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老汇音乐剧与欧洲音乐剧比较

我需要这方面的论文~~谢谢~~

  哈,我也想知道到底什么区别
  我只喜欢看欧洲的,还就不喜欢百老汇的,就是说不出什么道理……
  总觉得百老汇的过于喧嚣,有点……俗气(这样说可能会被打...)
  网上找到一篇
  1.题材

  法语音乐剧以改编为多,取材自名著、传说或其他深入人心的文艺作品,例如《巴黎圣母院》、《罗密欧与朱丽叶》(Roméo et Juliette)、《十诫》(Les dix commandements)、《辛迪》(Cindy)、《柳媚花娇》(Les demoiselles de Rochefort),等等,因此法语音乐剧又被称为"传奇音乐剧"。

  英美音乐剧中常见一种主题音乐素材变化发展的手法:由固定旋律对应某一人物或某一冲突,然后按情节发展的需要进行排列组合。这种手法使得旋律与剧情相互渗透,戏剧结构因此极为紧凑,环环相扣。但法语音乐剧的流行取向必须以"动听"为第一追求,主题音乐素材变化发展手法无法消化法语音乐剧中庞大的音乐容量,因此只能努力去达到一种"形散而神不散"的境界,但由于所选题材本身便家喻户晓,舞台上的法语音乐剧往往只需演绎传奇,而不必亦步亦趋地去叙述情节,法语音乐剧在戏剧性上的薄弱环节相对也就得到了一定的淡化。

  2.表现手法

  浪漫大于写实,这是法语音乐剧带给观众的最深刻印象之一。像《星幻》、《巴黎圣母院》等名剧,都具备了一种"抛开形式,直逼精神"的浪漫实质,这里所谓的"浪漫",并不是那些花前月下的"小浪漫",而是指将感情的表现置于一切之上的浪漫主义艺术手法。法语音乐剧中也不乏精致豪华之作,比如《罗密欧与朱丽叶》、《十诫》、《小王子》等等,但这些剧目中情感的驰骋,其无拘无束突破了一般认知的常识,这种写意的精神也正是浪漫的精髓。

  由此我们可以见到未来乌托邦中的恐怖分子穿着犹如莫希干人(星幻)、工字钢和柏油桶成为1482年巴黎街景(巴黎圣母院)以及死神与罗密欧相拥起舞(罗密欧与朱丽叶)。也正是因为这种不拘小节的浪漫大局观,法语音乐剧秉承着一种"凡事无不可为我所用"的开放态度,为了要表达炽热的激情,在法语音乐剧的舞台上可以没有规则,摇滚、耳麦、蒙太奇、大屏幕投影……这些现代感十足的产物在古代题材的音乐剧中都能觅到踪影。

  3.流行歌手阵容

  由法语音乐剧流行取向所导致的这一必然结果既有利亦有弊。法语音乐剧的词曲作者向来都是流行音乐人身份,他们的创作本来就是为流行歌手度身订做,流行歌手强烈的表现欲以及现场煽动能力为法语音乐剧的奔放个性锦上添花,他们的号召力也能帮助音乐剧的概念被迅速推广。但因此法语音乐剧就不像英美音乐剧那样拥有专业音乐剧演员储备,歌手们在音乐剧表演上并无规范可循,自我发挥的成分居多,于是剧中角色塑造成功与否便与歌手的个人魅力紧紧相关,这样固然能够造就一个无与伦比的梦幻现场,却也很有可能令音乐剧的完美印象难以为继,最具代表性的例子就是《巴黎圣母院》的"燃烧一瞬间"了。但看《星幻》25年间长盛不衰,个性化的诠释在历年版本中被不断更新,也许我们应该对法语音乐剧经典剧目的生命力保有信心。

  4.概念操作原则

  "概念碟"并不是法语音乐剧首创的推广手法。1975年,尚未公演的韦伯新剧《埃维塔》发行了一张收录有主打歌曲的录音室唱片,这张唱片还有其中的单曲《阿根廷,别为我哭泣》(Don’t cry for me, Argentina)在许多国家都成了销路最好的唱片,为正式的公演积累了足够的人气以及巨大的票房潜力。1978年,吕克·普拉蒙东和米歇尔·贝尔吉创作《星幻》时,便借鉴了《埃维塔》操作上的成功经验,邀请几位当时在流行歌坛已颇具知名度的歌手加盟概念碟的录制,概念碟于1978年10月发行后在法国及加拿大两地都创造了销量记录,《星幻》尚未公演,剧中主打曲目已红极一时,登上了流行歌曲排行榜冠军宝座,《星幻》的概念也借此被迅速推广,这为吕克·普拉蒙东和米歇尔·贝尔吉带来了极大信心,也促成了《星幻》在第二年被正式搬上舞台。概念碟的商业成功正是法语音乐剧诞生的关键之一,而这种相辅相成的关系在法语音乐剧的发展中被一直保留以致成为了一种原则。

