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尾牡丹适合什么环境生长

如题所述

1.中原暖温干燥生态型,中原牡丹品种群;
2.高原冷凉干燥生态型,西北牡丹品种群;
3.高温高湿生态型,江南牡丹品种群;
4.山地温暖湿润生态型,西南牡丹品种群。
以上四个牡丹品种群,地理位置分布跨度较大,生态习性差异也较大,形成了1000余种色彩和花型丰富、生态类型多样的中国牡丹园艺品种体系。
二、慈溪的气候特点及适生牡丹类型
慈溪属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四季分明,夏季高温高湿,冬季寒冷干燥,全市年平均气温16.2-16.5℃,最冷月在1月,月平均气温4.3-5.8℃,极端最低温度-9.3℃;最热月在7-8月,月平均气温26.8-28.3℃,最高温度38.5℃,雨量充沛,年平均降水量1317-1719毫米,但分布不均;无霜期236-240天。
适合慈溪生长的牡丹,当属耐高温高湿的江南牡丹品种群。事实上,慈溪市的庵东、掌起和师桥,邻近的余姚河姆渡等地均有多年栽培牡丹的历史,至今牡丹长势良好,花开正常,在当地群众中有一定的影响。
三、江南牡丹的主要特点、生态习性及主要品种
江南牡丹主要分布于皖、江、浙、沪一带及湖北中东部、江西北部等地区。该品种群在长江中下游高温、多湿、地下水位高等自然条件下有着很强的适应能力,属“高温高湿生态型”。
1.江南牡丹品种群的主要特点
①参与该品种群的原种,主要以杨山牡丹为主,也有部分品种为中原牡丹品种南移引种驯化及杂交选育而来。
②植株高大,当年生枝条长,土芽少,分枝性强,部分品种根蘖多,易更新复壮。
③根系浅,侧根多,根系较发达,平展分布于土壤表层30厘米范围内。
④开花较早,一般在4月上中旬。
⑤传统品种演化程度高,由于花芽分化时间长,其花器分化数量大,可达1000-1400枚。
2.江南牡丹品种群的生态习性
总的来说,江南牡丹跟其他牡丹有其共同的生态习性:喜欢阳光充足土壤肥沃,土质疏松,富含腐殖质的沙壤土,微酸性至微碱性,PH值6.0-7.5,排水良好,忌积水,略有疏荫,通风良好的环境,适宜夏无酷暑,冬无严寒,且需通过持续1.5-2个月10℃以下低温的春化作用,在长日照下形成花芽和开花。但江南牡丹相对其他牡丹来说,最大特点就是较耐夏季的“高温高湿”气候。
3.江南牡丹的主要品种
江南牡丹有过辉煌的历史,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到近代日渐衰落和萎缩,在民国时期,单上海黄园尚有400余品种,到现在,整个江南品种已不到30个,可见品种流失已相当严重。目前,在慈溪有栽培的江南牡丹品种主要有20余个:凤尾、西施浣纱、粉莲、红芙蓉、呼红、昌红、羽红、玫红、雀好、轻罗、云芳、白玉、玉楼子、黑楼紫、凤丹白、凤丹红、凤丹粉、凤丹蓝、花港红星、十月春、凤丹紫等。
四、江南牡丹的栽培方法
1. 品种选择
在慈溪等江南地区种植牡丹,首先要选择江南牡丹中较耐高温高湿的品种,初种者可选择黑楼紫、红芙蓉、西施浣纱、玉楼子等传统品种,有经验者可尝试其他品种群中较耐湿热的品种,如胡红、朱砂垒、状元红等。
2.园地选择
不管什么品种,种植牡丹都要选在地势高端,土质疏松,排水良好,上部有落叶乔木疏荫蔽护的地方为好。由于慈溪夏季降水多而集中,故牡丹宜作阶植、台植或筑高床栽植。土壤较粘重时,须作更换或改良。
3.栽植
①栽植时间:牡丹栽植时间在秋季的10月中旬至11月中旬为宜,以10月下旬为最好,有利伤口愈合,并能长出新根。
②根系修剪及处理:对较长的根可稍短截,同时剪除有病虫的根及伤断的根。如果刚起挖的植株,由于肉质根含水量大,根部剪口可涂抹杀菌剂,并放荫凉处晾至根系变软时再行种植,避免烂根。
③栽植
种植穴宜挖浅些大些,穴底施以腐熟的长效基肥,再覆一层土,避免基肥直接接触根系。种植时以根颈与地面平或略高出地面即可,填土时要使根系舒展,并压实土壤。
4.养护管理
①水分管理:栽植后要浇一次透水。平时,当雨水多时要注意园地排水,久旱不雨也应适时浇水,以免叶片早枯。如在夏秋已提前落叶,则应停止浇水,以免引起秋发。浇水应在落日后,不宜过量。夏季最好喷1-2次叶面水,以增加空气湿度,降低小环境温度。
②光照控制:牡丹喜阳光,但在慈溪地区夏季高温炎热、强光照射的气候条件下,需要借用大树遮荫或在中午10点至下午3点人工遮荫。
