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交往 希望得到详细的解读

如题所述

 一、尊重别人
  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把这条朴素哲理运用到社会交往中,可以说,你处处尊重别人,得到的回报就是别人处处尊重你,尊重别人其实就是尊重你自己.
  有这样一个有趣的故事:一个小孩不懂得见到大人要主动问好、对同伴要友好团结,也就是缺少礼貌意识.聪明的妈妈为了纠正他这个缺点,把他领到一个山谷中,对着周围的群山喊:“你好,你好.”山谷回应:“你好,你好.”妈妈又领着小孩喊:“我爱你,我爱你.”不用说,山谷也喊道:“我爱你,我爱你.”小孩惊奇地问妈妈这是为什么,妈妈告诉他:“朝天空吐唾沫的人,唾沫也会落在他的脸上;尊敬别人的人,别人也会尊敬他.因此,不管是时常见面,还是远隔千里,都要处处尊敬别人.”小孩朦朦胧胧地明白了这个大道理.
  二、乐于助人
  人是需要关怀和帮助的,尤其要十分珍惜在自己困境中得到的关怀和帮助,并把它看成是“雪中送炭”,视帮助者为真正的朋友、最好的朋友.
  马克思在创立政治经济学时,正是他在经济上最贫困的时候,恩格斯经常慷慨解囊帮助他摆脱经济上的困境.对此,马克思十分感激.当《资本论》出版后,马克思写了一封信表示他的衷心谢意:“这件事之所以成为可能,我只有归功于你!没有你对我的牺牲精神,我绝对不能完成那三卷的巨著.”两人友好相处,患难与共长达40年之久.列宁曾盛赞这两位革命导师的友谊“超过了一切古老的传说中最动人的友谊故事”.
  帮助别人不一定是物质上的帮助,简单的举手之劳或关怀的话语,就能让别人产生久久的激动.如果你能做到帮助曾经伤害过自己的人,不但能显示出你的博大胸怀,而且还有助于“化敌为友”,为自己营造一个更为宽松的人际环境.
  三、心存感激
  生活中,人与人的关系最是微妙不过,对于别人的好意或帮助,如果你感受不到,或者冷漠处之,因此生出种种怨恨来则是可能的.
  经常想一想吧:你在工作中觉得轻松了,说不定有人在为你负重;你在享受生活赐予的甜蜜时,说不定有人在为你付出辛劳……生活在社会大群体里的你我,总会有人为你担心,替你着想.享受着感情雨露的人们不要做“马大哈”,常存一份感激之心,就会使人际关系更加和谐.情感的纽带因为有了感激,才会更加坚韧;友谊之树必须靠感激来滋养,才会枝繁叶茂.
  王老师在自己就职的学校里很有人缘,威信颇高,有人问他原因时,王老师讲:“古人说,‘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我虽做不到这一点,但我始终坚持‘投之以桃,报之以李’,时时处处想着别人,感激别人.”王老师道出了为人的真谛.因为有了感激,你才会成为一个好同事、好朋友、好家人.

  四、同频共振
  俗语说:“两人一般心,有钱堪买金;一人一般心,无钱堪买针.”声学中也有此规律,叫“同频共振”,就是指一处声波在遇到另一处频率相同的声波时,会发出更强的声波振荡,而遇到频率不同的声波则不然.人与人之间,如果能主动寻找共鸣点,使自己的“固有频率”与别人的“固有频率”相一致,就能够使人们之间增进友谊,结成朋友,发生“同频共振”.
  共鸣点有哪些呢?比如说:别人的正确观点和行动、有益身心健康的兴趣爱好等等,都可以成为你取得友谊的共鸣点、支撑点,为此,你应响应,你应沟通,以便取得协调一致.当别人飞黄腾达、一帆风顺时,你应为其欢呼,为其喜悦;当别人遇到困难、不幸时,你应把别人的困难、不幸当作你自己的困难和不幸……这些就是“同频共振”的应有之义.
  在某学校里,秦红和苏仪是一对要好的朋友.她们经常穿相近的服装,经常一起去散步,经常一块去打球……可以说俩人形影不离,同吃同住,保持默契,相互支持;夸张地说,俩人是同甘共苦,“同频共振”.这些,不仅是两人为一对要好朋友的表象,而且也是两人成为要好朋友的原因.
  五、真诚赞美
  林肯说过:“每个人都喜欢赞美.”赞美之所以得其殊遇,一在于其“美”字,表明被赞美者有卓然不凡的地方;二在于其“赞”字,表明赞美者友好、热情的待人态度.人类行为学家约翰·杜威也说:“人类本质里最深远的驱策力就是希望具有重要性,希望被赞美.”因此,对于他人的成绩与进步,要肯定,要赞扬,要鼓励.当别人有值得褒奖之处,你应毫不吝啬地给予诚挚的赞许,以使得人们的交往变得和谐而温馨.
  历史上,戴维和法拉第的合作是一个典范.虽然有一段时间,法拉第的突出成就引起戴维的嫉妒,但其二人的友谊仍被世人所称道.这份情缘的取得少不了法拉第对戴维的真诚赞美这个原因.法拉第未和戴维相识前,就给戴维写信:“戴维先生,您的讲演真好,我简直听得入迷了,我热爱化学,我想拜您为师……”收到信后,戴维便约见了法拉第.后来,法拉第成了近代电磁学的奠基人,名满欧洲,他也总忘不了戴维,说:“是他把我领进科学殿堂大门的!”可以说,赞美是友谊的源泉,是一种理想的黏合剂,它不但会把老相识、老朋友团结得更加紧密,而且可以把互不相识的人连在一起.
  六、诙谐幽默
  人人都喜欢和机智风趣、谈吐幽默的人交往,而不愿同动辄与人争吵,或者郁郁寡欢、言语乏味的人来往.幽默,可以说是一块磁铁,以此吸引着大家;也可以说是一种润滑剂,使烦恼变为欢畅,使痛苦变成愉快,将尴尬转为融洽.
  美国作家马克·吐温机智幽默.有一次他去某小城,临行前别人告诉他,那里的蚊子特别厉害.到了那个小城,正当他在旅店登记房间时,一只蚊子正好在马克·吐温眼前盘旋,这使得职员不胜尴尬.马克·温却满不在乎地对职员说:“贵地蚊子比传说不知聪明多少倍,它竟会预先看好我的房间号码,以便夜晚光顾、饱餐一顿.”大家听了不禁哈哈大笑.结果,这一夜马克·吐温睡得十分香甜.原来,旅馆全体职员一齐出动,驱赶蚊子,不让这位博得众人喜爱的作家被“聪明的蚊子”叮咬.幽默,不仅使马克·吐温拥有一群诚挚的朋友,而且也因此得到陌生人的“特别关照”.

