看到自己的真面目:堂.吉诃德左思右想,他的仆役桑丘也左思右想。他们不但末曾看透世界,连自身都无法看清。欧洲最早期的小说家却看到了人类的新处境,从而建立起一种新的艺术,那就是小说艺术。”

扩展资料

米兰·昆德拉一九八五年五月获耶路撒冷文学奖演讲部分摘要

以色列将其最重要的奖项保留给世界文学,绝非偶然,而是传统使然。那些伟大的犹太先人,长期流亡在外,他们所着眼的欧洲也因而是超越国界的。对他们而言,"欧洲"的意义不在于疆域,而在于文化。

尽管欧洲的凶蛮暴行曾叫犹太人伤心绝望,但是他们对欧洲文化的信念始终如一。所以我说,以色列这块小小的土地,这个失而复得的家园,才是欧洲真正的心脏。这是个奇异的心脏,长在母体之外。

今天我来领这个以耶路撒冷命名,以伟大犹太精神为依归的奖项,心中充满了异样的激动。我是以"小说家"的身份来领奖的。不是"作家"。法国文豪福楼拜曾经说过,小说家的任务就是力求从作品后面消失。他不能当公众人物。

然而,在我们这个大众传播极为发达的时代,往往相反,作品消失在小说家的形象背后了。固然,今天无人能够彻底避免曝光,福楼拜的警告仍不啻是适时的警告:如果一个小说家想成为公众人物,受害的终归是他的作品。这些小说,人们充其量只能当是他的行动、宣言、政见的附庸。

小说家不是代言人。严格说来,他甚至不应为自己的信念说话。当托尔斯泰构思《安娜.卡列尼娜》的初稿时,他心中的安娜是个极不可爱的女人,她的凄惨下场似乎是罪有应得。这当然跟我们看到的定稿大相径庭。

这当中并非托氏的道德观念有所改变,而是他听到了道德以外的一种声音。我姑且称之为"小说的智慧"。所有真正的小说家都聆听这超自然的声音。因此,伟大的小说里蕴藏的智慧总比它的创作者多。认为自己比其作品更有洞察力的作家不如索性改行。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06-10

犹太谚语:“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该句话也被捷克作家米兰昆德拉在其著作《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轻》用来描述人类自身的渺小,以及自作聪明的愚蠢行为。

唯物辩证法指出人的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反应,是特定场景孕育出来的胚胎。因此每个人看世界看环境的视角都是不同的,固然思考问题的方式也会不同。然而在大自然千变万化的现象中,很多事情的发生并不是我们所看到的那样。

当我们自以为是人为我们已经把世界看得透彻了,其实那不过是个表象而已,那是如来立在我们面前的五根手指,然而我们却误以为到达了世界尽头。上帝设的局一环扣一环,解开此局又是另一局,因此当我们绞尽脑汁时,上帝已经在发笑了。

一笑,归因谬误。 心理学家奥瑞·利欧斯说:“如果你对周围的任何事情都感到不舒服,那是你的感受造成的,并非事物本身如此”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对某些人或某些事情产生情绪,然而我们往往会把这些情绪归纳为是对方造成的。

殊不知是我们内心深处本来就有的情绪在特定的场景中自我激活的结果,只不过是需要通过外在的媒介将它抒发出来,然而对于个体的我们来说并不知道这么个情况,因此那些所谓我们眼中讨厌的人和事就成了自我情绪的替罪羊。

二笑,逻辑谬误。众所周知任何事物都有着自我运行的逻辑,无论是你我还是动物植物,有逻辑的运行才会使得生态保持平衡,然而在生活中我们可能会经常犯一种逻辑错误,那就是逻辑悖论。上天给你的都是你看不到的东西,因为你在其中而不自知,然而我们还在苦苦寻找,其实在外人眼里一目了然。

三笑,真理谬误。真理与谬误相对立,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也就是说真理可以转化为谬误,谬误也可以转化为真理。从古希腊圣哲亚里士多德、苏格拉底等伟大哲学家起,到马克思主义哲学,再到如今各哲学流派纷起的社会里,可以说他们都在孜孜不倦的探索着这个世界的真理,但是没有哪一位哲学家会说自己探求的是绝对真理。

四笑,有无谬误。所谓垃圾都是放错了场景的事物,所谓资源都是置于合适场景下的事物。彼之蜜糖,我之砒霜,任何事物的有用和无用的界限都依照于特定的场景来实现。然而在生活中很多人,都会盯着别人锅里的东西,认为别人的东西都是有用的。

当你被碎片化知识充斥到骄傲自负的时候,当你以为整个世界被你看得已破红尘的时候,当你自命不凡觉得自己认知高人一等的时候,当你认为自己所认为的东西是真相的时候,当你觉得已经把握住了事物发展本质的时候,当你认为没有人能够超越自己的时候,抬头看看天,上帝在发笑呢!

