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电池是谁发明的?

如题所述

电池是伏特发明的。

1780年,意大利解剖学家伽伐尼(Luigi Galvani)在做青蛙解剖,无意中同时碰在青蛙的大腿上,青蛙腿部的肌肉立刻抽搐了一下,仿佛受到电流的刺激,伽伐尼认为,出现这种现像是因为动物躯体内部产生的一种电,他称之为“生物电”。

伽伐尼的发现引起了物理学家们极大兴趣的,他们竞相重复枷伐尼的实验,企图找到一种产生电流的方法,意大利物理学家伏特在多次实验后认为:伽伐尼的“生物电”之说并不正确。

伏特把两种不同的金属片浸在各种溶液中进行试验。结果发现,这两种金属片中,只要有一种与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金属片之间就能够产生电流。伏特用这种方法成功地制成了世界上第一个电池──“伏特电堆”。

扩展资料:

电池原理

在化学电池中,化学能直接转变为电能是靠电池内部自发进行氧化、还原等化学反应的结果,这种反应分别在两个电极上进行。负极活性物质由电位较负并在电解质中稳定的还原剂组成,如锌、镉、铅等活泼金属和氢或碳氢化合物等。

正极活性物质由电位较正并在电解质中稳定的氧化剂组成,如二氧化锰、二氧化铅、氧化镍等金属氧化物,氧或空气,卤素及其盐类,含氧酸及其盐类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电池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伏特·A.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12-09
1800年,历史上第一个电池——提供稳定连续电流的电源装置——即伏打电堆诞生了.它的诞生是现代文明生活的开始,有了它,电的性能才得以充分研究,一系列重大的科学发明和发现才得以实现,科学家们认为十九世纪是电气时代。而这一时代正是从该世纪的第一年开始的.

1786年11月6日,意大利波隆那大学解剖学教授伽伐尼(1737——1798)在偶然中发现,当用外科手术刀触及一只放在起电机旁已解剖的青蛙的蛙脚上的外露的神经时,蛙脚就剧烈地抽搐.他对这一现象十分惊讶,于是着手探讨这种现象的起因.把蛙腿放在真空中,仍会发生同样的效应;用一个铁钩把青蛙腿悬在庭院中的铁架上,一旦暴风雨云经过时,蛙腿又发生激烈颤动,起初他把痉挛归因于大气中的电.后来他把蛙腿放在金属板上,并用铁丝戳入小腿,铁丝的另一端与金属板接触。结果蛙腿同样产生了痉挛,但如果把蛙腿放在玻璃板上,并用玻璃棒代替铁丝,则看不出有什么效应.若再将两种不同的金属,例如铜和铁或铜和银接在一起,把两端分别与死蛙的肌肉接触,这个尸体就会剧烈而持续地屈伸抽动.因为他是一位生物学家,所以总着眼于肌肉和神经上,因而认为:这不能归因于大气电的作用,可能是蛙的神经中有一种看不见的生命流体,它会顺着金属导线为通路,顺着导线在尸体脊椎骨和腿神经之间流动,他称这种生命流体叫“动物电”或 “生物电”,正是这种电刺激了蛙的肌肉,发生了痉挛现象.这种含糊不清的解释有什么根据,他自己一时也回答不出.1789年他写成了论文《关于电对肌肉运动的作用》,于1791年发表.

意大利帕维亚大学物理学教授伏打(1745——1827)读到了这篇论文,因为他是位勤奋的电学实验科学家(1775年曾发明起电盘),因此把注意力主要集中在那一对金属上.他把一根由两种金属接起来的弯杆,一端与眼睛接触,另一端放在嘴里,在接触的瞬间产生光亮的感觉;舌头同时舐着一个金币和一个银币时,一旦用导线连接两币就会产生苦觉.伏打猜想,在所有这些实验中共同的东西是不同金属的接触.1794年他开始着手证明这个假说.实验证明,只要在两种金属片中间隔以盐水或碱水浸过的吸墨纸、麻布,并用金属线把它连接起来,不论有无青蛙肌肉,都会有电流通过,蛙腿神经只不过是一种非常灵敏的验电器而已.为了证明自己的见解,伏打又对各种金属进行了试验,从而发现了如下起电顺序:

锌——铅——锡——铁——铜——银——金——石墨

当以上任何两种金属相接触时,在序顺中前面的一种带正电,后面的一种带负电.他还发现这种隔以盐水的“金属对”产生的电流虽然微弱,但是非常稳定.于是他把一对对(40——60对)圆形的铜片和锌片相间地叠起来,每一对铜、锌片之间隔以盐水浸湿的麻布片.这时只要用两条金属线各与顶面的锌片和底面的铜片焊接起来,两金属线端点间就会产生几伏的电压,足以使人感到“电震”,而金属片对数越多,电力越强;如果把铜片换成银片,则效果更好.这就是“伏打电堆”,而他自己称它做“人造电气器官”,因为他看到电鲶和电鳗的“电气器官”就是由一个个圆柱体排列起来的.

