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鸽怎么看出好坏?

如题所述

  一、胎鸽崩壳时间越短越好,二片蛋壳内壁不留有蛋黄和血污,这种雏鸽发育完全,生命力强。
  二、出壳3-4天,雏鸽的头就应当昂起,并不时伸长头颈索食;绒毛要金黄柔软、油亮、清洁。可用放大镜检查肚脐是否收得小而紧、干洁、光滑。

  三、5-7天时,俯视雏鸽应呈圆球形,就是说,前、后、左、右和厚度相差不大,此时,把雏鸽翻身后应能迅速翻回,翻回的速度越快越好,说明雏鸽活动力强。不必担心翻身会损伤雏鸽,这样做反而对雏鸽的食欲,消化有好处。

  四、出壳8-12天,综合鉴定雏鸽全外貌。后脑要饱满,前额要稍长,嘴角扣紧,眼睛要小,眼皮包而紧呈肉色透红,龙骨笔直,二面肌肉突出,背部厚实。此时用手去触摸它时,雏鸽的管毛会竖起,并且已会用嘴呼向人进攻。

  五、12天以后套足环需要一些技巧,先在脚上涂一层金霉素眼膏,慢慢轻揉脚趾,将雏鸽翻身后放在膝盖上,不慌不忙慢慢套足环。如果擦伤些皮也没关系,金霉素眼膏起到消炎作用。

  在育雏过程中选择出淘汰的对象:
  1、幼鸽破壳困难,出壳时间超过一天。
  2、蛋壳破口不规则、不整齐。
  3、脐带收不好的新生儿。
  4、绒毛粘连、稀少。
  5、肌体颜色晦暗,没有鲜亮的鹅黄色。
  6、五天时身不能坐正、头不能直立。
  7、八天大的时候佩带脚环仍会脱落。
  8、哺育已经转换成原粮两天后,幼鸽粪便仍旧稀软。
  9、十天以后还无力把粪便排到巢盆外。
  10、十五日龄尚不能辨别出羽色特征。
  11、十八天,羽毛还没有遮盖全身。
  12、二十天时,肩部裸露。
  13、二十三日龄还不会啄取食物。
  14、二十五天腋下皮肤仍旧袒露。
  15、离开父母三天内不能找到食物和水。
  16、下笼三天,有明显体力衰退迹象。
  17、幼鸽胸部肌肉颜色暗紫、无光泽,附满皮屑或者有过多的羽毛遮盖。
  18、羽毛上出现明显的节纹。
  19、自然状态下,能轻易看到主羽或者尾羽的根部。
  20、35天后还不能飞上栖架。
  21、超过45天龄还不能自由外出飞翔。

  二、从日常行为上挑选出淘汰的对象:
  22、六周左右的幼鸽还没有固定的栖架。
  23、具备同等条件时抢占不到窝厢的雄鸽。
  24、已经占有窝厢却又轻易被他人驱赶出来,守不住家的雄鸽。
  25、无端攻击邻居,经常造成血案。
  26、总是站在鸽舍进出口边上寻衅滋事。
  27、一旦入笼就强烈攻击周围的同行者,且屡训不改。
  28、已经有多次训练经历,但在入笼后还是不断大股排水。
  29、不管什么时候,见到主人一踏入鸽舍就夺路而逃。
  30、没有外来因素干扰,经常无缘无故突然放弃孵蛋。
  31、在鸽舍里煽动翅膀时却双脚不离地。
  32、起飞、降落动作笨拙、吃力。
  33、经常找不准位置走错窝厢的肇事者。
  34、只能在饲料槽里吃到食物,却在地板上啄不到小颗粒饲料。
  35、开饭时不去争抢食物却总是先攻击同伴,最后再去打扫残羹剩饭。
  36、宁可饿肚子,挑食的恶习不改。
  37、不管饥饱,终日都在东游西逛到处寻觅捡食东西。
  38、无故不肯出舍运动,或者家飞时总是带头下落,或者带头歇在附近高处。
  39、同等操练后,个别张大嘴喘气。
  40、跟不上大部队的训练强度,羽毛失色、肌肉消瘦、眼睛湿润。
  41、虽已竭力归巢,但到翌日仍不思进食。
  42、有过一次游棚经历后又有重复举动的疑似分子。
  43、比赛入笼时全身颤抖的胆怯者。
  44、比赛完翔后到处游荡,不到天黑不进棚的幽灵。
  45、负伤可惜,但又不具备占有种鸽舍一格的资格。
  46、孵蛋8-10天的仍没有创造出她有生以来最高飞速的雌鸽。
  47、赛季结束时,比赛成绩不合格。

  三、从健康状态判断出淘汰的对象:
  48、同等饲养条件,总是不长肉。
  49、在鸽舍里最先患有疑似传染性疾病。
  50、咳嗽、呼吸有咯音、流鼻涕等一般症状,隔离3天不能自愈。
  51、患过鸽痘、单眼伤风、新城疫等有明显后遗症的疾病。
  52、看着别人洗澡却在一边却不肯下水。
  53、粪便长期不成形却无法对付。
  54、不是孵卵或育雏期,排出大泡的软屎。
  55、胸肌颜色暗紫但找不到原因,或者加大训练强度仍不能改善。
  56、眼睛突然褪色或者变得昏暗。
  57、羽毛始终贴身不紧、颜色晦暗。
  58、口腔颜色出现潮红或者苍白等异状。
  59、准备上笼,却两脚冰凉。

