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函数怎么学啊

我学了1个月了 今天考试考得一塌糊涂 谁有一点关于高一必修1上函数的练习啊 比较难一点的

必修一的还不算难,高二的函数可不是二元一次那么简单了。如果你连必修一的都挂了,那么高二你可以不用学了。注意函数的定义的理解。

【正式解答】来源: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63605122.html
其实你在初中已尝过一次函数,二次聚光灯和反比例函数,它们是我们继续学习高中的有关函数内容的基础。要学好高中数学并不难:
a)乐学
“乐”就是愿意学、喜欢学,就是学习兴趣。“乐”是主动性、积极性的起点。随着学习及思想的发展,兴趣就可能上升为志趣和志向。由“乐”上升为“志”,学习就有了更高的自觉性和目的性,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就会越学越聪明,越学越开心,越学越快乐!“兴趣使人忘却疲劳,志趣使人坚毅持久,乐趣使人精神充实”。
b)会学
会学,就是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知识与习惯的关系也就是知与行的关系。
学好高中数学应形成哪些良好的学习习惯呢?
(1)重视教材的基础作用和示范作用--自主学习(预习)。"不动笔墨不看书",因此,预习时要动笔圈圈点点、算算、画画、证证~~预习或上课时要有"四件宝":教材、练习本、笔和配套教学资料(《优化设计》)。提倡在书上写所思、所想,教科书的每页纸都留了四分之一空白,就是留给同学们做笔记的士。本学期,我校实行"小三连堂",为同学们自主学习提供了时间上的保障。这里,我们不妨一起看看教科书的"说明"~
(2)重视课堂上师生的互动-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课堂上要与老师配合,要跟着老师积极思维,,师生互动。为了更好地互动,我们按坐位分成六个合作学习小组,每组设主持人、记录员、发言补充员等。
(3)锤炼基本功--读、写、画、证、算。
近几年高考题注重改革创新,入门易,思路宽,深入难,体现了重基础、出活题、重应用、有创新的命题意图,充分发挥了选拔功能和导向作用。在高中数学的学习中,要切实做到夯实“三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方法),培养“四能”(逻辑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提升数学素养,功夫应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读:一是要解决“读”什么的问题。既阅读课本,也要有选择地阅读部分好的课外数学学习辅导用书。二是解决怎么“读”的问题。应当学会“粗读”与“精读”相结合,“观察”与“思考”相结合,在读中“悟”,在读中“思”,读懂、读深、读透,读出意境,品出味儿。
写:主指在平时学习与解题训练过程中学会如何准确表达、概括与收书写,确保数学语言表达的严谨性、符号书写的规范性、解题过程的完整性。我们约定;不用铅笔作业,自己打日期方框,日期方框分三栏:书写、正确、日期。
画:图形是否直观规范,特征是否明显清晰,往往直接影响着解题的成败或方法的优劣。从一个同学所画的图形中往往就能看出其数学基本素养是否扎实,可谓"画图见功底"。我们约定:画图要用铅笔和尺子。
证:近几十年来,数学高考对能力的考查以思维能力为核心,要求会对所给已知信息进行分析、抽象与概括,且合乎逻辑地进行论证与演算。
算:虽然近年高考已逐步淡化繁杂的数学运算,但对运算基本功的考查仍很重视。不少考生因平时训练不到位,使用计算器太多,弱化了运算,成为拉开分数差距的一大因素。因此,应当强化运算基本功,掌握简化运算的基本途径,培养耐心细致的良好品质。
锻炼基本功,还要养成“今日事今日毕”的良好习惯,本学期,课堂上使用统一的数学随堂练习本,在课堂内完成,下课铃响时交作业本,少数来不及的题,可以等本子发下来后再继续完成,不能拖,更不能抄作业。不懂的问题要及时问同学或老师,数学办公室里的每一位数学老师都是你们的朋友,他们非常欢迎你们去问问题。
(4)强化语感、数感、形感、符号感。学习数学,除了锤炼“读、写、画、证、算”等数学基本功以外,还要进一步强化“内功”,增强“悟性”,这主要体现在注重发展与强化语感、数感、形感、符号感。
语感:数学语言能力对学习影响极大,是数学素养的重要体现。对语言感知能力较弱的同学往往不能迅速领会题意,导致解题能力低下,要培养与形成高品位的语感,应多看、多听、多读、多悟,在简单、复杂、抽象、形象等各种语境中,提高对数学语言的领悟和感知水平,。
数感:数感的建立是提高数学素养的重要标志,有助于数学的理解、分析与解决问题。建立和发展数感主要表现在能用数表达和交流信息,能在具体情境中,选择适当的算法(口算、笔算、估算),能依据进行推论等,形成算中明理、算中悟法、算中求活的意识。
形感:根据“数”与“形”之间的对应关系,通过数形转化,常可将图形性质问题转化为数量关系问题(即以数解形);也可把数量关系问题化为图形性质问题(即以形助数)。但在解答题求解过程中应注意防止“以图代证”,往往还要结合图形,辅之以严格的代数论证。近年来,数形结合思想一直是高考考查的思想方法,可见培养“形感”十分重要。“形感”训练主要体现在识图、画图、用图的能力与意识的培养,学会取与处理图象信息、捕捉图象内在特征,寻找图象语言与文字语言、符号语言之间的联系。
符号感:符号是数学的语言,是人们进行表示、计算、推理、交流和解决问题的工具。强化符号感,就是要求能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并用符号表示;理解符号所代表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会进行符号的转换;能恰当解决用符号所表示的问题。符号感的发展应贯穿于数学学习的全过程,并从善于将文字语言、图象语言符号化以及符号语言文字化或图象化两个侧面加以训练。随着符号感的逐步加强,必将有助于数学思维层次与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
(4)学会反思。课堂上听懂了,作业会做了,只是学习的一般层次,只有学会反思,才是数学学习的最高层次。一是自主学习中的反思;二是课堂探究学习中的反思;三是作业后的反思;四是考试评讲后的反思。为了学会反思,建议每位同学准备一本《错题集》抄下典型的错题,订正并写出反思。反思正是为了“教无疑者有疑,有疑者无疑”(宋朝理学家朱熹语)。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8-15

