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江水文、水系特征

闽江水文、水系特征

福州地区的地质、地貌,决定水系特征,气候和植被覆盖状况又影响水文的分布与变化。福州地区的水系、水文具有如下几个突出特征:
  (一)外流区单向性格子状水系
  境内河流除闽江发源于闽西大山带外,其余河流,如鳌江、龙江以及区内闽江支流梅溪、大樟溪等,多发源于闽中大山带。因受北西—南东、北北东—南南西(或北东—南西)两组断裂构造的控制,干流多呈自西北向东南流,支流多呈东北向西南流或西南向东北流,构成了格子状水系。
  (二)具有串珠状河谷和比降变化大的河床
  境内河流的河谷特点是:峡谷与盆谷相间排列,呈串珠状。如闽江,竹岐以上为连续性大峡谷;竹岐、马尾之间为福州盆谷;马尾以下为闽安峡谷。大樟溪为山地性河流,沿途有嵩口、梧桐、赤锡、永泰城关和葛岭等盆谷。鳌江较短小,也有贵安、潘渡、东湖和连江城关等盆谷。由于这一河谷形态的特点,加以闽江、鳌江、龙江等均独流入海,其下游地段地势较低,故河床比降的变化相对较大。
  (三)水系密度大
  全区河网密度约为0.1公里/平方公里,盆谷平原网状水系发育,河网密度则超过0.1公里/平方公里,福州建城河网密度全省最大,达到1.14公里/平方公里。
  (四)地表径流丰富
  境内河流水源多靠大气降水补给,由于降水丰富,故地表径流也很丰富,径流系数多在60%以上。闽江流域面积在全国各大河中第十一位,其平均流量却居第七位,流域面积约为闽江12倍的黄河,其多年平均流量仅及闽江的84%。
  (五)流量和水位随季节变化明显
  由于降水的季节分配不均,河川径流和水位也有较明显。梅雨性降水占全年降水量的40%~50%,4月下旬至6月下旬是河水量最多和水位最高的夏汛时期,形成第一个汛峰。8~9月间台风次数最多,出现第二个次高的汛峰。一年中最大月径流量是小月径流量的5~12倍。
  (六)河水含沙量少,输沙量多
  由于各河流经之地,多为不透岩层,加以植被状况较好,故河水中含沙量较少,如闽江(竹岐站)多年平均含沙量仅0.14公斤/立方米;但因流量大,年输沙量仍相当可观,达715万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