③施肥:牡丹一般一年施三次肥,花前、花后施腐熟液肥,秋冬施基肥。
④整枝修剪:牡丹一般在6月上中旬开始花芽分化,秋后花芽、叶芽已可明显区分,可适当修剪和疏蕾,每枝保留一个饱满花芽,使来年花开大而艳。刚栽第一年,应尽量少开花,以避免过分消耗树体营养。
⑤中耕除草,由于慈溪雨水多,杂草易滋长,土壤易板结,因而需要注意及时松土除草。
⑥病虫害防治,主要病害有牡丹枝孢红斑病、褐斑病和茎腐病,防治方法为:注意排水,清除并烧毁病株病叶,在生长期第隔10天左右喷洒50%多菌灵10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或1:1:200波尔多液,逐续2-3次。在多雨高温的夏季,应无病也喷,做到预防为主。
主要的虫害有吹绵蚧和蜗牛。吹绵蚧的防治方法:在卵盛孵期,喷洒40%氧化乐果1000-15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1000-2000倍液,隔7-10天一次,连续2-3次。
蜗牛的防治方法:a.人工捕杀成虫和幼虫。b.喷洒900-1000倍的90%敌白虫或1000倍的50%辛硫磷乳油,每隔10天一次连续3-4次。C.于傍晚在蜗牛常活动的地方撒石灰粉或敌白虫粉剂来毒杀。
5.繁殖方法
①嫁接:一般用根接法,砧木用芍药根或耐水湿的传统江南牡丹品种,可提高牡丹在江南地区的适应性。嫁接时间在10月中旬为宜。如慈溪庵东用耐高温高湿的黑楼紫根作砧木,嫁接的牡丹在慈溪地区有很强的适应性,甚至耐一定的盐碱土,多年来长势很好。牡丹也可在5-7月的生长季节用芽接法繁殖,可培养一株多色的什样锦牡丹。
②分株:是最简便、最常用的繁殖方法。在10月中下旬,将4-5年生的牡丹结合移栽进行分株。一般可分为3-5株,每株至少要有2-3个枝条和少量的根蘖芽,并需保留2-3条肉质根。也可用压条和播种方法繁殖,但后者主要用于杂交育种。
五、牡丹在园林中的应用
牡丹是传统名花,在群众中有广泛的影响和较高的地位,可广泛应用于传统古典园林、城市公园、植物园、庭院等,在慈溪等江南地区造园建设中的应用形式有如下几种:
1.牡丹专类园
以牡丹为主体设置牡丹专类园,以欣赏其姿、色、香、韵为主,集中栽植大量优良品种,尤其是适合江南地区生长的品种。暮春时节,姹紫嫣红,花团锦簇,蔚为壮观,给人以艳冠群芳,雍容华贵的感受。
2.传统园林中的配置
牡丹在传统园林的庭院、亭廊等小品、建筑、山石旁配植,常作自然式丛植或群植,上层配以落叶乔木作庇荫,或与造型松、枫等搭配,均可形成美丽的景观。
3.花坛、花境的应用
在公园、单位庭院中,可作花坛、花境的配置材料,既可欣赏牡丹的芳姿秀色,也可闻其阵阵花香。
由于牡丹性喜高燥恶湿,一般栽植地应高于路面,或用山石筑成台地,特别在地势低洼的地方,应筑成花台种植牡丹。也可利用堆土造地形,把牡丹种在高地或坡地,避免积水。
4.盆栽
盆栽牡丹既高贵又高雅,可装饰会场、居室、饭店宾馆、古式茶楼等处,在催花技术日益成熟的今天,更可以延长牡丹的观赏时间,特别可供节日赏花或以牡丹为主题的活动使用,使牡丹应用更广泛。在作年宵花培育上,牡丹也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责任编辑:朱琼)

参考文献:
1. 中国牡丹全书编纂委员会编 《中国牡丹全书》(上)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2
2. 李嘉珏主编 《中国牡丹品种图志》(西北·西南·江南卷) 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6

作者简介:
瞿钦道/慈溪市园林管理处工程师
胡定中/慈溪市定中牡丹园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6-07-17
1.中原暖温干燥生态型,中原牡丹品种群;
2.高原冷凉干燥生态型,西北牡丹品种群;
3.高温高湿生态型,江南牡丹品种群;
4.山地温暖湿润生态型,西南牡丹品种群。
以上四个牡丹品种群,地理位置分布跨度较大,生态习性差异也较大,形成了1000余种色彩和花型丰富、生态类型多样的中国牡丹园艺品种体系。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