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军恸哭皆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出自什麽典故?

如题所述

一、“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出自清初诗人吴伟业(字骏公 号梅村)的《圆圆曲》,意思是全军痛哭披上了缟素,哪知道将军(吴三桂)冲冠一怒是为了红颜。

二、原文

鼎湖当日弃人间,破敌收京下玉关。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红颜流落非吾恋,逆贼天亡自荒宴。电扫黄巾定黑山,哭罢君亲再相见。

(君王当年离开了人间,将军破敌收京让开了山海关。全军痛哭披上了缟素,哪知道将军冲冠一怒是为了红颜。还说红颜流落不是他所系恋,还说逆贼命定灭亡是因为迷于饮宴。像闪电般扫荡黄巾平定黑山.哭毕君王和老父亲再和她相见。)

三、典故

1644年明崇祯十七年正月,闯王李自成在长安正式建立大顺政权,年号永昌。随后,他亲率大军渡河东征,杀向明朝的都城北京。

三月初,李自成兵临宣府(河北张家口市宣化)城下,京城危在旦夕。崇祯万般无奈之下,诏封吴三桂为平西伯,命其放弃关卡,入关勤王。

此时吴三桂是辽东总兵,驻守山海关。吴三桂接到勤王旨令,统兵入关,当到达出山海关不远的河北丰润(今河北唐山市内)突闻噩耗,京城失陷,崇祯自缢身亡,遂带兵返回山海关。

四月初,吴三桂亲率所部进京谒见新皇帝李自成。但途中又听闻大顺军在北京捉拿大批勋贵高官,拷掠追银,他父亲吴襄也在其中。

而更刺激他的是,他的爱妾陈圆圆也被抢走了。相传吴三桂当时勃然大怒,厉声喊到:“大丈夫不能保一女子,何面目见人耶?”当即挥师第二次返回山海关,降而复叛,上演了一幕绝世的“冲冠一怒为红颜”,为清廷定鼎中原立下了汗马之功。

扩展资料

真实的历史中,冲冠一怒为红颜的说法为后人杜撰。清朝人编写的明史对此只字不提,说明他们根本不知道有这回事。

其次,吴三桂并未投降李自成。蓟辽总督王永吉派吴三桂的副将向清国借兵,要求他们从喜峰口长城一线由北向南与自西向东的关宁铁骑两线作战打击农民军,却被求战心切的吴三桂改为自山海关出兵联合进攻。

此后,从山海关到北京一线,农民军丢弃无数粮草,辎重,美女(古代美女往往被当成战利品),正是在收割战利品的过程中,吴三桂才结识了陈圆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冲冠一怒为红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圆圆曲 (吴伟业作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5-05
“恸哭三军皆缟素”,意思是:痛哭流涕,让军队的战士们都披麻戴孝。缟素,就是指白色的孝服。

“冲冠一怒为红颜”,意思是:因为生气,头发竖起来,把帽子都顶起来了,为什么这样生气呢?因为他的爱人被抢走了。

这两句背后还有一个故事!明朝末年,有一位将军叫做吴三桂,他的爱人叫做陈圆圆,陈圆圆是个绝世美女。吴三桂在山海关驻守,他的全家老小都在北京。后来李自成打进了北京城,崇祯皇帝上吊自杀。希望吴三桂投降他。吴三桂本来决定投降李自成的,但是他听说李自成手下有个叫刘宗敏的将军霸占了陈圆圆,他非常生气,于是就投降了清朝,率军跟李自成决一死战。

他之所以披麻戴孝,一是给自杀的崇祯皇帝,二是为了他的父亲和家人。因为李自成听说他投降了清朝,就把他全价老小都给杀了。他为之冲冠一怒的红颜,自然就是指陈圆圆了。

这两句诗出自《圆圆曲》这首诗,作者是清朝初年南方一位著名的大诗人吴梅村。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3-05-05
上面就是传说。至于这首诗纯粹没事自己猜的不要当真,战争不是过家家,没那么简单。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