楷书的特点

急求!!拜托啦!

(一)点画齐备:

楷书的点画有点、横、竖、撇、捺、提(挑)、折、钩八种。楷书笔画工整、规矩有法度。楷书笔划有规律的发展,形成了"永字八法"。它既是字法,也是笔法。一切楷书的笔划,都概括于八法之中。每一点划都不是孤立的,而是和其他笔划互相呼应的。

(二)结字方整:

1.一般认为,中国文字是“方块字”。在篆、隶、楷、行、草诸体中,应该说楷书是最具方块字形的。楷书中,虽然严格意义上的方形字极少,但都以方块为其基本字型。楷书要求在结字的“平正、匀称、飞动、参差”中字形方整。

2.依字取势,因字立形,比例协调。从结构上分析汉字,大致有单独结构、左右结构、上下结构、包围结构及综合结构。在具体的字中,要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处理,使之协调。一般来说,左右结构的字偏宽,上下结构的字偏长,包围结构的字偏方,单独结构的字偏紧且略小,综合结构的字略大。

3.横斜竖弯,整字平正。一般人读起楷书,总认为是“横平竖直”,而我们真正写起楷书来,却是横不平、竖亦不直,横画多是向右上倾斜,竖也是略含曲势的。也正因如此,才说楷书的结字“平正”是指整个字的平正,而非指具体笔画的平正。整个字的平正就要求重心稳定,各部分均衡协调、左右相应。

4.“计白当黑”、静中寓动。楷书的结字基本上是匀称的、协调的。结字时,“计白当黑”非常重要。点画对空间的分割要匀称,不可粗细、长短、疏密过于悬殊,但同时又要追求匀称中的生动之美。优秀的楷书字迹是结构平中见奇、静中寓动,是平正而不呆板。

(三)章法和谐:

章法也称布局。结众画为一字,曰结体;结众字为一体,则为布局。可见,楷书结字以方形为主,字的大小差别不大,故而方正规整。具体到某个书家的章法安排上又是各有千秋,各具匠心:或将字距、行距拉大,显得空灵疏朗;或将格内字写得饱满、充实,字距、行距缩紧,显得丰茂雄强。

扩展资料

楷体书法最为著名的四大家:

一、唐欧阳询(欧体):

欧体是唐代大书法家欧阳询创作的一种楷书字体,其特点是方圆兼施,以方为主,点画劲挺,笔力凝聚。既欹侧险峻,又严谨工整。欹侧中保持稳健,紧凑中不失疏朗。

欧阳询(557一641年),字信本,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人,隋时官太常博士,唐时封为太子率更令,也称“欧阳率更”。欧阳询楷书法度之严谨,笔力之险峻,世无所匹,被称之为唐人楷书第一。他与虞世南俱以书法驰名初唐,并称“欧虞”,后人以其书于平正中见险绝,最便初学,号为“欧体”。

二、唐颜真卿(颜体):

颜体是由唐代书法家颜真卿所创的一种字体,和柳公权合称为“颜柳”,有“颜筋柳骨 ”的说法。“颜体”是针对颜真卿的楷书而言的,其楷书结体方正茂密,笔画横轻竖重,笔力雄强圆厚,气势庄严雄浑。

颜真卿(709~785)唐代书法家。字清臣,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祖籍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唐代书法革新家,为盛唐书法树立一面旗帜。颜真卿自幼学书,又得到张旭亲授,并师法蔡邕、王羲之、王献之、褚遂良等人,融会贯通,加以发展,形成独特风格。

三、唐柳公权(柳体):

柳体是指唐朝最后一位大书法家、楷书四大家之一的柳公权( 778-865 )地书法作品字的总称。 柳体取匀衡瘦硬,追魏碑斩钉截铁势,点画爽利挺秀,骨力遒劲,结体严紧。“书贵瘦硬方通神”他的楷书,较之颜体,则稍均匀瘦硬,故有「颜筋柳骨」之称。

四、元赵孟頫(赵体):