高中数学函数部分并没有那么难学,找到方法很容易学会的。

我们在学习函数之前最起码要对函数有一个整体的认识,知道函数专题要学习的内容有那些,这个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样的话才能学起来有动力,做起来才能有目标。这样才能不盲目的去学习。

在小的知识点在以此方法继续学习,再比如说函数求解析式

就像上面这些有一个详细的了解,在这个体系化下学习,做题就有了思路,有了方法,做题就做成了选择题,只要对应题型按步骤操作就可以了,所以函数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方法找对就没有问题。

第2个回答  2019-06-28
对于你的补充我想说一句:“你老师是干什么吃的?”只有水平实在垃圾的老师才不会答学生的学习问题。99%的老师无论是在学习上还是在生活上都很乐意帮自己的学生。教师任务是传道授业解惑。老师有义务帮学生解答学习的疑问。你可以向班主任或者学校里反映。
一、高中数学有个入门的过程只要你坚持住,等段时间成绩就上来了。
二、学习遇到困难要多向教师请教。不要自己闷头学。也可以想学的好的同学取取经。
下面我主要讲一下高中数学学习经历
高一时,我一开始数学总是考60-70分。本来初中我学的很好的平常考试90多分。我心里很不平衡。为啥我和别人做的一样甚至比他们做了不少的练习。怎么还是和他们一样考60-70分呢?我决定改变现状。我买了两本习题书。不停地做。学习例题上的做题方法。看上面对概念的理解。在做大量的练习。我不会的题就问老师。实在弄不清楚就把例题抄上几遍。两本书上的题几乎全做了。在期末考试时只错了一个选择题。我高中做的数学笔记有十几本吧!高三全部数学考试的平均分在135左右吧!要想人前显贵,就得背后受罪。还是要多做题啊!不靠基础不行,只靠基础是考不了高分的。
我说一下我的方法:
1
上课能分清老师讲课的重点.有选择的听讲.这样可提高效率.
2
除了能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还能主动找些练习来做,而且做完任何一道题后能,在检查一下.同时看看到底题目考了那些知识点.
3
有做笔记的习惯.把不会的和作错的题目或是好的方法记下来,平时多看看.
4
从做过的题目总结中总结方法,归结题型.
5
不会的问题要多请教老师.可以从老师那学很多巧妙的方法。既然你老师不喜欢回答你可以问别班的老师,也可以问同学。
6
做题要快,不然高考时是做不完的。而且要提高准确率。在一场考试中失误,粗心丢一二十分是很容易的。
7
做题要严谨。别少胳膊缺腿。这样很容易丢分的。虽说也就一两分。但一张试卷和起来就十几分了。
8
打好基础。不要因为题简单就不去做,往往越简单的题越爱丢分。很多题都是从课本例题演化来的。
9
重视选择和填空。做时要快、准。在这上面丢分就别想达到一流水平了。不会的不要马上就放弃。最后的大题都是分步得分的。
10
考试时合理分配时间,争取能做完。选择题30~35分钟
填空10分钟
简答题75~80分钟。做大题时平均一分钟使得不了一分的。考140甚至是150的关键是对速度和和准确率的把握和调节。
11
想考很高的分数就要精益求精。答题中不能出现。逻辑与推理上的漏洞。
12
乐于帮助别人。当别人有不会的题向我请教时,我会尽一切努力给他说明白。在给别人讲的同时使我们自身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发现我们自身的不足,促使我们自身的提高。
好好学吧
第3个回答  2019-11-07
我也高中的,其实我认为高中函数好像并不难,重要的是你能利用好你手头的每一本资料,做不是目的,重要是从资料中获取一些解题思路。再有上课听懂也是重要的
第4个回答  2013-07-16
注意函数的定义的理解,三个要素:定义域,值域,对应法则。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