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演进的一般顺序是什么?

如题所述

1.国内外会展业现状和发展趋势

  1.1国际会展业概况

  进入21世纪以来国际会展产业经过20世纪70~90年代期间快速发展,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深入,逐渐走向成熟,许多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对会展产业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信息技术的融入致使会展产业的全球化程度加深,各国会展产业朝着“国际化、资本化、产业化”方向发展,成为世界各国的朝阳产业。

  全世界的大型会展总数超过15万个,其中规模性的国际会议约7万多个,国际展览超过8万个,全球会展产业的直接经济效益达到了3000亿美元。按照1﹕9~10的产业拉动系数计算,国际会展产业为世界经济带来的增长总额超过3万亿美元。

  在经济全球化一体化、区域经济集群化、现代科技进步的三大作用影响下,尤其是信息技术推动下,世界经济活动的组织方式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引发了全球经济市场的大变革,会展产业的需求市场空间无限广大,在欧美及亚洲的香港特区、新加坡,会展产业已发展为一个较为成熟的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投入,已经使这些国家和地区进入了国际性商业化运作阶段,在此基础上全球形成了欧洲、美洲、亚洲三大板块会展板块。

  1.1.1欧洲展览业

  欧洲是现代会展产业的发祥地,1851年在伦敦举行的万国博览会成为现代博览会的起始点。经过一百多年的积累和发展,欧洲已成为世界上整体实力最强、规模最大的会展区域,也是当今会展产业竞争最激烈的地方。从总体上看,欧洲会展的质量、贸易效果和活动组织水平普遍高于其它地区,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西班牙、瑞士等国,不仅拥有许多著名的品牌会展,而且产业具有成熟度最高、产业集中度最高、活动组织水平最高“三高”特点,代表着当今世界会展产业发展的最高水准。

  每年在欧洲举办的贸易展览会约占世界总量的60%,而且欧洲展览会展会规模巨大,参展商数量和观众人数众多,绝大数世界性“航母”级超大型和行业顶级展览会都在欧洲举办。世界著名的国际性、专业性贸易展览会中,约有三分之二都在德国举办。按营业额排列,世界十大知名展览公司中,有六个是德国的。每年德国举办的国际性贸易展览会约有130多个,净展出面积690万平方米,参观商逾千万,参展商17万家,其中有将近一半的参展商(约为48%)来自国外。这些数据直接反映出欧洲在全球化会展产业竞争格局中占有绝对优势。然而,受历史传统、地域和文化诸多因素影响,欧洲各国在产业发展战略、市场运作方式、组织风格、市场化程度、政府参与形式以及会展活动消费习惯等方面,存在比较明显的差异,因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会展产业。

  1.1.2美洲展览业

  美洲会展产业主要集中在北美,以美国、加拿大为两国为代表。

  北美的会展始于18世纪,最早起源于专业协会的年度会议。因此,北美会展产业在发展初期,展览只是作为年会的一项辅助活动,仅仅是一种信息发布和形象性展示的媒介,展览会的贸易成交和市场营销功能曾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并不为企业所重视。直到目前,仍有很多美国展览会与专业协会的年度会议合在一起同时举办。2004年美共举办11086个展览会,展览收入89亿,对美国经济的贡献估计约1000亿美元。

  整个拉美的会展经济总量约为20亿美元。其中,巴西排在第一位,每年办展约500个,经济收入8亿美元。阿根廷紧随其后,每年约举办300个展览会,产值4亿美元。排在第三位的是墨西哥,举办展览会近300个,营业额2.5亿美元。除了这三个国家外,其他拉美国家会展的规模很小,很多国家尚处于起步阶段。

  1.1.3亚洲展览业

  近几年来,欧美国家逐渐走向低迷状态,市场接近饱和,加上经济环境变化无常,随着世界经济重心东移,虽然亚洲会展经济的发展水平在欧美和美洲之后,但从规模上看,近年来已经开始追赶欧美,整体水平高于拉美和非洲。

