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题化学题

将图甲所示的稀盐酸滴入盛有10g氢氧化钠溶液(滴有两滴酚酞试液)的烧杯中,所得溶液的pH和滴入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乙所示,当pH=7时消耗此稀盐酸的质量为10g.请回答下列问题:(1)当溶液的pH=7时的现象为.(2)到图中A点时,溶液中所含溶质的化学式为.(3)为检验盐酸是否过量,取C点所得溶液少许,在溶液中加入一种物质进行检验.请从铁粉、硝酸银溶液、碳酸钠粉末中选择一种进行实验,简述证明的理由:.(4)求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酚酞试液质量不计)

1.酚酞溶液遇碱性溶液变红,pH=7前溶液呈红色。
pH=7时酸碱恰好完全中和,酚酞溶液遇中性和酸性溶液都不变色,所以答案为:
此时溶液恰好由红色变为无色。
2.当pH=7时消耗此稀盐酸的质量为10g。此时加的稀盐酸少于10g,说明酸碱未完全中和且碱过量。此中和反应生成NaCl,所以溶液中溶质为:
NaOH,NaCl。
3.检验盐酸是否过量就要检验是否有H+。
加铁粉后铁与盐酸反应产生气泡,而铁和氢氧化钠和氯化钠都不反应,所以加铁粉可以检验。
加硝酸银溶液后一定会产生白色沉淀:
AgNO3+NaCl=AgCl↓+NaNO3,硝酸银溶液与稀盐酸反应生成硝酸:
AgNO3+HCl=AgCl↓+HNO3,没有别的现象,所以硝酸银溶液不可以检验。
盐酸过量,加碳酸钠溶液后可能会产生气泡:
Na2CO3+2HCl=2NaCl+H2O+CO2↑.(盐酸过量)
可如果加的碳酸钠溶液过多,就没有气泡了:
Na2CO3+HCl=NaHCO3+NaCl.(碳酸钠过量)
盐酸不过量时也没有气泡,容易造成误判。所以碳酸钠溶液不可以检验。
答案:用铁粉。加入后,若有稀盐酸则会产生气泡,没有就不会产生,因此可以鉴别。
4.此时加了10g稀盐酸,溶液质量可求,盐酸中溶质质量可求,通过方程式可以求得生成的氯化钠的质量,恰好反应则溶液中溶质只有氯化钠,进而可以求得溶质质量分数。
答案:
恰好中和,加了盐酸10g,可求得溶液质量:10g+10g=20g。
加入的稀盐酸中溶质质量:10g×7.3%=0.73g。
设生成的NaCl质量为x。
NaOH+HCl=NaCl+H2O.
36.5 58.5
0.73g x
x 58.5
-------=-------,x=1.17g.
0.73g 36.5
恰好完全中和,溶质全部为NaCl。
溶质质量分数:1.17g/20g×100%=5.85%.
答:溶质质量分数为5.85%。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4-30
1、现象为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酚酞遇碱变红,遇酸不变色)
2、题上说,当pH=7时消耗此稀盐酸的质量为10g,可知,当地入5g盐酸时,溶液未完全中和,则溶液中溶质为NaOH和NaCl。
3、用铁粉,铁加盐酸置换氢气,可放出气泡,硝酸银溶液遇到氯离子白色沉淀,碳酸钠遇到大量盐酸时放出气体,大量碳酸钠遇到少量盐酸时会形成碳酸氢钠,碳酸氢钠微溶于水,会形成沉淀,不过少量时不易观察。所以,选用铁粉。
4、由于溶液已经完全中和,此时溶液中只含有一种溶质,为NaCl,由图可知,盐酸浓度为7.3%,题上说,完全中和时消耗稀盐酸10g,可知消耗HCl为10*7.3%=0.73g,由摩尔质量比HCl:NaCl=73:117,可以算出,此时溶液中含有NaCl为1.17g,由于原先的NaOH溶液未10g,加入的HCl溶液也为10g。则溶液总量为20g,则此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17/20=5.85%
有事追问!望采纳!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3-04-30
①由红色变为无色
②氢氧化钠与氯化钠
③铁 现象明显,放出气体,碳酸钠会生成碳酸氢钠
④试剂瓶上的字看不清,没法做
第3个回答  2013-04-30
1.由红色变为无色
2.氢氧化钠与氯化钠
3.铁粉 现象明显,放出气体,碳酸钠可能会生成碳酸氢钠
4.7.3%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