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定都在哪里?

如题所述

大都(今北京)。

中统元年(南宋景定元年、1260年)5月5日,忽必烈登基成为大蒙古国皇帝即蒙古帝国大汗。

忽必烈发布称帝的即位诏书《皇帝登宝位诏》,在诏书中,他自称为“朕”,称他的哥哥元宪宗蒙哥为“先皇”。6月29日,忽必烈发布《中统建元诏》,正式建年号“中统”。 

中统四年(南宋景定四年、1263年)五月,忽必烈升开平为上都,作为驻夏的纳钵。

至元元年(南宋景定五年、1264年)八月,又下诏燕京(金中都,金亡后称燕京)仍改名为中都,作建都的准备。

9月7日,忽必烈发布《至元改元诏》,取《易经》“至哉坤元”之义,改“中统五年”为“至元元年”。

至元八年(南宋咸淳七年、1271年)12月18日,忽必烈将国号由“大蒙古国”改为“大元”,从大蒙古国皇帝变为大元皇帝,“大元”国号正式出现,忽必烈成为元朝首任皇帝。

至元九年(南宋咸淳八年、1272年)二月,采刘秉忠议,改中都为大都,宣布在此建都。

扩展资料:

元大都:

元大都,简称大都,是元朝的首都,蒙古语称为Dayidu,突厥语称为“汗八里”(Khanbaliq),意为“大汗之居处”。

由元代科学家刘秉忠规划建设,自元世祖忽必烈至元四年(1267年)至元顺帝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为元代京师。

至元四年(约1267年)开始动工,历时二十余年,完成宫城、宫殿、皇城、都城、王府等工程的建造,形成新一代帝都。

但是,由于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诏令规定,迁入大都新城必须以富有者和任官职者为先,结果大量平民百姓只得依旧留在中都旧城。

在当时人的心目中旧城仍是重要的,通常把新、旧城并称为“南北二城”,二城分别设有居民坊七十五处及六十二处。

大都新城的平面呈长方形,周长28.6公里,面积约50平方公里,相当于唐长安城面积的五分之三。元大都道路规划整齐、经纬分明。

考古发掘证实,大都中轴线上的大街宽度为28米,其他主要街道宽度为25米,小街宽度为大街的一半,火巷(胡同)宽度大致是小街的一半。

城墙用土夯筑而成,外表覆以苇帘。由于城市轮廓方整,街道砥直规则,使城市格局显得格外壮观。

其城址位于今北京市市区,北至元大都土城遗址,南至长安街,东西至二环路。元大都城街道的布局,奠定了今日北京城市的基本格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元大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元朝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4-03

元朝于1271年建立,定都大都(今北京市)。

元朝(1271年—1368年),由蒙古族建立,是中国历史上首次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定都大都(今北京),传五世十一帝,历时九十八年。

1206年,成吉思汗铁木真统一漠北建立大蒙古国后开始对外扩张,先后攻灭西辽、西夏、花剌子模、东夏、金等国。蒙哥汗去世后,引发了阿里不哥与忽必烈的汗位之争,促使大蒙古国分裂。1260年忽必烈即汗位,建元“中统”。

1279年(至元十六年),元军在崖山海战消灭南宋,结束了长期的战乱局面。之后元朝持续对外扩张,但在出海征伐日本和东南亚诸国时屡遭失利,如元日战争、元越战争、元缅战争、元爪战争等。元中期政变频繁,政治始终未上正轨。

后期政治腐败,权臣干政,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日益加剧,导致元末农民起义。1368年,朱元璋称帝建立明朝,随后北伐驱逐元廷攻占北京。此后元廷退居漠北,史称北元。1402年,元臣鬼力赤篡夺政权建立鞑靼,北元灭亡。

扩展资料:

元朝疆域范围

元朝的前身为大蒙古国,1206年成吉思汗铁木真建国时领有大漠南北与林木中地区(即尼布楚地区),经由历代蒙古诸汗的经营及三次西征后,疆域东起日本海、东海,西抵黑海、地中海地区,北跨西伯利亚,南临波斯湾,建立起横跨亚欧大陆的超级大国。