  在20世纪80年代,亚洲部分国家和地区,如新加坡、香港、马来西亚、泰国、台湾等相继建立了新的场馆,举办了各种主题的会展活动,以新加坡为中心的东南亚会展业开始迅速发展。中国的崛起令人刮目相看,广州、深圳、上海进入世界场馆43强排行榜, 3个城市的场馆面积合计占亚太地区的60%,这三大场馆都是进入21世纪新建,预计3~5年之内10万平方米中国会展场馆在世界场馆业中将改写排行榜,极有可能成为世界场馆面积拥有最多的国家之一。

  1.2会展业发展规律

  纵观国内外会展业的发展规律,大致有四大规律值得遵循:

  第一,会展产业的经济实力和发展水平总是与该国综合实力、经济总体规模及发展水平相适应。

  第二,场地(场馆的展览面积)规模决定会展产业的规模。如德国、美国的场馆面积在世界上一直居于前列。

  第三,拥有知名度高、内容丰富、吸引力强、国际性和专业性强的会展资源是产业成功关键因素之一。如德国有汉诺威计算机博览会(CeBIT)、法兰克福消费品博览会等。

  第四、产业经济聚集地、物流与交通枢纽(临空、海岸河岸、交通枢纽)、旅游娱乐集散地是发展现代会展经济基础条件之一。

  1.3国际发达国家会展产业关键成功要素

  (一)政府支持

  各国国家和地区的政府在会展产业的发展中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政府从产业政策上给予倾斜,对于本国企业实施财政补贴与税收减免优惠,以及对场地、人力资源开发等软硬件建设进行投资,通过直接、间接的方式组织本国企业出国参与海外市场拓展,以及为在本国举办的会展提供相关服务与支持。

  (二)产业与行业协会配合

  会展产业的发展离不开行业协会以及各个行业之间配合默契。在成熟的市场经济中,会展产业更多地的通过非政府的行业管理协会来实现政府管理企业的职能。从对各国会展产业发展介绍中可以看到,欧美和亚洲国家和地区,都有一些影响力较大的会展行业协会,如美国展览管理协会(IAEM)、香港展览会议协会(HKECOSA)等等。

  (三)场馆的规模化

  一定规模的场馆是产业成功的基础。纵观国际上会展产业发达国家,场馆的规模与会展数量相得益彰,场馆面积大的国家始终位居前列,比如德国大型场馆世界第一多,其国际会展也是世界一流。

  (四)组办商的专业化

  专业化举办的会展项目,涵盖各个行业和门类,具有专业水平的组办能满足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世界各国企业树立形象、发布产品未来发展趋势及与客户和观众交流、沟通的需要。

  (五)营销网络国际化

  发达会展国家具有很强的国际战略意识,洞察国际市场的发展趋势,德国、法国、新加坡、日本等国,在政府支持下通过会展行业协会以及会展公司在全球进行营销网络布点,实施国际化市场竞争战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20-12-05
产业演进的顺序:�6�1 (1)生产要素的密集度:劳动密集——资金密集——资金技术密集——知识技术密集。�6�1 (2)采纳新技术革命成果的能力:传统产业——新兴产业——新兴与传统相结合产业 。�6�1 (3)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四产业。�6�1 (4)低附加值——高附加值——更高附加值。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3-07-16
摘要:在研究产业演进的过程中。围绕着产业演进阶段识别这一主题,国内外学者主要从产业组织视角和产业规模视角进行了探索研究,各种产业演进阶段识别方法被构造或引入。但现有研究大多从单一维度识别产业阶段,以致难以从其他侧面进行阶段确认,而大多数方法的阶段判定又并不十分明确,这样显然会产生较大伪识别风险。因此,对产业演进阶段识别方法的进一步研究,有必要结合多个维度对现有方法进行修正和改进。
  关键词:产业演进;阶段;识别方法;产业组织;产业规模
  
