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营运能力评价体系

有关材料 书籍名 作者

第1个回答  2013-07-16
经营环境导致了企业营运能力评价体系的变化 综观我国企业经营业绩评价体系的发展历程,我们不难发现,企业业绩评价指标的发展与改进是随着企业面临的经营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企业面临的环境分为内部和外部两种环境。企业经营业绩的评价应该充分体现企业为实现其经营目标的管理要求,环境是影响目标实现的前提条件,企业的目标只有适应环境的变化,符合环境的要求,才有实现的可能。即企业的经营目标必须符合环境的要求,并根据变化了的环境,作出相应的调整,才有实现的可能,企业才有可能求发展。所以,作为体现企业经营管理目标要求的业绩评价体系的设计,也应该符合环境的要求,并根据环境的变化作出相应的调整,以实现企业的效益最大化,保证企业在变化的环境中有立足之地。针对企业经营能力的分析及其评价,是企业资源实现合理配置,确保企业持续经营的重要方式。围绕通常采用反映企业营运能力的比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和资源保值增值率五个方面对企业营运能力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企业 经营管理 营运能力 财务分析      营运能力评价,也称资金周转评价,指的是分析比较企业资金周转速度,借以判断和评价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资源利用效率的高低。如果资金周转状况好,周转速度快,就说明企业营运能力比较强。企业的资金周转状况与企业的供产销各方面关系密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左右资金的循环时间和周转速度。资金周转评价的重要意义就在于为进一步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增强企业营运能力指明方向。      营运能力分析指标的重要依据      (一)应收账款周转率   应收账款周转率,又称收账比率,是指在一定期间内,一定量的应收账款资金循环周转的次数或循环一次所需要的天数,是衡量应收账款变现速度的一个重要指标。其计算公式为:   应收账款周转次数=赊销净额/应收账款平均余额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日历天数/应收账款周转次数=应收账款平均余额/平均每日赊销额   式中赊销净额=现销收入-销售退回、折扣、折让,由于损益表中没有直接公布这一数据,所以计算时多以销售收入代替。   应收账款平均余额=(应收账款年初余额 就收账款年末余额)/2   应收账款周转率是考核应收账款周转变现能力的重要财务指标,应收账款周转次数越多或周转天数越短,直接反映出企业收账速度较快,坏账出现几率小。流动资产的流动性越好,短期偿债能力越强。换而言之,如果应收账款周转次数较少,实际收回账款的天数超过了企业规定的应收账款天数,则说明债务人拖欠时间长、资信度低,企业信用调查和催收账款不力,使结算资力形成了呆账、悬账甚至坏账,造成了企业资产流动性差,企业的资源配置效益比较低。   (二)存货周转率   存货周转率是指企业一定时期内一定数量的存货所占资金循环周转次数或循环一次所需要的天数。存货周转率反映的是存货资金与它周转所完成的销货成本之间的比率,这是一组衡量企业销售能力强弱和存货是否过量的重要指标,是分析企业流动资产效率的又一依据。其计算公式为:   存货周转次数=销货成本/存货平均余额   存货周转天数=日历天数/存货周转次数=存货平均余额/平均每日销货成本   式中:存货平均余额=(存货年初余额 存货年末余额)/2   企业在一般情况下,存在周转的速度快,即存货周转次数多,周转天数短,说明企业的销售效率高,库存积压少,营运资本中被除数存货占用的比得相对较小,这无疑会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反之,存货周转率低则是企业管理不善经营情况欠佳的一处迹象。   (三)流动资产周转率   流动周转率指一定财务期间内一定数量的流动资产价值(即流动资金)周转次数或完成一次周转所需要的天数,这反映的是企业全部流动资产价值(即全部流动资金)的周转速度,其计算公式:   流动资产周转次数=流动资产周转额/流动资产平均占用额   计算式中,企业流动资产周转额一般有两种计算式:一方面是按产品的销售收入计算,另一个方面是按销售产品的成本费用计算。在实际工作中,通常采用第一种方式计算流动资产周转额。   流动资产周转次数是一个分析流动资产周转情况的综合性指标,这一指标越高,说明流动资产周转速度越快。类似地,考核流动资产的周转情况,还可以采用完成一次周转所需的天数来表示,其计算公式为:   流动资产周转天数=日历天数/流动资产周转率   =流动资产平均占用额/平均每日周转额   流动资产周转天数是一个逆指标,周转天数越短,说明流动资产利率越高。结合上述存货、应收账款周转率的分析,可得知流动资产周转率速度缓慢的根源在于存货占用资金庞大、信用政策过严,故而,要想改变目前这种状况,企业必须调整其信用政策,加强存货近制。   (四)总资产周转率   总资产周转率,是指一定财务期间内,企业全部资产所占资金循环一次所需要的天数。它反映企业全部资产与它周转所完成的销售收入的比例关系。由此看出综合性指标的衡量要考虑经营性比率的影响。   总资产周转次数=产品销售收入/资产平均总额   总资产周转天数=日历天数/总资产周转次数=总资产平均占用额/平均每日销售净收入   式中产品销售收入来自于损益表,资产平均余额来自于资产负债表年初数和年末数的平均数。总资产周转率是从周转率的角度评价企业全部资产的使用效率。总资源共享资产周转次数越多,或周转天数越短(总周转期越短),说明企业全部资金的周转速度快,进而说明企业的营运能力强;反之,总资产周转次数越少,或总周转天数越长,说明全总资源共享金周转率速度慢(周转周期长),进而说明企业利用其资产进行经营的效率较差,会影响企业的获利能力,企业应采取措施提高销售收入或处置资产,以提高总资产利用率。   (五)资产保值增值率   资本保值增值率是反映投资者投入企业的资本完整性和安全性的一次指标,其计算公式为:   资本保值增值率=期末所有者权益总额/期间所有者权益总额   一般认为,资本保值增值率等于1,为资本保值;资本保值增值率大于1,为资本增值率大于1,为资金增值。      企业营运能力指标实务操作中的局限性评价      有关企业营运能力评价指标有一个特点,即是其将损益表数据与资产负债表数据有机结合起来。计算企业在某项资产中投资1元所形成的销售收入,并将计算结果加以比较分析,以提示企业在配置各种经济资源过程中的效率状况。然而,要真正了解企业的经营效率,仅将注意力集中于企业的销售收入(销售成本)与各项资产的相对关系上是不够的,因为有关资产周转的比率虽然能衡量企业对资产所实现的利润状况。   由于前四个比率,即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都是用资产负债表的数据与损益表的数据相比计算而得的,资产负债表反映的是时点值,而损益表反映的是时期值,直接将二者进行对比难免有口径不一致之嫌。   由于现行应收账款周转次数计算公式只是简单地将赊销收入与应收账款平均余额相比,没有考虑到实际收回的赊销货款与应收账款余额的内在联系,在特定的条件下,计算出的结果与事实显然不符。同时,应收账款周转率(次数)计算公式中,分子是赊销净额,但在实际计算中,由于企业公开发表的会计资料很少标明赊销净额,但在实际计算中,由于企业公开发表的会计资料很少标明赊销数字,所以往往就用销售总额来取代赊销净额,这样的计算会高估应收账款的周转率或缩短应收账款的回收天数。   总资产周转率的计算中,现行计算公式拿销售收入与企业平均资产总额直接相比。但在企业资产中,有一部分是与企业销售收入的形成没有必然联系的,这些账户的存在会歪曲企业总资产周转率而使其比实际要低,即实际周转率要比计算所显示的要好。   资本保值增值率指标体现了资本保全的原则,对更新财务目标的观念起到了促进作用。但在实际操作中,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表现为:未考虑本期新增资本和分配给投资者的利润对所有者权益的影响,也未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和通货膨胀因素的影响。   总之,通过对企业营运能力指标的分析评价,就能够正确判断企业持续经营能力及企业资产使用效率,从而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