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氏“四知堂”的来历?

许多杨家的房子特别是闽南古大厝匾额上经常写着“四知传芳”或“清白家风”。

杨氏“四知堂”的来历:

东汉时,有太尉叫杨震,任东莱太守时,道经昌邑,县令王密深夜求见,以黄金十斤贿赂杨,杨严词拒绝说:“作为故交知已,我对你是了解的,可你对我的人品怎么不了解呢?”王说:“吾夜深密至,无人知也。”

杨正色斥之:“此乃天知、地知、神知、我知、子(妻)知,何缘无人知晓?” 王只好羞愧而退。杨氏后裔为崇尊怀念这位拒贿的先祖,自立堂号“四知堂”,还有的杨氏一支以“清白堂”志其事、勉后人。

扩展资料;

杨震(59~124年),字伯起,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东)人,东汉名臣,著名的“四知先生”。他通晓经籍、博览群书,三十年间,他不分贫富、因材施教,培育出了近三千名弟子被众儒生称赞为:"关西孔子杨伯起"。中国历史上为官清廉的代表人物之一。   

旧时, 每个姓氏都有自已的堂号, 堂号俗称堂名,本是厅堂、居室的名称,古代,同姓族人多聚族而居,或数世同堂,或分房分支居住,堂名就成了某姓或某支脉的代号。

堂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堂号与郡望有关,也称州郡号或总堂号,经州郡官衙至朝廷认可或注册,如徐氏东海堂,郭氏汾阳堂,孔氏至圣堂等;狭义的堂号也称自立堂号,无需官方认可或注册,如杨氏四知堂,季氏一诺堂等。

堂号反映一个家族溯源、根脉传承,弘扬先祖功勋业绩、道德情操,训诫后辈忠孝廉贞、勤俭传家的高度概括,是世界独一无二的中华氏族文化伟大奇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四知堂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4-16
"四知堂"是杨氏家族的堂号.小时候,常听父亲说起关于"四知堂"的故事.
东汉时期,杨震在荆州当刺史,由于杨震博览明经,为官清廉,深得百姓信赖。有一次,有个人在夜里带着黄金到杨震的家里行贿。杨震坚决不受,并严厉地斥责了那个人。那个人还是不死心,笑着对杨震说:"现在是深夜,地点在您的府上,决不会有人知道的,请您收下吧!"杨震神情严肃地说:"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你怎么可以说,没有人知道呢?"来人听了,便非常羞愧地谢罪走了。杨震做官一向清正廉明,并一再告诫家人,生活要俭朴,不能仰慕虚荣。杨震也因以"四知"为堂号。今天,我以"四知堂"为荣,故取名"四知堂",以此纪念我们的老祖宗杨震.

杨震(公元51-124年),东汉大臣,弘农华阴(属今陕西)人,字伯起。少好学,受《欧阳尚书》,博览群经,当世誉“关西孔子”。历任荆州刺史、涿郡太守、司徒、大尉等职。安帝乳母及中常侍樊丰等贪侈骄横,他多次上疏劝谏,樊丰诬之罢官,自杀。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