  产业作为一种有机演化系统,在外部环境变化和内部结构调整的交互作用中不断演进。随时间推移,产业由生成到壮大、成熟。最后衰退,同时,伴随而来的是产业在区域空间的扩散、转移和进退。一般认为,产业演进指的就是这一系列的演变。
  然而,产业演进阶段之间的临界并非显而易见。因此,研究能够有效反映产业演进本质的方法以准确识别产业演进阶段也就成为许多研究的需要。为此,大量研究进行了积极探索。单一产业在演进过程中经历着三个方面的变化:在产业规模方面,市场需求、产出、投资规模以及存量资产增长先缓慢后快速再缓慢;在产业技术方面,技术逐渐成熟,质量不断提高,产品先逐渐多样化、差别化而后再度无差异化;在产业组织方面,进入壁垒由低到高,厂商数目先增加后减少再趋于稳定,市场结构先分散后集中,产业利润先提高后降低。而这些变化照然又都与产业演进存在内在逻辑关系,因而能够从产业规模、产业组织等侧面反映产业演进过程,进而也为各个视角的产业演进阶段识别方法的探索提供了重要依据。事实上,现有研究也主要是依据上述产业演进的内外在表现识别产业阶段类型。但鉴于产业技术变化量化研究难度相对较大,现有研究主要还是从产业组织和产业规模视角分析。
  
