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无线充电器原理是什么?

无线充电器目前距离多远,效率多大?利用什么方式好,还有怎么制作简单的无线充电器,原理是什么,说明得具体点

无线充电器采用了最新的无线充电技术,通过使用线圈之间产生的磁场来传输电能,无需电线这个媒介,电感耦合技术将会成为连接充电基站和设备的桥梁。

    无线充电系统主要采用的是电磁感应原理,通过线圈进行能量耦合实现能量的传递。

    经过电源管理模块后输出的直流电通过2M有源晶振逆变转换成高频交流电供给初级绕组。通过2个电感线圈耦合能量,次级线圈输出的电流经接受转换电路变化成直流电为电池充电。

    变化的磁场会产生变化的电场,变化的电场会产生变化的磁场,其大小均与它们的变化率有关系,而正弦函数的变化率是另外一个正弦函数,所以电磁波能够传播出去,而感应电压的产生与磁通量的变化相关,所以线圈内部变化的磁场产生感应电压,从而完成充电过程。

基本特点:

无线充电器

    从理论来说,无线充电技术对人体安全无害处,无线充电使用的共振原理是磁场共振,只在以同一频率共振的线圈之间传输,而其他装置无法接受波段,另外,无线充电技术使用的磁场本身就是对人体无害的。但无线充电技术毕竟是新型的充电技术,以迈源科的无线充电器来说,很多人都会担忧无线充电技术会像当初Wi-Fi和手机天线杆刚出现一样,其实技术本身是无害的。

    迈源的无线充电技术利用磁共振在充电器与设备之间的电场和磁场中传输电荷,线圈和电容器则在充电器与设备之间形成共振。

    迈源表示这一系统可以在未来得到广泛应用,例如针对电动汽车的充电区以及针对电脑芯片的电量传输。采用这项技术研制的充电系统所需要的充电时间只有当前的一百五十分之一。

    转化率一直是很多人担心的问题,麻省理工学院通过研究表明,无线充电技术的损耗比起有线充电技术来说更高。迈源无线充电转化率比起有线要高几个百分点。高转化,也是无线充电器得以在全球进行应用的关键因素。但无线充电技术也受到距离的限制,未来发展,必然需要解决远距离传送对于波段和磁场范围的精准定位问题。

    核心芯片是无线充电技术在产品应用的难点之一。精准辐射范围控制,磁场频率大小,其它控制等都是由芯片实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8-13
手机无线充是比较新颖的充电方式,其原理其实很简单,就是将普通的变压器主次级分开来达到无线的目的。当然,无线充的工作平率比较高,甚至可以抛弃铁心直接线圈之间就可以达到能量传递的作用。图纸到是有不少,不过不会发图片,给你讲个最简单的无线充。普通的555时基电路频率设计成1.8KM待用,用0.8的漆包线在直径5毫米的圆柱体上绕11圈9层脱胎制作两个备用,电源使用19V开关电源(记住,一定要开关电源),制作一个充电电路(自己随意了,我是用原手机万能充将输入去掉改造的)。将其中一个自绕的线圈接在充电电路中,555输出脚(第三脚)接一输出管(自己随意了,但是要高频功率管)输出管链接自绕线圈,将连接好的两个线圈靠近(大概1厘米左右就有很充足的充电电流了)接通电源即可无线充的了!此电路效率很低,因为只有半波峰高频所以损耗比较大,不过原理相当简单,很容易制作。改进版只需将一块555改成567双时基集成电路就可以做成全玄波无线充了,效率会高很多,不过最根本的损耗却解决不了!一般商业化的产品也存在这样的缺陷,所以我个人认为无线充需要改进的地方很多,比如距离,日本一些科研机构已经研制出15--20厘米的无线充,但是损耗还是无法解决。老美已经利用相控微波来解决距离问题,主要的损耗问题他们认为可以利用群接受的方法来抵消,不过貌似还是没有解决,不过老美的远距离微波送电却达到了惊人的147公里无线相对低损送电,一座500千瓦的无线微波送电站可以向远在140公里的地方(绝对环境,空间站)利用117个接受装置成功的得到了497千瓦的电能。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12-16
原理很简单,就是电磁感应,不过实际的无线充电器肯定复杂一些,因为需要配套程序功能,比如异物检测、温控、变频等。如果只是玩玩试验下,弄2个一样规格的线圈(不一样也可以,但电压会变),一个输入5V的交流电进去,另一个接到手机充电口就能充电,不过效率肯定很低的。现在手机充电器充电距离(线圈之间的间隙)一般定在3-8mm,太近容易有互感,过远自然是感应太弱甚至感应不到。充电效率(转换率),现在按QI标准实验室能达到80-84%,量产的以76%标准,但实际使用起来也就60—73%差不多,和放置的位置、线损有一定关系。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4-06-26
主要有三种:电感、谐振和无线电波

目前主要应用电磁感应技术和偕振技术两种

电磁感应:初级线圈一定频率的交流电,通过电磁感应在次级线圈中产生一定的电流,从而将能量从传输端转移到接收端。它是第一代手机无线充电,技术成熟,但只能单对单短距充电(qi标准,1cm内,5瓦以内),而不能类似WiFi那样单对多充电。

偕振技术为第二代,原理是由能量发送装置,和能量接收装置组成,当两个装置调整到相同频率,或者说在一个特定的频率上共振,它们就可以交换彼此的能量,是目前正在研究的一种技术
若研发成功,即可提供单对多充电(距离5米内,500内,类似WiFi),很有前景

所以,现在市场上主流产品均为电感技术,执行Qi标准,一般只要是Qi标准的充电宝/底座(发射端),都能对Qi标准的手机后壳/保护壳(接收端)进行充电,现在三星、LG、诺基亚、飞利浦等都有类似产品销售,国内比较好的有深圳欣希电子、安吉克科技等
第4个回答  2013-08-13
无线充电器是指利用电磁波感应原理进行充电的设备,原理类似于变压器。在发送和接收端各有一个线圈,发送端线圈连接有线电源产生电磁信号,接收端线圈感应发送端的电磁信号从而产生电流给电池充电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