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理解寒门出贵子

如题所述

浅谈“寒门出贵子”

  “寒门出贵子”,是人们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句至理名言。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重温这一箴言,意义非浅。

  “寒门出贵子”,是环境育人的体现,是智慧教子的结晶。我们大家都知道这样一个真理:“存在决定意识。”不难设想,皇宫里的人所想的,所做的,和茅屋里的人所想的,所做的,绝对不同。环境和生活条件,对一个人思想意识的形成至关重要,尤其是对世界观,人生观尚未成熟的孩子更为重要。现在可喜的是:有越来越多的聪明父母,对“寒门出贵子”有了深刻的理解和认知,对孩子综合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视,他们不管家庭条件有多么优越,都特别注意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动手能力,与人沟通能力,心里承受能力,有意识的让孩子去吃苦,去锻炼,有意识的让孩子去品尝贫穷的滋味,就像有一位富翁所感悟的那样:“有钱难买少年穷,”贫穷,简朴的生活,对孩子的成长,利大于弊。

  然而,也有相当一部分父母,忽视了对孩子综和能力的培养,他们望子成龙心切,对孩子‘过保护’,‘过供给’,殊不知,“龙”不是宠出来的,也不是惯出来的,真正的“龙”是在大风大浪中锻炼出来的。古人云:“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又云:“天将大任于世人也,必先苦其心智,劳其心骨”,可惜,古圣留下的这两句至理名言,有的父母至今没有读懂,有的父母把孩子当成温室的花朵一样来呵护,像笼中的小鸟一样来喂养,孩子的自由空间彻底被剥夺。他们不管有没有必要,今天给孩子补书法,明天给孩子补美术;过几天又要给孩子补钢琴;不管有没有必要,对孩子整天车接车送;不管有没有必要,孩子要什么给什么;有的孩子非名牌不穿,有的孩子非顺口不吃,孩子被宠成了“小皇帝”,“小公主”。在家里唯此为大,至高无上。甚至伦理被颠倒,儿子变成“爹”,爹变成“儿子”;也有的父母把考试分数看作是孩子能否成“龙”,成“凤”的唯一标准。殊不知,高分低能是蠢材!由于父母的过于宠爱,孩子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无忧无虑的生活,没有生存压力,不知生活的艰辛,不知财富是从哪来的,这样一来,就极容易给孩子形成好吃懒惰,贪图享受,自私自利,虚荣贪婪,不认亲情只认金钱的坏习惯,一旦形成性格,将毁掉孩子一生的前途命运。如果把孩子培养到这种程度,不能不说是做父母的愚昧,也不能不说是做父母的悲哀与罪孽。“惯子如杀子”,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从清朝的八旗子弟,到现在的豪门之子,细细想来,不能不发人深醒。

  为什么说寒门多出贵子?简单的理解,是因为贫寒家庭出身的孩子,一来到这个世界上,就面临着压力和缺失,不仅是物质的匮乏,还有别人眼中的尊严,体面而富裕的生活,是他们的最大心愿,超越贫穷,活得体面,是他们奋斗的动力,这种动力可以产生巨大的张力,会让人在困难,挑战,和机遇面前爆发出惊人的能量,他们把吃苦,奋斗,付出,看作是生存的必然,所以当困难和挫折来临的时候,他们从来不叫苦,不叫累,也不怨天尤人。以积极的心态和顽强的耐力去战胜困难,取得成功。

  中国首富,香港李嘉诚先生,从小出身寒门,没读过几天书,小时候就在酒吧给顾客倒茶,也就是现在所说的茶师,后来到舅舅那里当了一个打工仔。世道的沧桑,生活的磨难,为他造就了一双商业慧眼,当机会和挑战来临的时候,寒门赋予他的智慧和勇气,表现的淋漓尽致,成为一名德财兼备的商业精英。

  寒门出贵子,并不是说富门就不出人才。富贵之家也能人才倍出,世界首富比尔盖茨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比尔盖茨出生在富贵之家,他的父母非常重视孩子综合能力的培养。小时候从不给他什么优越的条件,还经常让他做一些苦差事,上大学以后,父母让他勤工俭学,靠打工维持大学期间的学习和生活,就比尔盖茨的家庭条件,供几百个大学生也不成问题。但为什么让他勤工俭学,自食其力呢?是因为他的父母要把比尔盖茨造就成人才,据说这样的教育方式,在西方发达国家几乎是家家如此,在我国经济发达地区也正在兴起。听说北京有一个富豪家庭出身的学生,学校离家六七公里,自从上初中一年级开始,风雨不误,天天坚持步行上学,而且学习成绩非常好,年年被评为三好学生,去年被青华大学录取。

  由此可见,“寒门出贵子”,“富家出人才”,根本问题在于教育孩子的理念和行之有效的方法。当前社会流行着两种说法,一是:“再穷不能穷孩子”,二是:“再富不能富孩子”。前者表达的是父母关爱子女的朴素之情,而后者表达的是父母对子女理智的爱。“再富不能富孩子”,这是一个聪明人说出来的一句高明之见,这句话并非所有做父母的都能理解,有的理解了,但也不一定能做到,能否真正的把孩子培养成才,父母的修养,素质,以及对教育孩子的理念和方法至关重要。

  有一个小品说得好:“你要想把一个人毁掉,就给本来走的好好的人一支拐杖,然后让他慢慢的依赖着拐杖。几个月,几年以后,没有拐杖他就不能走路了。”这是多那么深刻而形象的比喻,难道我们的父母真的要给孩子一支拐杖吗?

  古人云:“横逆困穷,是锻炼豪杰的一副炉捶,能受其锻炼者,则身心受益;不受其锻炼者,则身心两亏”。又云:“没有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可怜天下父母心,熟对?熟错?是愚?是智?让我们在实践中去探索,去领悟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5-27
是寒门出贵子,不是寒门出贵子的时代,不是新陈代谢的时代,是逆时代潮流的,寒门的实力是强大的,从科学论证来说,寒门的中奖率高,因为寒门习惯于群体,何况君主制已经取代的今天,毛主席说过,人民是伟大的,寒门出贵子,顺应潮流
第2个回答  2015-10-31
那是理想社会的产物,当今社会风气完全违背这句话的道理,穷的上不起学了怎么出贵子呢,生活的不好就得为钱奔波甚至低头,人穷志短比人穷志不短的人多的多,柔弱孩子的成长需要一个坚硬的翅膀护航,特别是在对待孩子比较溺爱比较强势的中国尤为明显!这都是社会现实,比那些神话的了故事更实际
第3个回答  2018-10-02
1. 解释
寒门出孝子,国破识忠臣——在家庭贫困的时候,才能发现真正的孝子,在国家危难的时候,才能识别真正的忠臣。 ? ? ? ? ? ? ? ? ? ? ? ? ? ? ? ? ?
2. 出处
“家贫知孝子,国乱识忠臣”——《名贤集》
第4个回答  2020-12-28

古代的寒门出贵子,现在成了寒门难出贵子,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