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娥冤故事梗概100字左右 不要过长

一定不要太长 !!!!!!!!

故事梗概

窦娥幼年为童养媳,丈夫去世后,无赖张驴儿企图霸占,以毒死蔡婆要挟窦娥,误毙其父。诬告窦娥,官府严刑婆媳,窦娥为救婆含冤招供。窦娥死后血溅白绫、六月降雪、大旱三年。窦娥之父窦天章科举得中任廉访使,重审此案,为窦娥申冤。

后世影响

《感天动地窦娥冤》对后世文学、戏剧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仅就改编之作来说,明代即有叶宪祖以《感天动地窦娥冤》为题材,改编成三十二出的传奇《金锁记》,其中的《羊肚》、《探监》、《斩娥》等出,直至近年来还在舞台上演出。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元朝时,为了满足蒙古贵族穷奢极欲的生活和军事的需要,一些蒙古大臣勾结地方官吏,贪赃枉法,无所不为。在残酷的阶级压迫和民族压迫下,各族劳动人民都过着悲惨的日子,尤其是受到歧视的汉人和南人,冤案多得数也数不清。

一些有正义感的读书人,不满官府的黑暗统治,便利用杂剧的形式来揭露官场的罪恶和社会不公平的现象,关汉卿就是其中之一。他把看到的、听到的百姓悲惨的遭遇写进他的剧本《感天动地窦娥冤》。

作品赏析

作品在艺术上,体现出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风格的融合。作品用丰富的想象和大胆的夸张,设计超现实的情节,显示出正义的强大力量,寄托了作者鲜明的爱憎,反映了广大人民伸张正义、惩治邪恶的愿望。

作品运用丰富的想象和大胆的夸张,设计了三桩誓愿的超现实情节,运用了浪漫主义手法,显示正义抗争的强大力量,寄托了作者鲜明的爱憎,反映了群众伸张正义、惩治邪恶的愿望也反衬出社会的黑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感天动地窦娥冤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6
《窦娥冤》全名《感天动地窦娥冤》

作者:元·关汉卿

剧情:

窦娥幼年为童养媳,丈夫去世后,无赖张驴儿企图霸占,以毒死蔡婆要挟窦娥,误毙其父。诬告窦娥,官府严刑婆媳,窦娥为救婆含冤招供。窦娥死后血溅白绫、六月降雪、大旱三年。窦娥之父窦天章科举得中任廉访使,重审此案,为窦娥申冤。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08-06-24
窦娥三岁丧母,七岁失父,十七岁完婚,不久便为寡妇。她原是一位本分善良的妇女,丈夫死后依然尽孝守节,可命运之神还是不公正地对待了她,最后把她送上了断头台。但即使死到临头,她依然发下三桩誓愿,后一一应验,表明了窦娥的天大冤屈,同时,这也是对黑暗现实的强烈抗议。

其实梗概好的话字数肯定还要多一点的,但你要100字,就差强人意吧。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第3个回答  2023-10-05
1.窦娥的感情发展线索:怨——悲——恨
2.窦娥的人物形象:
窦娥是一个饱受封建压迫与摧残的充满反抗精神的劳动妇女的形象。他善良勤劳、孝顺贤惠,同时又刚毅顽强,敢于与恶势力拼斗到底。她生于严酷的腐败的封建统治之下,注定要走向悲剧的结局。
3.概括主题:
《窦娥冤》是我国十大古典悲剧之一。作者通过窦娥蒙受的千古奇冤,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统治阶级的昏庸残暴,歌颂了窦娥的美好心灵和反抗精神。窦娥的形象壮美动人,她的悲剧性格,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和强烈的感染力量。
4.关于关汉卿剧作的语言特色:
王国维先生曾盛赞关汉卿“一倚空傍,自铸伟词”,称赞其剧作语言“曲尽人情,字字本色”“当为元人第一”。“本色”二字,准确概括了关汉卿戏曲语言的特色,即语言通俗而自然,朴实而生动。其代表作《窦娥冤》一剧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如课文中,指天斥地的场面高亢激越、紧张急促。[端正好]和[滚绣球]两支曲子几乎句句押韵;而诀别婆婆的场面则曲白相间,如泣如诉,哀婉低回;三桩誓愿的场面,则激情如火,慷慨激昂。剧中凝练而又明白如话的说白,优美而又有节奏的的唱词,深刻地展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集中表现了窦娥的“怨”与“愤”。其中不少古代白话,如“只合”(只应该)、“怎生”(怎么)等都表述得十分生动。科白等辅助手段运用的也很好,配合唱词生动地表现了人物的复杂心情,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关汉卿剧作的语言,集中体现了元曲具有抒情性和音韵美的特点。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