  1 产业组织视角
  
  外国研究者依据产业演进的内在表现特征识别产业阶段类型,研究具有阶段性和共同规律性的产业内企业行为的改变过程。
  (1)厂商“净进入率”法
  厂商“净进入率”法是其中最早探索、也最为常用的产业组织视角的产业演进阶段识别方法。这一方法根据产业中厂商主体进入情况进行阶段识别,主要结合厂商“净进入率”、厂商绝对数量与前一时期对比情况来识别产业演进阶段。其阶段拐点判定主要依据是:当厂商数量增长率开始出现低于前一期的3%(或5%)时,该产业进入成熟阶段;当厂商数量出现下降至前一期数量的97%(或100%)水平时,该产业成熟阶段结束。由于短期存在较大波动性,为避免伪识别,厂商“净进入率”法通常采用多年移动平均法。
  Gort,Klepper(1982)首次采用产业内厂商数目的变化对产业演进进行了阶段定位,并引发了大量关于产业生命周期的研究。他们考察了46个产业每年的厂商“净进入率”,并据此将产业生命周期划分为引入、大量进入、稳定、淘汰(大量退出)和成熟等五个阶段。Klepper,Graddy(1990)在此基础上,对该方法进行了修正。他们鉴于短期内厂商数量存在的波动性,采用了5年和10年移动平均法。此外,他们以厂商数量增长率出现下降作为产业开始进入成熟阶段的标志,并以厂商绝对数量出现下降作为产业成熟阶段结束的标志,将产业生命周期重新划分为成长、淘汰和稳定三个阶段。Anita M.McGahan,Brian S.Silverman(2001)也对该方法进行了调整。鉴于其样本考察期较短,他们以厂商数量增长率开始出现下降至低于前一期增长率的3%~5%水平作为进入成熟期的标志,而不是仅仅要求增长率的绝对下降;以厂商数量出现下降至低于前一期数量的97%水平作为成熟期结束的标志,而不是100%;他们采用了3年和5年移动平均法,并分析了阶段识别的敏感性。
  上述这种依据产业内厂商主体进人退出情况的识别方法,显然能够反映产业演进的本质和过程,也为研究各阶段厂商主要行为提供重要依据:在产业演进的前两个阶段主要研究厂商进入问题以及伴随而来的技术创新、组织演化等方面规律,而在成熟期则主要研究厂商退出机理问题。但该方法在不同研究中所采用的阶段拐点依据的具体标准并不完全一致。而且在短期厂商数量存在较大波动性,往往采用多年移动平均法,而阶段识别对时间跨度的选择具有敏感性,这些都使阶段的定位不明确。
  (2)结合创新活动程度和创新主体的识别法
  在Gort,Klepper(1982)之后,几十篇关于产业生命周期的论文产生了诸多成果,进而又极大促进了产业组织视角研究的进展。Klepper(1996)建议,用创新活动程度结合创新主体进行产业演进阶段划分和判定,他先定性说明阶段之间区分,然后用定量方法对各阶段进行了识别。产业阶段识别标准具体如表1所示。其中,企业规模以500员工数为界划分成大企业和小企业,创新程度以创新率平均水平为界进行划分。
  但由于各国企业规模标准并不统一,该方法对创新主体规模类型的界定标准势必需要根据各国情况进行调整,因而其可操作性也大大削弱。
  (3)二维识别法
  Tether,Storey(1998)从产业生命周期研究中产业就业人数伴随产业企业数目发生阶段性变化这一发现中得到启示,并结合这两个维度对高技术产业的演进阶段进行了定位。他们认为通过产业就业人数变化可以进一步确认产业阶段。
  二维判定法的具体产业演进阶段类型以及产业演进路径分别如图1和图2所示。图1中,横轴测度产业中的企业数目,纵轴测度产业的就业人数,矩阵对角线上产业平均就业人数保持不变,沿着对角线产业内企业数目和产业就业人数的变化一致,在对角线以上区域产业就业人数增加更快或减少更慢,在对角线以下区域产业内企业数目增加更快或减少更慢,而其中类型1、类型2和类型3产业分别处于Klep-per,Graddy(1990)的成长阶段、淘汰阶段和稳定阶段。类型1产业,产业内企业数目和产业的就业人数都处于增加状态;类型2产业,产业内企业数目是减少的,而产业就业人数是增加的;类型3产业,产业内企业数目和产业的就业人数都是减少的;类型4产业,产业就业人数减少而产业内企业数目增加,尽管与早期所描述的关于产业演进的生命周期模型并不一致,但该类型产业在欧洲高技术制造业部门是普遍存在的。而图2则说明了各类型产业之间是如何更替的。一个新产业开始出现时属于典型的类型1产业,因为无论是产业内企业数目还是就业人数都呈上升趋势;随着产业的成熟,产业内企业数目开始减少而就业人数仍继续增加,产业先演化进入类型2产业行列;之后产业内企业数目和就业人数都出现下降趋势,产业将发展成为类型3产业。
  二维识别法结合了产业内厂商数目变化和产业就业人数变化,既能反映产业演进的本质和过程,又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克服了单一维度定位的不明确性。
  (4)基于产业集中度的产业演进阶段识别法
  Deans等人(2001)首次采用了衡量产业集中度的CR3和HHI指标进行产业演进阶段定位,并提出用产业集中度来识别产业演进阶段。他们综合分析了53个国家、24个行业、25000家上市公司的信息,得出“所有的产业都遵循同样的路径进行整合”的结论,并以25年作为产业演进周期将产业演进曲线划分为初创、规模化、集聚以及平衡和联盟四个阶段。初创阶段,市场完全分散或市场集中度极低,第一批并购者开始出现,新解除管制的、新成立的或分拆的子行业在这一阶段处于主导地位。规模化阶段,企业规模开始越来越重要,产业领导者开始出现并领导着产业整合,一些产业的集中度将达到45%。集聚阶段,成功的企业扩展他们的核心产业,出售或关闭附属部门,并持续地积极加强竞争。平衡和联盟阶段,少数几个企业在产业中处于统治地位,产业集中度达到90%。而产业集中度(CR3)在四个阶段分别为10%~30%、30%~45%、45%~70%和70%~80%。
  但这里以25年作为产业演进周期显然并不合理,实际上不同产业的演进周期由产业自身特点决定。尽管如此,该方法还是为产业整合并购提供了很好的框架性分析工具。但需要指出,有些产业由于自身特点可能在走到集聚和联盟阶段之前可能已走完自己的生命周期。
  
