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孟子和庄子寓言的阅读感受,400字!

RT

读《孟子》的寓言,首先吸引大家的自然是那妙趣横生的故事,比如五十步笑百步、齐人乞墦、邻人攘鸡等。大家看,“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这三两句话,把逃兵形象写得历历在目;尤其是“弃甲曳兵而走”一句,六个字写三个连续动作,使逃兵的形象活灵活现。齐人乞墦的故事就更是细致更精巧了。这里有完整、曲折、富有戏剧性的情节,有鲜明突出的人物,还有出神入化的细节。故事开头说齐人从家中出去,“必餍酒肉而后反”,引起妻子的怀疑;结尾说齐人吃饱喝足了,得意洋洋地从外面回来。首尾呼应,非常完整。这中间则有很多曲折:妻子不相信丈夫跟富有显赫的人吃喝,向妾透露自己的盘算,这是一个曲折;妻子偷偷跟着丈夫到了东郭外面的坟场,眼睁睁看着丈夫一次次向人们乞讨祭祀剩下的东西,这是一个曲折;伤心绝望的妻子不惊动丈夫,径直回家把真相告诉了妾,二人相对哭于庭中,这是一个曲折;丈夫得意洋洋从外面回来,做出一副不可一世的样子,殊不知妻妾已然知道就里,这又是一个曲折。曲折越多,越引人入胜。故事的细节描写极为精妙。“施施从外来”的“施施”和“骄其妻妾”的“骄”,不仅说明齐人不知羞耻,而且说明他不知道自己已被看穿,还要尽情表演。齐人的妻妾看着自己的丈夫表演,读者通过齐人妻妾的眼睛来看齐人的表演,故事充满了戏剧意味。而从形象塑造方面来看,齐人写得妙,齐人的妻妾写得也很妙。所有这些,都显示出孟子在结构故事、刻画人物、叙述细节方面,具有相录高的造诣。

读《孟子》的寓言,须知道故事毕竟是“宾”,寓意才是“主”。孟子讲五十步笑百步的故事,不是讽刺逃兵,而是说明梁惠王的政治跟邻国没有本质的区别。孟子讲偷鸡者的故事,不是讽刺小偷,而是说明宋国大夫和国君知错不改的可笑。孟子讲齐人在坟场乞讨,不是讽刺齐人,而是抨击那些不择手段追逐富贵利达的人。孟子讲枯苗得到了充沛的雨水,便浡然复兴,不是说明雨水对禾苗的重要性,而是说明如果人君不嗜杀的话,百姓就会不可阻挡地归附他。这样用寓言来说理,比直接说理更美妙、更诱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7-20
孟子生卒年(约前372-前289),名轲。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之后的儒学大师,后世称为“亚圣”。邹(今山东邹城东南)人。他的老师是孔子之孙孔伋(子思)的门人。曾游历齐、宋、滕、魏诸国,宣传先王之道。不为采纳,归而与弟子讲学著书,作《孟子》7篇,篇目为:《梁惠王》上、下;《公孙丑》上、下;《滕文公》上、下;《离娄》;《万章》上、下;《告子》上、下;《尽心》上、下。孟子维护并发展了儒家思想,提出了“仁政”学说和“性善”论观点,他的理论对宋代影响很大。《孟子》记载了孟子的言行,笔带锋芒,常用夸张、比喻和寓言故事增强说服力,是先秦极富特色的散文专集。

关于孟子,可以说在先秦百家里,他是我最赞赏的人,他是一个务实的为国为民的大丈夫!他的学说,我下面只想讨论这样几点:“仁政”、“王道”、“民本”、“大丈夫”。

关于“仁”,这是儒家的经典学说,归结起来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孔子以前,已经有许多人提到“仁”了,但都只是对个人自身的要求,而且还很不完整。到了孔子,“仁”就可以作为一门学问了,但孔子也只把“仁’发展到“修身齐家”的阶段,这也许是他自身的能力和心性所致吧?到了孟子,”仁‘就完成了它的全部历程,达到了’治国平天下’,这就是——“仁政”。孟子的“仁政”就是要统治者作一个仁君,对人民对国家都是如此。他说“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他为此游历各国,教育各国君主,劝导他们施行自己的主张。对此他不遗余力,有一定的效果,尤其实对后代君主和现代的国家统治,使他们知道仁政乃是国家长治久安的不二法宝。