  七、大度宽容
  人与人的频繁接触,难免会出现磕磕碰碰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学会大度和宽容,就会使你赢得一个绿色的人际环境.要知道,“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因此,不要对别人的过错耿耿于怀、念念不忘.生活的路,因为有了大度和宽容,才会越走越宽,而思想狭隘,则会把自己逼进死胡同.
  《三国演义》中,周瑜是个才华横溢、度量狭窄的英雄人物,而据史书记载,周瑜并不是小肚鸡肠,而是因为自己的大度宽容拥有一份好人缘.比如说,东吴老将程普原先与周瑜不和,关系很不好.周瑜不因程普对自己不友好,就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而是不抱成见、宽容待之.日子长了,程普了解了周瑜的为人,深受感动,体会到和周瑜交往,“若饮醇醪自醉”——就像喝了甘醇美酒自醉一般.
  八、诚恳道歉
  有时候,一不小心,可能会碰碎别人心爱的花瓶;自己欠考虑,可能会误解别人的好意;自己一句无意的话,可能会大大伤害别人的心……如果你不小心得罪了别人,就应真诚地道歉.这样不仅可以弥补过失、化解矛盾,而且还能促进双方心理上的沟通,缓解彼此的关系.切不可把道歉当成耻辱,那样将有可能使你失去一位朋友.
  英国首相丘吉尔起初对美国总统杜鲁门印象很坏,但是他后来告诉杜鲁门,说以前低估了他,这是以赞许的方式表示道歉.解放战争时期,彭德怀元帅有一次错怪了洪学智将军,后来彭德怀拿了一个梨,笑着对洪学智说:“来,吃梨吧!我赔礼(梨)了.”说完两人一起哈哈大笑起来.
  当然,一个人要想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最好尽量减少自己的过失.曾子讲:吾日三省吾身.为拥有好人缘计,一个人应不断检讨自己的过失、提高个人的修养才是.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5-13
人际交往的最高境界其实就是:见什么人说什么话。和喜欢体育的人聊体育,和喜欢诗歌的人聊诗歌,和喜欢聊异性的人聊异性…… 如果你不喜欢那个话题,可以少说或不说,但是别人说是他的自由。其实,绝大多数人只是喜欢逞口快而已。说的庸俗,未必做得庸俗;说的高尚,未必做得高尚。 最后,送你讨人喜欢的26个原则 1.长相不令人讨厌,如果长得不好,就让自己有才气;如果才气也没有,那就总是微笑。 2.气质是关键。如果时尚学不好,宁愿纯朴。 3.与人握手时,可多握一会儿。真诚是宝。 4.不必什么都用“我”做主语。 5.不要向朋友借钱。 6.不要“逼”客人看你的家庭相册。 7.与人打“的”时,请抢先坐在司机旁。 8.坚持在背后说别人好话,别担心这好话传不到当事人耳朵里。 9.有人在你面前说某人坏话时,你只微笑。 10.自己开小车,不要特地停下来和一个骑自行车的同事打招呼。人家会以为你在炫耀。 11.同事生病时,去探望他。很自然地坐在他病床上,回家再认真洗手。 12.不要把过去的事全让人知道。 13.尊敬不喜欢你的人。 14.对事不对人;或对事无情,对人要有情;或做人第一,做事其次。 15.自我批评总能让人相信,自我表扬则不然。 16.没有什么东西比围观者们更能提高你的保龄球的成绩了。所以,平常不要吝惜你的喝彩声。 17.不要把别人的好,视为理所当然。要知道感恩。 18.榕树上的“八哥”在讲,只讲不听,结果乱成一团。学会聆听。 19.尊重传达室里的师傅及搞卫生的阿姨。 20.说话的时候记得常用“我们”开头。 21.为每一位上台唱歌的人鼓掌。 22.有时要明知故问:你的钻戒很贵吧!有时,即使想问也不能问,比如:你多大了? 23.话多必失,人多的场合少说话。 24.把未出口的“不”改成:“这需要时间”、“我尽力”、“我不确定”、“当我决定后,会给你打电话”…… 25.不要期望所有人都喜欢你,那是不可能的,让大多数人喜欢就是成功的表现。 26.当然,自己要喜欢自己。
第2个回答  2013-05-10
楼上的解答已经1先机详尽了.路过学习一下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