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是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概念的意思:思维的基本形式之一,反映客观事物的一般的、本质的特征。人类在认识过程中,把所感觉到的事物的共同特点抽出来,加以概括,就成为概念。

拼音:[ gài niàn ]

引证解释:

反映对象的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人类在认识过程中,把所感觉到的事物的共同特点,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抽出本质属性而成。表达概念的语言形式是词或词组。概念都有内涵和外延,即其涵义和适用范围。概念随着社会历史和人类认识的发展而变化。

 毛泽东 《实践论》:“社会实践的继续,使人们在实践中引起感觉和印象的东西反复了多次,于是在人们的脑子里生起了一个认识过程中的突变(即飞跃),产生了概念。”

扩展资料

概念的近义词:观点

拼音:[ guān diǎn ]

意思:

1、观察事物时所处的位置或采取的态度:生物学~。纯技术~。

2、特指政治观点:没有正确的立场,就不会有正确的~。

引证解释:从一定的立场或角度出发,对事物或问题所持的看法。

徐兴业 《金瓯缺》第四章:“她既要用自己的观点,又要用 嚲娘 的观点来观察 马扩 。”

示例:这篇文章对错误观点的抨击有理、有力、有节。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6-14

概念是人类在认识过程中,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把所感知的事物的共同本质特点抽象出来,加以概括,是自我认知意识的一种表达,形成概念式思维惯性,在人类所认知的思维体系中最基本的构筑单位。

心理学上认为,概念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的反映,这种反映是以词来标示和记载的。概念是思维活动的结果和产物,同时又是思维活动借以进行的单元。

表达概念的语言形式是词或词组,概念都有内涵和外延,即其涵义和适用范围。概念随着社会历史和人类认识的发展而变化。



概念的相关理论:

概念是前卫的、新颖的、潮流的,有未来的趋势,有背景有画面。概念具有严格固定内容,也有一定的模糊性。概念不是实在的,而是想象的,用概念进行思想,用概念展示其真实性。

意识的式样是无穷无尽的,如果区分的图像越彻底,就越有利于我们进入一个精细无限的领域,否则总是把一个事物归结为另一个事物。

从形式角度来说想法是较高级的方式,概念是以字词的方式出现的,想法通常是以完整的一个句子方式出现的。

不过形式相同;都是以语文和符号为载体。所以可以理解成概念是浓缩较多信息,精辟的想法,因此概念具有形象性,图像性,而科学概念具有系统性。概念还必须是人们可以交互理解的,所以具有普遍性和达成客观性。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08-06-22
概念 gàiniàn

在头脑里所形成的反映对象的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把所感知的事物的共同本质特点抽象出来,加以概括,就成为概念,概念都具内涵和外延,并且随着主观、客观世界的发展而变化.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21-06-14

概念的意思:

思维的基本形式之一,反映客观事物的一般的、本质的特征。人类在认识过程中,把所感觉到的事物的共同特点抽出来,加以概括,就成为概念。

拼音:[ gài niàn ]

引证解释:表达概念的语言形式是词或词组。概念都有内涵和外延,即其涵义和适用范围。概念随着社会历史和人类认识的发展而变化。

概念近义词:

一、观点[ guān diǎn ]

观察事物时所处的位置或采取的态度:生物学~。纯技术。

徐兴业 《金瓯缺》第四章:她既要用自己的观点,又要用 嚲娘 的观点来观察。

二、观念[ guān niàn ]

泛指客观世界在人头脑中的反映。与意识、精神、思想等相同。

” 魏巍 《东方》第六部第五章:“每个民族几乎无例外地都需要清除私有制度以及它在观念上遗留下来的垃圾。”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推荐于2017-12-16
概念 [gài niàn]
反映对象的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人类在认识过程中,把所感觉到的事物的共同特点,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抽出本质属性而成。表达概念的语言形式是词或词组。概念都有内涵的和外延,即其涵义和适用范围。概念随着社会历史和人类认识的发展而变化。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