  2 产业规模视角
  
  与国外研究有很大不同,国内研究的产业组织视角分析十分有限。其主要原因可能有两方面。产业组织视角识别法所要求的样本数据在我国并不能完整、有效地获得,比如说工业产业内厂商数量,我国1998年之后的统计口径仅局限于国有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各时期统计口径未能保持一致,这对研究采用的样本数据的有效性产生了不利影响,进而限制了国内学者进行产业组织视角的定量分析。如果上述的主要是统计数据的局限,那么,另一方面则主要是我国产业演进特殊性。我国在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的很长时期以及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的早期。事实上,厂商数量等产业组织的变化很大程度上都受制于政府政策,而产业组织视角实际暗含着厂商进入退出行为等产业组织的变化是产业内在演化结果的假设,这一点在市场经济比较完善的经济体一般能够成立,但对于我国而言,我们并没有充分理由相信这一假设也能够完全成立。总的来看,国内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产业规模视角。
  (1)产出增长率法
  产出增长率法是产业规模视角识别方法中最为一般的。它通常利用产业年平均产出增长率相对于全行业平均增长率的变化来判断产业演进阶段,其核心是比较产业在两个相邻时期(每个时期大约20年)的增长率与相应时期所有产业部门的增长率。如果该产业部门的增长率在两个时期都高于平均增长率,则为成长产业;如果前一时期大体接近于平均增长率,而在后一时期大大高于平均增长率,则为形成期产业;如果在前一时期高于平均增长率,而在后一时期增长率逐渐低于平均增长率,则为成熟产业;如果两个相邻时期的增长率都低于平均增长率,则为衰退产业。采用这种相对衡量的方法,不论经济增长抑或下降,都可以排除经济整体增长趋势的状态对产业产出增长的短期冲击影响。
  范从来,袁静(2002)利用了产出增长率法对1987-2000年上市公司所处的各行业进行了阶段识别。但由于资料的限制和各时期产业统计口径的不同,他们只以1987-1993年和1994-2000年作为相邻两个时期来观察。在分析过程中,由于建筑业等行业平均值和GDP平均值上下十分有限,很难做出明确判断,他们进行了调整。因此,需要指出的是,产出增长率法判断界限本身并不很明确,在具体分析时往往需要结合现实情况针对那些产业年平均产出增长率位于全行业平均增长率附近的产业作进一步分析调整,这也可能产生因主观因素而导致的结论差异。尽管如此,国内学者在分析一般产业的阶段类型时,仍采用上述方法。
(2)普及率法
  与定位一般产业演进阶段不同的是,国内学者在分析诸如耐用消费品产业这类特殊产业阶段类型时。鉴于人们对耐用消费品的需求数量有限,不如日用生活消费品需求多、购买频率高,普及率更能反映耐用消费品产业的市场需求的满足程度,通常采用更为适用的普及率法这一存量分析法。该方法一般参考经验数据对产业演进阶段进行识别:当某一产业内产品用户家庭普及率在5%以内时,可视为形成期;5%-50%为成长前期,50%-80%为成长后期;80%~90%为成熟期;90%以上,则已基本满足市场需求。逐步转入衰退期。古松,刘占霞(2006)结合普及率分析了我国“十五”电信业所处的发展阶段,他们根据我国电话普及率在2000-2005年分别达到20.60%、26.50%、33.50%、42%、50%和57.29%,认为“十五”是电信业快速成长时期。 转  事实上,普及率法更常见于耐用消费品生命周期识别研究,它被引入产业演进阶段识别研究,主要还是鉴于普及率能够很好反映耐用消费品产业演进阶段特征的良好性质。但在应用该方法时,国内很多研究由于混淆产品生命周期和产业生命周期,常常直接用耐用消费品生命周期识别替代耐用消费品产业的演进阶段识别。而事实上产业在演进过程中一般存在产品的更替,因而具有更长的生命历程。因此,避免对产品生命周期识别方法的直接沿袭是普及率法需要解决的问题。
  (3)生长曲线法
