骚什么意思?

就是骚!

骚 sāo  的意思如下:

1、扰乱。  

【组词】:「骚扰」、「骚动」、「骚乱」。

2、失意、忧愁。  

【组词】:「牢骚」、「离骚」、「骚人墨客」。

3、举止轻佻,轻浮。  

【组词】:「骚妇」、「风骚」、「骚货」。

4、腥臭。  

【组词】:「尿骚味」、「羊骚味」。

5、专指屈原的离骚或楚辞体的文章。 

【组词】:「诗骚」、「骚体」。

扩展资料

字形演变

文言版《说文解字》:骚,扰也。一曰摩马。从马,蚤声。 

白话版《说文解字》:骚,用手挠马。一种说法认为,“骚”是用手抚摩马。字形采用“马”作边旁,“蚤”作声旁。 

词语解释

1、骚策 [ sāo cè ] 

释义:指先秦·屈原的《离骚》和先秦·刘向的《战国策》

2、骚乱 [ sāo luàn ] 

释义:混乱不安。

3、骚体 [ sāo tǐ ] 

释义:也叫楚辞体。中国古典文学体裁的一种。起于战国时期的楚国,以屈原的《离骚》为代表。其作品篇幅较大,字句较长,形式较自由,多用语气词“兮”字,具有浓厚的楚地色彩。

4、绎骚 [ yì sāo ] 

释义:意为骚动;扰动。

5、骚扰 [ sāo rǎo ] 

释义:使不安宁;扰乱。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11-04

风骚有两种意思:

第一种是具有褒义的,形容一个人在某一领域取得了独树一帜的成就,比如:“独领风骚”等,其来源为古代中国诗歌经典《诗经》之《国风》与《楚辞》之《离骚》。

第一种则是有些负面的,形容一个人(通常指女性)在行为举止方面不够检点,表达方面不够含蓄。

读音:fēnɡ sāo

出处:风骚一词来源于《诗经》、《楚辞》,而在俗语中形容一个人举止轻佻风流也常用风骚一词,这个词义与《诗经》和《楚辞》并没有联系,而是与疾病有关,据云弓《七年之痒,多少风骚》一文考证。

扩展资料

“骚”,作为一种病名存世的文献最早见于《山海经·北山经》:“其中多鮆鱼,其音如叱,食之不骚。”只是由于文献的散佚,历来小学家们对“骚”病一直缺乏准确的注释,好在近代的很多出土文献给了我们一个明确的解答,如睡虎地秦简中曾记载:“诸侯不治骚马,骚马虫皆丽横厄……”这里的“骚马”指的是患骚病的马,而骚马虫就是骚病的病原体,其实就是疥虫,也就是我们今天常说的疥疮。

“风”与痒的关系就比较明显了,现代汉语中仍然有“风疹”一词。风与骚作为疾病都有一种痒的症状,人痒了就忍不住要动手抓,一动手抓就会出现搔首弄姿、挤眉弄眼等效果,自然看起来就不太正经,因为古人是非常强调人的姿态的,讲究人的坐、立都要稳重,不能乱动,而乱动之人不符合传统的礼数,渐渐的,人们就将风骚人抓痒痒时的肢体语言与人的作风联系起来,于是风骚便有了俗语中的后一种涵义。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6
言语言行里露出一些和常人不一样的表情,穿着性感,勾引男性的眼神多一些,床上姿势多,性欲强等,就为骚的表现。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3-08-06
骚,摩马。——《说文》。段玉裁注:“人曰搔,马曰骚,其意一也。摩马,如今人之刷马。”
  骚动;动乱[tumult;disturb;upset]
  骚,扰也。——《说文》。按,谓马扰动也。
  骚,动也。——《尔雅》
  徐方绎骚。——《诗·大雅·常武》
  南阳骚动。——《后汉书·李通传》。注:“骚,亦动也。”
  九年而王室始骚。——《国语·郑语》
  又如:骚害(骚扰,伤害);骚骚(急迫的样子);骚杀(下垂飘动的样子);骚边(骚扰边境)
  通“搔”。抓,挠,以指甲轻刮 [scratch]
  其人坚劲,寡有疥骚,终无瘠酲。——《管子·地员》
  花县征徭,衡门贫困,两事不堪骚首。——明·王錂《寻亲记》
  跛行 [limp]
  吴楚偏蹇曰骚。——《方言》
  忧愁 [worry]
  骚,愁也。——《楚辞·离骚·序》
  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史记·屈原贾生列传》。索隐引应劭:“骚,忧也。”
  作离骚赋。——《汉书·贾谊传》。师古曰:“忧动曰骚。”
  小弁之诗作,离骚之辞兴。——《史记·冯奉世传赞
  传:“骚,忧也。”
  德义不行,则迩者骚离,而远者距远。——《国语·楚语上》
  骚吾心,则固僵仆烦愦愈不可过矣。——唐·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又如:骚离(忧愁而离心)
第4个回答  2020-07-01
不知道什么意思 ,上 积糖 你就懂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