“王道”,是什么意思呢?我认为他要使统治者达到中央集权,怎样集权呢?不是一般认为的“为民牧者,以愚黔首”,而是在“仁政”、“民本”的基础上达到。他说“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师,惟曰其助上帝宠之。”这是他指导当时君主实现一统天下的法宝,但是他是主张非攻的,他不主张通过战争实现。这一点,在秦国的武力统一下,显得有点说不过去。但是他的“王道”对后世君主的影响是巨大的,任何一朝的皇帝都知道也都为加强中央集权而努力。

关于“民本”思想,可以说他是最早认识到人民的力量的人。他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后来的唐太宗就谨遵了他的观点,才实现了“贞观之治”)”。他最能表达“民本”思想的语句是“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为此他做了不少的努力,这一点也对后君主世影响最大,无论那一朝都是因为不重视人民,残暴虐待人民才招致灭亡的。对现在国家来说,也是最最重要的施政纲要。马克思的无产阶级论点在这方面与他是不谋而合的,所以现在的共产党中国正在也在将来永远的要把“民本”思想遵守下去。

“大丈夫”学说是个人修身的准则,历代名人没有不尊崇这一尊则的。他的经典句子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还有就是“吾善养吾浩然之气,斯为气也,至大至刚,充塞乎宇宙间。”多么豪迈啊!关于人生奋斗的努力,他也有描述的,这就是任何人都能反复吟唱的“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还有“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这些就是大丈夫努力修身的捷径。大丈夫的终极目标是什么呢?就是“齐家治国平天下”,达到上面所说的“仁政”、“王道”、“民本”。

孟子是一个伟大的实行家,他不像孔子,是贵族出身,难免为贵族服务。他就是一个无牵无挂的志士,生来就是为国家为人民而奋斗的,他的心是赤诚的,行为是光明磊落的。它在整个古代思想家里是最没有“绯闻”的,最受人尊敬的一个。我也时刻尊敬着他,学习着他,虽不能及,心向往之!
第2个回答  2013-07-20
善用寓言,这是《庄子》一书很重要的艺术特点。庄子在其《寓言》篇中自叙其著述特点时就明言"寓言十九",司马迁在《史记.老庄申韩列传》中亦指出其"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

《庄子》全书大小寓言共计二百多个,其短者或二十多字,其长者或千余字;有些篇目全部由寓言排比而成,有些篇目干脆通篇就是一个寓言。

如此大量采用寓言来传达自己的思想的即便在整个中国文学史上也是罕见的。 《庄子》的寓言又是非常与众不同的。先秦其他作家如孟子、韩非子等人亦可谓善用寓言的,但孟子多采用民间传说故事来加强自己的论辩,韩非多利用历史传说与典故以佐证自己的说理。

而《庄子》的寓言却大多"皆空语无事实"(司马迁语),为庄子本人所虚构而成,正如刘向所云,其"作人姓名使相与语,寄辞于其人"。可以说,庄子是第一个自觉地运用虚构手法的作家。 《庄子》寓言的独特性,还在于它的"多义性"。庄子在创造了如此大量、丰富多彩、变化多姿的艺术形式枣寓言之时,其寓意却是比较隐蔽、模糊的。

他在讲故事时,并没有明白、精确地点明他要说明的道理,而是靠那卓异的形象思维,通过故事自然流露出来。这样,其寓言的寓意就变得多面、模糊,具有"形象大于思想"的特点。一个寓言,需要读者再三体味,才能领悟其深层含义;或者同一寓言,不同的人读之会有不同的理解。

这种含蓄的"暗示"手法的运用,正与庄子"道"之玄虚空灵的精神实质相吻合。这种寓言的背后,包藏的是无穷的万象,不尽的意蕴,让人能够捕捉一二却也难以全部领悟,因而也是增加它内涵的丰富和模糊的美。

可以说,庄子在创造这些寓言时,本身所运用的,就是一种直觉的形象思维,因而也要靠读者的智慧加上灵悟的直觉才能通彻明察。所以单凭直接的、明白的逻辑理性,是无法全部理解体会到那种"神"和"道"的境界。正因为如此,历来对庄子寓言的解释,众说纷纭。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