成吉思汗时期分封东道诸王与西道诸王,东道诸王是铁木真之弟,大多分封于塞北东部与东北地区,从属性较强;西道诸王则是铁木真之子,其中分封长子术赤于咸海、里海、巴尔喀什湖以北的钦察草原,后由拔都建立钦察汗国。

封次子察合台于锡尔河以北的西辽旧地,史称察合台汗国;三子窝阔台分封于乃蛮旧地,后由海都建立窝阔台汗国;塞北、汉地、东北、青藏及新疆东部则由幼子拖雷获得,后由元朝直辖。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元朝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04-01

元朝定都在元大都,即现在北京城。

元大都,简称大都,是元朝的首都,意为“大汗之居处”。由元代科学家刘秉忠规划建设,自元世祖忽必烈至元四年(1267年)至元顺帝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为元代京师。

大都新城的平面呈长方形,周长28.6公里,面积约50平方公里,相当于唐长安城面积的五分之三。元大都道路规划整齐、经纬分明。考古发掘证实,大都中轴线上的大街宽度为28米,其他主要街道宽度为25米,小街宽度为大街的一半,火巷(胡同)宽度大致是小街的一半。城墙用土夯筑而成,外表覆以苇帘。由于城市轮廓方整,街道砥直规则,使城市格局显得格外壮观。

在中心之阁西面,为鼓楼、钟楼,是全城的报时机构。钟鼓楼之西为积水潭,是元代漕运终点,也是全城最繁华的商业区,有米市、面市、缎子市、皮帽市、金银珠宝市、铁器市、鹅鸭市等市廛,还有望湖亭、万春园等园亭。

元大都的道路为土路,在建城时在城市主干道两侧设置了排水明沟,用条石砌筑。明朝之后,许多明沟被加盖覆盖,变为暗沟。

扩展资料

元大都新城规划最有特色之处是以水面为中心来确定城市的格局,这可能和蒙古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的传统习惯与深层意识有关。

由于宫室采取了环水布置的办法,而新城的南侧又受到旧城的限制,城区大部分面积不得不向北推移。元大都新城中的商市分散在皇城四周的城区和城门口居民结集地带。其中东城区是衙署、贵族住宅集中地,商市较多,有东市、角市、文籍市、纸札市、靴市等,商市性质明显反映官员的需求。

北城区因郭守敬开通通惠河使海子(积水潭)成了南北大运河的终点码头,沿海子一带形成繁荣的商业区。海子北岸的斜街更是热闹,各种歌台酒馆和生活必需品的商市汇集于此,如米市、面市、帽市、缎子市、皮帽市、金银珠宝市、铁器市、鹅鸭市等一应俱全。稍北的钟楼大街也很热闹,尤其引人注目的是在鼓楼附近还有一处全城最大的“穷汉市”,应是城市贫民出卖劳力的市场。

西城区则有骆驼市、羊市、牛市、马市、驴骡市,牲口买卖集中于此,居民层次低于东城区。南城区即金中都旧城区,有南城市、蒸饼市、穷汉市,以及新城前三门外关厢地带的车市、果市、菜市、草市、穷汉市等。由于前三门外是水陆交通的总汇,所以商市、居民麇集,形成城乡结合部和新旧二城交接处的繁华地区。

由此可见,元大都的商市与居民区的分布,既有城市规划制约因素,也有城市生活及对外交通促成的自发因素。元大都城市建设上的另一个创举是在市中心设置高大的钟楼、鼓楼作为全城的报时机构。中国古代历来利用里门、市楼、谯楼或城楼击鼓报时,但在市中心单独建造钟楼、鼓楼,上设铜壶滴漏和鼓角报时则尚无先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元大都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3-07-28
北京
元代在辽金的基础上建立大都,这是蒙古贵族认识到北京位于东
西地势的交汇点上,又君临南方,进可以扼控全国(事实也是如此,
从北京南进的军事、政治行动基本上都是成功的:蒙古铁骑的南下,
燕王朱棣的南下,清兵的南下,袁世凯的南下等等),退可以依托故
地漠北,卷起首饰,骑上马,一溜烟就会遁入故地,这是以地利人和
的建都原则为依据的。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3-07-28
大都
现在的北京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