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龙川的特色民俗

如题所述

客家习俗

  客家人的习俗大致上包括全国性的传统岁序节俗,地方性崇拜、礼节等。  (一)主要节日:  ☆春节:有拜年,游乐活动等,是最隆重的节日。  ☆立春:即交春。  ☆元宵节:正月十五是中国民间传统的元宵节。元宵节吃元宵,玩灯,赏灯,猜灯谜。  ☆二月二:开正节。  ☆清明:客家扫墓习俗多从春分开始,清明达到高潮。  ☆端午:客家普遍称为五月节。节日主要内容是吃粽子,雄黄酒,龙舟赛。  ☆七月节:也即鬼节。  ☆中秋:民间通称八月节。吃月饼,赏月等风俗大体各地相同。  ☆重阳节:客家人叫“九月节”。  ☆冬至:客家人有“冬大过年”之说。
 
  (二)婚姻礼俗:  客家人的婚姻礼俗受古时风尚影响较重,主要仍以传宗接代为目的。客家人男婚女嫁讲究“明媒正娶”,客家社会正式的婚姻关系是一种“嫁娶婚”,招赘之风并不盛行。  过程仪式大部分仍沿旧习:如相亲、送定、报日子、送聘金、盘嫁妆、接亲、拜堂闹洞房等。  (三)民间娱乐:  客家民间娱乐内容非常丰富,节日的主要有秧歌、龙舟竞渡、踩船灯,舞龙灯,舞狮,高脚师,迎花灯,踩马灯,打花鼓,乐器会,演戏,放烟火,平时的有唱山歌,唱小曲,弹琴,弹筝,拉二胡,吹笛子,下象棋,下六子棋,打纸牌,掷状元签,打麻将,养花,钓鱼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7-24
龙川县位于广东省东北部,东江和韩江上游,东连梅州、汕头、西靠韶关,北接江西,南近珠江三角洲,全县面积3089平方公里,辖25个镇,人口90万,海外华侨和港、澳、台同胞33万人,历史悠久,公元前214年始设龙川县。
  龙川县始设于秦始皇33年(公元前214年),赵佗为首位县令,至今有2200多年历史,是广东最早立县的四个古邑之一。
  矿产资源丰富,储量大,铁矿总储量达1500万吨,锰、锌、钨矿总储量达46.7万吨。矿点分布10多处,为世界五大名石之一的黑色花岗岩在石坑镇的乌石村,储量面积达130万平方米;位于紫市镇的花岗岩,储量大,品种多,均可露天开采。此外,优质稀有珍贵的黎咀天然矿泉水年流量27万吨,与世界名泉法国“维希”矿泉属同一家族,被誉为“东方维希”。
  龙川素有“秦朝古镇,汉唐名城”之美称,今被列为广东省首批历史文化名城,名胜古迹颇多,如越王井、正相塔、孔庙、越王庙等均名闻遐迩,吸引大量境内外游客观光游览。风光秀丽的枫树坝库内游、东江漂流、梅子山矿泉山庄渡假村、五官塘生态旅游区、佗城涧洞三叠泉瀑布,塔西合溪温泉、县城水坑生态风景区,还有霍山风景区,奇险秀丽、洞幽峰奇、百态千姿,素有“朝在罗浮,暮在霍”之美誉。如此古迹胜地,秀山丽水可谓是旅游的好去处。
  龙川历史悠久,据考古学家考证,最迟在新石器晚期就有人类居住。春秋、战国时期属于百越之地。公元前214年,秦始皇派遣赵佗、任嚣等大将平定南越之后,开始在此地设县,属于南海郡管辖,建县至今已有2200多年,是全广东历史最悠久的四个古县之一。南越国的创始者赵佗曾为龙川的首任县令。民国时,为纪念其功业,将古县城改名为佗城镇,该镇目前是广东省的省级历史文化名城。
  全县绝大部分居民都讲客家话。但由于客家人的每个族群来自于中原的不同地方,迁居的朝代也有先后,所以虽然都叫客家话,但彼此的差异还是非常大。这种情况在龙川犹为严重,几乎每个镇的语言都有差别,有些语言的差别大到彼此间对话都比较吃力。
龙川地处山区,森林复盖率达71%,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较着名的景点有霍山,枫树坝水库,合溪温泉,梅子山矿泉山庄,水坑生态风景区,东江飘流等。
县内的佗城镇是座具有2200多年历史的古城,有南越王赵佗的众多遗址,人文景观也非常丰富,较着名的景点有越王井、越王庙、正相塔、孔庙等。
龙川在清朝时的旧八景为太乙仙岩、嶅湖秋月、合溪温泉、龙台晚眺、龙潭飞瀑、嶅峰雪齐、梅村舟横、东山暮钟。
龙川的菜系属于客家菜,是广东菜的四大流派之一,又称东江菜,其特点是偏重“肥、咸、熟”,讲究主料、原汁原味和乡土气息,充满田园风味,其中比较有特色的代表菜为:东江酿豆腐、东江盐焗鸡、佗城豆腐丸、车田豆腐、车田田螺汤、炖猪肉汤。
龙川的土特产有老隆牛筋糕、柿饼、雅寄米酒、客家黄酒等。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