1800年3月20日,伏打向英国皇家学会会长约瑟夫·班克斯爵士(1743——1820年)报告了他的电堆试验,这份报告后来刊登在《哲学学报》上,从此电学研究便大为活跃起来.不久后,伏打又发现当锌、铜片之间的湿布逐渐干燥时,电流也渐趋微弱.于是他改用一大串杯子,贮以盐水或稀酸,浸入铜、锌片,并把每个杯中的锌片与另一杯中的铜片用金属线连接起来,这样得到了更经久的电池.他把这种电堆称为“杯冕”,它远比一大叠金属片对所发生的电流强得多,这就是后来被称之为铜锌电池的第一具实用电池.
第2个回答  2019-02-18

1800年,历史上第一个电池——提供稳定连续电流的电源装置——即伏打电堆诞生了.

第3个回答  2013-04-15
1860年,法国的普朗泰发明出用铅做电极的电池。这种电池的独特之处是,当电池使用一段使电压下降时,可以给它通以反向电流,使电池电压回升。因为这种电池能充电,可以反复使用,所以称它为“ 蓄电池”。
第4个回答  2020-08-05
铅酸蓄电池的历史

1859年普兰特(G.Plante)用两块铅板中间隔以胶棒,浸泡在10%的稀硫酸溶液中,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就形成电压为2V的电池并有电流通过,这一电池特性是可逆的,即化学能是可以转变为电能,反之亦然。
1860年普兰特送给法国科学院一个9电池的蓄电池组,并做了题为“一个新型奇特的具有巨大能能量且可回复的电堆”的报告,这一报告确认了铅酸电池的诞生。
普兰特电池在确定一个实际容量之前还需要有一个实实在在的循环寿命得到容量的过程,普兰特称之为为“形成”,在此过程中,铅板表面覆盖一层多孔性”活性物质”;氧化铅在正极,负极上则是海绵状铅。在铅酸蓄电池发展早起,充电设备效率很低,铅酸蓄电池只能被弱化或戏称为实验室里的“古董”。只能在随后的格兰梅(Gramme)直流电机用于蓄电池充电,铅酸蓄电池体系才真正找到了广阔的用途。
普兰特电池比能非常低,这说明容量和电极表面有线性函数关系。1880年,富尔(Faure)提出了一个更先进的想法,期望减少硫酸和铅氧化物混合制成膏状物,再将膏状物涂填在铅网格上,当充电时这些物质很容易转化为活性物质,这样形成的活性物质结果实际性提高了电池的比能,这一工艺的开发,是铅酸蓄电池真正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期。至1881年,斯文(Swan)用板栅代替铅板,色隆(Sellon)又引用了Pb-Sb合金板栅,因而改善了板栅的机械强度。这些工艺的改进,为后来制造铅酸蓄电池奠定了工艺基础,这都是100余年前的事情。
1882年,格莱斯通(Gladstone)与契卑(Tribe)经测定证明了两个电极上是相同的一种产物硫酸铅,因此将铅酸蓄电池体系的工作原理称为“双极硫酸盐”理论,他们对电极上产物的研究揭开了发生在铅酸蓄电池工作过程的基础性工作研究的序幕,后来科学技术的发展,帮助蓄电池走上了迅猛发展的道路。
铅酸蓄电池现代理论发展的起点要追溯到1949年,当时伦琴(Roentgen)首次运用了X射线去研究铅电极上形成的产物,包括腐蚀产物。稍后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差热分析(DTA)等其他一些技术的相继应用,大大帮助了研究人员去阐明发生在铅酸蓄电池产生的基础过程,以及改善铅酸蓄电池的比能量、比功率与延长使用寿命,这样铅酸蓄电池的现代科学就诞生了,它包括如下分支。
一:铅酸蓄电池电极系统的基本原理;
二:工艺过程的理论;
三:铅酸蓄电池工作过程的理论。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