  四、在自身生理条件上发现淘汰的对象:
  60、龙骨纤细或者过分凹凸。
  61、耻骨尖、薄、软。
  62、耻骨外突。
  63、横档不紧。
  64、立档超过一指。
  65、翅膀挠骨过细、过长。
  66、周身骨骼结构松散。
  67、头、胸、腹、尾不协调,身体平衡感差。
  68、与同龄幼鸽相比换羽过程明显过慢。
  69、没有按期完成换羽的成鸽。
  70、颈部或者其它部位总有呈椎状散不开的羽毛。
  71、主羽经常无端折断、破损。
  72、羽质粗糙、羽毛过厚、毛片过大。
  73、飞行时双脚始终露在体外。
  74、在黑暗中主人突然松手,直接坠落在地面。
  75、胸腔过于扁平的短程选手。
  76、龙骨过高的长程选手。
  77、中、短距离比赛选手却生有鹅毛扇一般翅膀。
  78、长程比赛选手鸽的主、副羽明显短小。

  五、在种鸽管理上精简出应该淘汰的鸽子:
  79、更换两次配对仍不中用的试验品。
  80、与近两年取得优秀成绩的选手们已经没有血缘关系的过期英雄。
  81、照顾不好自己的蛋或者抚育幼雏比较困难的种鸽。
  82、已经退出比赛但在育种程序中又用不上的赋闲者。
  83、已有更优秀的替换者,那些准备安排退居二线的养老对象。
  84、已经用过的非主流血统的过桥材料。
  85、生理机能发生明显退化的迟暮之鸽。
  86、经过大浪淘沙沉淀下来的主流血统以外的鸡肋。
  87、曾经出现过黑马,但两年内他的兄弟姐妹再无表现鸽的父母。
  88、虽在别人那里已经作出成绩,但在自己手里更换三次配偶的后代都没有表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4-17
1、头部的选择 头部要略大,有一定的脑容量。一羽信鸽的优劣,脑智商是它们的物质基础。一只信鸽只有2克脑浆,所以说头部必须开阔,要具有发育良好的前额和后顶,这就可算得上“头脑发达”了。但许多冠军鸽里,也有不少小头型,但在品评中是要吃亏的,当然不能一概而论。最主要的一点是头要壮,两眼尽可能宽,如果眼距过短遗传上暗示你:这只鸽子来自近亲交配。优秀的鸽眼眼球决不能突出,因为在强风中、雨中及多飞沙的地区中凸出的眼球是无法飞行的。优良的信鸽,眼睛要生在嘴喙之上。嘴蜡膜和肉垂的大小随个人的喜好而定,但不应对鸽子有额外的负担才行。 2、眼睛和眼砂的选择 种鸽的眼砂必须明亮通透、层次分明、瞳孔收方敏锐、砂层到底、眼环前厚、后薄,眼球决不能突出于眼环之外,砂要干洁,内线扣要厚亮丽(内线扣是淘汰幼鸽的重要参考,要有一定的选鸽经验后才能使用此法)。 3、喉咙的选择 有些养鸽者根本就没看过鸽子的喉咙,因为你一旦把鸽子拿上手就要检查它的健康状况,只有从喉咙才能得知其内脏是否健康。健康的鸽子喉内庆呈粉红色,喉头呈椭圆状。如有另类、另色那就需要加以治疗。有的鸽子一生都健康不起来,只有淘汰。 4、鸽子飞行的发动机——肌肉的选择 优良的信鸽要具备丰满、发达的肌肉,要刚柔并进。背要圆硬,加压后要有一定的弹性。从背部到尾部应是一个滚圆的完整体,并形成前宽后窄的大三角。龙骨的高度不能太薄也不能太厚。太薄,肌肉的量不够,没有冲刺力和爆发力;太厚,鸽子高速飞行则有阻力。 5、毛质的选择 优良信鸽拥有一身丰满、柔软、亮光如丝的羽毛,整体要薄而紧裹全身。一只鸽子只要具备以上的条件就说明它们在其他方面也一定非常杰出,说明它来自一个伟大的家庭。 6、什么样的翅羽才是合格的 翅可分为两种状态,即理论上的静态和实际上的动态。翅最为靠近身体,以短的大博骨与身体衔接,这就是静太的翅。它连接第二翅支如同梯状一般。这个部分越大的鸽子速度越慢,所以这个静态的翅要小一些为好,鸽子飞行方会较有速度。 翅的活动部分就等于手,它支持了前翅支。第一翅支要比第二翅支长的长些为好,前翅支要薄、并能相互掩住,还要有一定的曲线。第七翅支较长的鸽子较好,四翅支撑开来要有2到3公分的间隙。鸽子的尾支不要太宽,撑开来要达到一定的长度。静态的翅应在鸽背上,并能覆盖住鸽背的中部,所以第二翅支应向身体弯曲,向一块布一样盖住鸽背的中部。 7、骨骼结构的选择 骨骼结构要壮,不可太薄也不可太重。龙骨由前至后逐渐的细下来与尾羽之间开成空隙。较软的尾骨决不是合格者。请记住背和尾是一个完整体。背和尾连接的地方不可变得太窄。总之,背要有力,要有一定的强度。加压后它的尾羽立刻上举,并会找开尾巴。这说明它的背部异常脆弱,这种鸽为数不少。 薄的龙骨的厚度一般为0.4毫米,厚的一般为0.8毫米。为什么有的鸽子体大而轻,有的体小而重呢?其区别就在于骨骼。这种特征主要来自遗传,不是练出来的而是先天生成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