  大众媒体是将法语音乐剧推上今日地位的一股重要力量。1998年初,单曲《大教堂时代》的推出令整个法国媒体都在为《巴黎圣母院》而疯狂,然后单曲《美人》的销量创纪录地一举突破两百万,同时发行的《巴黎圣母院》概念单CD令这种对现场演出的期待更加如火如荼,所有的电视台和电台都在连篇累牍地播放与这出即将上演的音乐剧相关的种种访谈、花絮和MV。媒体的推波助澜使音乐剧前期推广的效率惊人,只要概念或单曲一经推出,票房的酝酿便开始快速启动。继《星幻》及《巴黎圣母院》之后,《罗密欧与朱丽叶》、《十诫》、《小王子》等音乐剧也成了这种概念操作手法的得益者。可以说,法语音乐剧中概念操作手法的最初运用是基于一种投石问路的谨慎态度,但发展至今日早已成了一种熟练的商业炒作手段。

  与英美音乐剧重于舞台经验的传统不同,在法语音乐剧的实践中,音像制品一直与现场演出方面的努力并驾齐驱,这也证实了法语音乐剧以流行身份自居的一贯态度。单曲、精选、全剧、概念、现场以及不同年代版本的唱片不一而足。另外,法语音乐剧向来不吝推出现场录像,一般成功剧目上演一年以后就会发行录像带或者DVD,这可真是意外之喜,因为根据英美音乐剧"剧院艺术"的原则,只有在剧目下档停演以后才会有官方录像出现,如果没有条件亲去西区或者百老汇观赏,那大多数国内音乐剧迷们也只能望洋兴叹了。法语音乐剧放下姿态的这种经营方式,固然商业味咄咄逼人,但其中的积极意义也值得称道,试想如果没有《巴黎圣母院》DVD,那这出法语音乐剧的风华又怎能跨越语言阻隔,令遥远东方国度中的我们也为她深深倾倒呢?

  5.对耳麦及伴奏带的偏好

  法语音乐剧从一开始就排斥西区及百老汇惯用的那种隐藏式麦克风,70年代末《星幻》演出时用的是有线话筒,而在此后25年间,《星幻》中的这个传统竟一直没有改变过,只不过随着技术的发展,开始用无线话筒代替了有线话筒,尽管话筒在《星幻》中不仅仅是作为扩音的工具,更与整个音乐剧被包装在电视节目形式下的创意所呼应,但如今看来,这种坚持真是显得有些傻气,不过它所造成的视觉效果确实是非常之独特。耳麦的出现令法语音乐剧的这种反叛开始变得赏心悦目,不管是《巴黎圣母院》里那种造型夸张的大耳麦,或是《小王子》当中含蓄的微型耳麦,都令音乐剧的现场神采飞扬。个人认为耳麦是一种强势姿态的象征,它对音乐剧的现场气氛起到了一定的暗示作用,在这种暗示下,歌手的表演个性奔放,而观众也抛开了剧院中正襟端坐的矜持,耳麦令台上台下都融入了如演唱会一般的自由热烈之中。

  法语音乐剧的伴奏问题一直是争议的焦点,支持者认为既然是以合成器为主的电声乐器,那现场演奏和事先在录音室中录制在效果上就不会有太大的区别,而且在演出现场播放伴奏带既节约成本又能保证质量的稳定性;反对者则认为这种卡拉OK式的做法本身就缺乏诚意及音乐剧的严肃态度,伴奏甚至和声的事先录制令"现场"的乐趣大打折扣。不论孰对孰错,法语音乐剧这一打破传统的独特之处仍将被继承下去,音乐剧这门艺术本身的开放性也得到了一次生动的证实。

  http://cache.baidu.com/c?m=9d78d513d9d437af4f9992697c14c0101d4381132ba7a70208d18448e2732a41501094ac56230772a2d20d6016df4c4beb802104361457c78cc9f85dabbf855f5e9f56366768825664d30edfcf5125b037e058fed812f0ccf525e4acc6949f0a5c9015433897f1f8471d459428a0033194fcce134a0c07ba9a6138a0443673c26657b133bfbd70355696f6aa0f0d8160c76065c3f275f76149e304a5691c2645ab4fa60855606da21476a4122a05e4e05ce12b7e46&p=c072c05386cc43fa11be9b781b&user=baidu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06-29
这个问题问得真好。
回答道现在终于有个专业的问题了。> <
阿阿~好难回答哦。
其实也不难,只是比较难表述。
这样吧,你随便拿些看看做个比较。
比如:美国的《oklahoma》,英国的《理发师陶德》(要舞台版的哦!)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