  尽管产出增长率法和普及率法能够大致判断某一时期产业的阶段类型,但定位都并不十分明确。为此,学者引入了更为精确的阶段识别法生长曲线法,根据产业生命周期各阶段产出或销售增长率一般符合缓慢—快速—缓慢的特点以及产业演进曲线呈现s型的规律,运用数学模型对某一产业产出/销售的时间序列进行拟合,并以曲线的拐点作为生命周期阶段的分界点定位产业阶段和预测演进趋势。但因产业特征不同,各类产业的s型成长图式并不是由唯一函数表达,最为常用的是逻辑斯蒂(Logistic)曲线,此外,还有龚伯兹曲线、限制性指数曲线、对数抛物线等。
  靳明(2006)运用逻辑曲线方程拟合了我国绿色农业从形成期到成熟期的成长轨迹并进行了阶段定位。他指出,产业成长速度曲线的两个对称拐点分别是产业形成期与成长期、成长期与成熟期的分界拐点。靳明用四点法估计参数n初始值,进而利用线性方程ln|(n-y)/y=lnc-at线性回归估计参数c,a的初始值,在此基础上按迭代法拟合得到绿色食品销售额逻辑曲线。左相国和黎志诚(2003)也应用了逻辑曲线方程,但参数估计则采用左相国(2001)建立的F(K,b)模型,并且之前利用左相国(2001)构建的W(K,b)模型来界定产业产出序列是否服从逻辑函数以及包含多个子逻辑序列;李凯等(2005)在估计参数n时则只是在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基础上,结合我国的资源条件、人口条件以及工业化进程分别给出几个假设值并进行比较分析。拟合结果也都说明产业演化的轨道基本上符合逻辑曲线,曲线用来拟合产业形成期到成熟期的上升过程比较有效。
  但需要指出的是,逻辑曲线模型实际上建立在一个十分严格的假设条件之上,而产业成长过程不一定都能满足“在密闭的环境内繁殖果蝇”之类的条件。即使产业成长过程从总体上基本满足逻辑函数的条件,其往往也可能包含若干个子逻辑阶段(左相国,2001),而且这些阶段可能与典型的成长曲线都难以完美的吻合。因此,包括逻辑曲线在内的这几种曲线事实上都只是一种抽象的表达,在应用之前势必需要验证用来模拟产业生长曲线的各曲线模型是否适用以及何时适用,方法相对而言也较复杂。
  从总体上看,国内学者在产业阶段定量识别时仍缺乏通用有效的方法。国内学者鉴于数据不足以及产业成长在其每一个阶段又具有一定的波动性,用较短时间内的数据难以进行准确阶段性定位,往往采用特征分析法或类比法等定性方法来辅助分析。特征分析法,主要通过确认阶段的主要特征或重大标志来判断。刘秉镰(2007)在分析我国物流业发展进程时就以产业政策的变化为重大标志之一,指出中国现代物流业已经进入快速成长时期。此外,国内学者也常采用类比法来辅助阶段识别,利用产业发展的不平衡性。将我国的产业发展现状与发达地区的产业成长规律性特征进行比较分析来判断。赵云平,张宏升(2006)就通过我国乳业发展现状与发达国家乳业成长经验的类比指出我国乳业正处于成长期。
 
  3 总结
  
  综上所述,国外研究主要从产业组织视角识别产业演进阶段,大量有关产业生命周期的研究成果为该视角的探索提供了依据和启示,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而国内研究由于样本数据的限制和我国产业演进的特殊性,则主要从产业规模视角识别产业演进阶段,而且以借鉴或引用居多,新方法构造不足,仍缺乏通用有效的方法。
  从研究进展来看,现有研究一般采用单一指标,即单一维度对产业演进阶段进行识别,这样产业演进阶段的定位往往出现难以识别或伪识别的问题,而这个问题很显然又是现有研究不可回避的;此外,一些研究(如普及率法)参考的是经验标准,对识别方法的理论探讨和内在逻辑分析明显不足,使得方法本身关于产业阶段的判定标准就不很明确。因此,对产业演进阶段识别方法的进一步探索和研究,可以不局限于单一维度的分析,结合产业演进的多个维度进行阶段定位,而且分析维度的增加显然也可以从产业组织视角和产业规模视角的结合入手。这样不仅能够结合产业演进的内在和外在表现特征对产业演进阶段进行识别,而且也更能够体现产业演进的内在演化逻辑。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