柳体字形趋扁方,赵体笔画圆秀,间架则方正。赵体撇画,捺画,以及横比较舒展,字势横展。借用行书,有的字介于行楷之间,显得流美动人。

赵孟頫是元代初期很有影响的书法家。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官至翰林学士承旨,荣禄大夫,封魏国公,谥文敏。著有《松雪斋集》。据明人宋濂讲,赵氏书法早岁学"妙悟八法,留神古雅"的思 陵(即宋高宗赵构)书,中年学"钟繇及羲献诸家 ",晚年师法李北海。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楷书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19
楷书是汉字的主要书体。楷,是楷模,就是标准字体。钢笔楷书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讲究用笔
钢笔楷书的笔画有提顿、藏露、方圆、快慢等用笔方法。不同的用笔方法产生不同的形态、质感的线条,不同的线条需要不同的用笔方法去体现。钢笔楷书字形较小,线条粗细变化不大,如果书写时用笔稍不注意,笔画就达不到要求,笔画就会出现软弱无力、僵硬死板等毛病。因此,必须经过严格训练才能掌握用笔方法。
二、笔画分明
钢笔楷书的每一个笔画的起笔和收笔都要交待清楚,工整规范,干净利落,不能潦草、粘连。但是笔画与笔画之间又要有内在的呼应关系,使笔画达到:既起收有序、笔笔分明、坚实有力,又停而不断、直而不僵、弯而不弱、流畅自然。
三、结构方整
钢笔楷书在结构上强调笔画和部首均衡分布、重心平稳、比例适当、字形端正、合乎规范。字与字排列在一起时要大小匀称、行款整齐。虽然也有形态上的参差变化,但从总体上看仍是整齐工整的。
正是由于以上原因,历代许多书家都主张把楷书作为学习书法的第一步。现行的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要求,学生在小学阶段主要是学好写钢笔楷书,打好基础,为上中学写行楷书创造条件。实践证明,只有经过系统的楷书练习,才能了解汉字笔画和结构的特点和要求,才能掌握汉字的组合规律,为学写行楷书奠定书写基础,从而练就一手合乎法度、流畅自然的行书和草书。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23-08-18

您好,分享一些关于楷书的结构特点,供您参考。

基本笔画是汉字的原材料,要把字写得 美观,关键是如何利用这些原材料给汉字造型。所谓结构,就是汉字的基本笔画按照一定的规律组成字,这种基本笔画组织搭配的规则、方式就是“间架结构”,或称“结体”“结字”。直言之,“结构”就是笔画之间的关系。

在书法艺术中,一个字的美主要通过它的整体结构来实现,个别点画形态写得再好,倘若离开了整体结构,也将变得毫无意义。元代书家赵孟频说:“书法以用笔为上,而结字亦须用工。”结字与用笔在书法中相互依存,相辅相成,可谓同等重要。

楷书结构原则

尽管汉字的结体变化丰富,姿态万千,但并非无规律可循,从美学观点出发,毛笔楷书的结字规律,可以总结为如下几个原则。

1.匀称原则

一个字无论笔画多寡、形态大小、距离 远近,位置安排要均匀对称,这种匀称的结构形式常常给人以稳重、端庄、平衡的 感觉,这类字在汉字中占有相当数量。

九成宫醴泉铭

2.协稳原则

无论笔画长短、粗细、曲直,此原则要求各组成单位之间要协调平稳,整个字既不失中心,也不失重心。

颜勤礼碑

3.避就原则

避,是回避、退让,就,是趋向、靠近。在点画之间,因行笔走向、形态向背造成的视觉动感,常有笔势相抵触或相背离的地方。这时,如果两部分都伸展,就会体势触犯,精神纠结;如果两部分都收敛,又会体势背离,精神涣散。有避让,有趋就,才能结构完美,相得益彰 。

孔子庙堂碑

4. 变化原则

书法艺术最忌呆板雷同、单调三味,因此,我们要在遵循书体风格和结构原则的前提 下,意涉险绝,化平为奇。通过笔画的收与放、长与短、粗与细,加上疏密掩映、欹正相生,达到 “数画并施,其形各异,众点齐列,为体互乖”的艺术效果,增强其表现力与艺术感染力。变化原则主要有以下几种。

