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生丁达尔效应的原因

如题所述

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分散质的微粒的直径大小,直径小于1nm的分散系是溶液,1nm~100nm的分散系是胶体,大于100nm的分散系是浊液。这是丁达尔效应产生的原因,所以用丁达尔效应来检验,直观判断分散系是不是胶体是可以的。
但这不是胶体的本质特征,因为丁达尔效应的产生的根本原因还要归根到胶体粒子的直径大小。

1869年,英国科学家丁达尔发现了丁达尔现象。 光射到微粒上可以发生两种情况,一是当微粒直径大于入射光波长很多倍时,发生光的反射;二是微粒直径小于入射光的波长时,发生光的散射,散射出来的光称为乳光。散射光的强度,随着颗粒半径增加而变化。悬(乳)浊液分散质颗粒直径太大,对于入射光只有反射而不散射;溶液里溶质微粒太小,对于入射光散射很微弱,观察不到丁达尔现象;只有溶胶才有比较明显的乳光,这时微粒好象一个发光体,无数发光体散射结果,就形成了光的通路。散射光的强度,还随着微粒浓度增大而增加,因此进行实验时溶胶浓度不要太稀。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8-03
丁达尔效应原因:
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分散质的微粒的直径大小,直径小于1nm的分散系是溶液,1nm~100nm的分散系是胶体,大于100nm的分散系是浊液。
这是丁达尔效应产生的原因,所以用丁达尔效应来检验,直观判断分散系是不是胶体是可以的。
了解一下。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