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三国时期的魏国一共有多少兵马?

给答案把!

与巴西马忠先生论魏国兵马数量,已经不是第一次了,今番应邀前来三联,故重新整理思路,此一篇为立论,仅谈自己所持观点。

开门见山,我认为三国时期的曹魏兵马,最强盛时达七十万众。

民国二十三年,国立武汉大学教授陶元珍先生曾论断:“魏之将土,极盛时当不下六七十万人。”
陶先生所言证据来自《晋书*文帝纪》载诸葛诞作乱时司马昭所上表有云:“今诸军可五十万,以众击寡,蔑不克矣。”,先生又案曰:合此外将士计之,当不下六七十万人。

可巧三国论坛(人名,即mqolp,以下自称MQ)上次和新浪sclzhw先生(即贵地版主巴西马忠先生)论战时,也引用了这段史料。
MQ上次说到,《三国志*魏书卷28》与《资治通鉴*魏纪》都记载了淮南三叛时的情形。那是魏甘露二年(公元257年)。诸葛诞叛乱朝廷,“敛淮南及淮北郡县屯田口十馀万官兵,扬州新附胜兵者四五万人,聚谷足一年食,为闭门自守之计。”叛军加新招士兵两者相加达十五万以上,面对曹魏保皇势力的叛乱,司马昭劝皇帝出征时云“以众击寡”,当不下此数。史载数量为“六月,车驾东征,至项。大将军司马文王督中外诸军二十六万众,临淮讨之。”
前番上表说朝廷多处军马可达五十万,而真正参与平叛的军队人数加叛乱军队(毕竟是魏国内乱)人数高达四十一万众以上。所以仅公元257年的魏朝廷在平定淮南叛乱时用兵就达四十余万众,恐怕不止巴西马忠先生所持观点——曹魏全国之兵不过二十几万吧。
而且这只是此战役中淮南与中央军的数目,还不包括邓艾在陇西雍凉之军、朝廷中央禁军(名称历朝的区别不同,或御林军等等)以及全国各地防守之军。前后相加就不止六、七十万了。

陶先生在《三国食货志》中也有论及:“合魏蜀吴之兵计之,当不下百万人。此犹就三国本期及末期而言,若在三国初期,群雄之兵当不可以数计。”
单在后汉三国时期被曹操所乐道的、号称“大州”的冀州,便可诞生三十万的兵力。《三国志》评者之一,晋人孙盛曾说:案魏武谓崔琰曰“昨案贵州户籍,可得三十万众”。由此推之,但冀州胜兵已如此,况兼幽、并及青州乎?而以上孙盛引文出自《魏书*崔琰传》本传。

可见曹魏最强盛时,兵力数量在七十万左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8-13
三国时期的魏国面积荆州(河南西北部、山西西南部,治襄阳,迁宛城,汉有七郡,魏得其三)、 豫州(河南东南部、安徽西北部,治谯,迁颍川)、 青州(山东东北部,治临淄)、 兖州(山东西部、河南一隅,治鄄城,一说治廪邱)、 扬州(安徽中部,治合肥,迁寿春,汉有六郡,魏得九江及部分庐江)、 徐州(江苏北部、中部、山东南部,治彭城,一说治下邳)、 凉州(甘肃、宁夏西部及青海东北一隅,治姑臧,即武威)、 冀州(河北南部及山东西北边缘,治邺,过信都,即冀县)、 幽州(河北北部、辽宁南部、朝鲜西北部,治蓟,即北京)、 并州(山西中部、北部,治晋阳,即太原)、 雍州(陕西中部及甘肃东南部,治长安,即西安); 共兵马58万余人!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