扩展资料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是作家米兰·昆德拉创作的长篇小说,首次出版于1984年。

该小说描写了托马斯与特丽莎、萨丽娜之间的感情生活。但它不是一个男人和两个女人的三角性爱故事,它是一部哲理小说,小说从“永恒轮回”的讨论开始,把读者带入了对一系列问题的思考中,比如轻与重、灵与肉。 

主题思想

在这部小说中,米兰·昆德拉围绕着几个人物的不同经历,通过他们对生命的选择,将小说引入哲学层面,对诸如回归、媚俗、遗忘、时间、偶然性与必然性等多个范畴进行了思考,作者对人生的命运与价值的关注是该书的主题。

任何人都无法逃避生命的存在与价值的问题,生命只是一个过程而已。在他看来,人生是一种痛苦,这种痛苦来自于人们对生活目标的错误选择,对生命价值的错误判断,世人都在为自己的目标而孜孜追求,殊不知,目标本身就是一种空虚。

生命因“追求”而变得庸俗,人类成了被“追求”所役使的奴隶,在“追求”的名义下,我们不论是放浪形骸,还是循规蹈矩,最终只是无休止地重复前人。因此,人类的历史最终将只剩下两个字——“媚俗”。

昆德拉借托马斯之口表示:历史和个人的生命一样,轻得不能承受,轻若鸿毛,轻如尘埃,卷入太空,明天不复。在这样一个宏观的永恒轮回的观念下思考生存的意义,我们需要关注的只是现实这个感性的世界,而不是去指望什么不存在的天国或灵魂的转世。

只需要关注生存的瞬间,“存在开始于每个瞬间”,过去的已经不存在了,未来的还没有到来,真正存在的只有当下这一个瞬间,任何一个瞬间都已经寄托了所有的过去与所有的未来。所以,要活在当下,要执着人生,要在现在时中把握生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8-04-28
因为人总在思考,却总也找不到真理。相对于上帝来说,人类的生命只有一次,是不可重复,没有借鉴的,人的认知也是有限的,所以人类所作出的思考,都是狭隘的。我们的思考有时会让我们迷失。就像你会问一条蜈蚣在走路时会先迈哪只脚一样。一去想就凌乱了,可能就会忘了怎么走路一下在就瘫倒了。不要刻意全排人生按着本性是最自然的。一切都有本性不要去拘泥改变。意思就是上帝掌握着每个人的命运,人类再怎样想去改变也是没用的,倒不如不去思考,活的轻松些比较消极的说法,但米兰昆德拉说这句话的本意也是如此。在他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中讲到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21-03-24
为什么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这句话出自哪里?“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出自捷克作家米兰昆德拉创作的小说《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轻》。
“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系米兰·昆德拉《小说的艺术》中的一篇。《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中也有。
“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这句如今广为流传的警句道出了昆德拉对生命和整个人类世界的全部感悟,因为人的自作聪明,也因为人自身的渺小和微不足道。
由于不能摆脱,于是开始怀疑和否定,最终却陷入了一场人性悲剧。其悲不在于结果,而是在于整个过程中人类始终做不到自我超越。
人类思考得越多,以为越接近真理了,却发现我们反被上帝愚弄了。这是在社会伦理道德的约束下无法打破的怪圈,亦是存在于人类本性中狭隘卑微的一部分。
扩展资料:
作品分析
该书描述一九六八年苏俄入侵捷克时期,民主改革的气息演变成专横压榨之风潮。
小说中的男主人公托马斯是一个外科医生,因为婚姻失败,既渴望女人又畏惧女人,因此发展出一套外遇守则来应付他众多的情妇。
有一天他爱上一个餐厅的女侍——特丽莎,他对她的爱违反了他制定的原则,甚至娶她为妻,但是托马斯灵肉分离的想法丝毫没有改变,依然游移在情妇之间,对全心爱他的特丽莎是一种伤害。
在托马斯和特蕾莎的生活经历,作者把叙述中心放在了托马斯身上。
同时从他身上看到的是作者对生命之重的体验:每一次生命的过程都不可重复,也无可排练,走完了,就是一个无法更改的定格,因此每一次的选择就承担着十分沉重的分量,意义重大并可能影响人一生的顺利或坎坷,幸福或痛苦。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