雁塔圣教序

(1)突出主笔

刘熙载在《艺概•书概》中说:“画山者必有主峰,为诸峰所拱向;作字者必有主笔,为余笔所拱向。主笔有差,则余笔皆败,故善书者必争此一笔。”主笔是一个字中能够覆盖、承载、贯穿或包孕其他部分的笔画,主笔或舒展,或粗壮,在整个字中起稳定结构、透射精神的作用。要做到结字有势,务必对主笔特别留意。相对主笔,余笔常细瘦 收敛,对主笔起映衬、烘托作用。主次 分明,才能态势生动,神完气足。

2)疏密对比

在楷书中,疏密对比是重要表现形式之一。一个字无论形体繁简,都应有疏密变化, 疏处笔画舒展,密处笔画收敛。如果一味求疏,虽字体宽博却易涣散;一味求密,形虽紧凑,但拘谨迫促。一字之中有疏密变化,字形既凝重稳实,又舒畅飞动。

(3)正欹相映

正是平直方正,欹是倾斜偏侧。书法既忌四平八稳、死板呆滞,也忌剑拔弩张、倾侧无度。一味平正,形同木偶;一味奇险,状如疯汉。二者均应避免。但如果能做到以正为本,以敬为变,正欹相映,就能得到理想的艺术效果。

4)因字立形

楷书虽然以规范为第一特征,要求各字达到方正均匀、整齐划一,但并非用一个固定不变的模式去布置不同结构的字,这大概就是书法与铅字的不同吧!字有长短、大小、斜正、疏密,天然不齐,如果强求统一,势必“状如算子”,毫无生气可言。因此,我们要以各自的自然结构为基础,在不失总体风格的前提下,当长则长,当扁则扁,当大则大,当小则小,随形就势去经营每一个字。

(5)形变生姿

一个字中相同的笔画和偏旁,或一幅作品中相同的字,都应形体有别,切忌雷同。

另外,有时为了表达特殊的艺术效果,也可改变点画的基本形状,变化点画的位置,增加结构形态,以避免单调。改变必须约定俗成,不能随意涂鸦,生造字形。

第3个回答  2019-07-23
特点如下:
其一,整齐一律。楷书章法的整体感,首先是整齐,字的排列形式是字与字、行与行之间的等距,给人一稳定、庄重的视觉效果,这种形式最适合严格意义的楷书。结字的宽窄、长短不同的造型产生局部参差变化,便整齐一律而不呆板拘谨的楷书不会出现不和谐或单调之弊。
其二,多样统一。赵体楷书的最大特点是带有行书的成分,笔法多变,因字赋形,不刻意布置,在多样性、变化性中有着十分和谐统一的关系。给人的感受是静中有动,字中融情。一件书法艺术品首先感染人的是其整体效果,而整体是由无数个局部构成。因此,在布置章法时,不应该忽略每个字的细节,诸如字的造型、长短、欹正的变化,轻重的节奏感等,都需要慎重地考虑,严密地设计,并且要坚持不懈地经过较长时期磨练,始能自由地进行章法处理,表现出一种似乎没有设计的设计美,达到书法艺术的较高境界。
楷书章法并不复杂,其主要形式有中堂、对联、条幅、横披、扇面等。楷书的章法布置,字距与行距大多基本相等,但也有行距大于字距的;一律自右至左竖写,横披的少字数者也仍然是由右至左书写;现代的中文横写是自左至右,在特殊需要的情况下也可以用这种方法,但竖写是仍然以从右至左为佳。
如满意,请采纳,哈哈
第4个回答  2019-12-01
楷书特点是:楷书笔画工整、规距有法度。楷书笔画有规律的发展,形成了“永字八法”。它既是字法,也是笔法。一切楷书的笔画,多概括于八法之中。每一点划都不是孤立的,而是和其他笔画互相呼应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