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质期到底怎么算

比如生产期12/08/08,保质期1年,灌装密封。那么我在13/08/07的时候开罐,岂不是还有1天就过期了?
保质期这东西该怎么算。

比如生产期12/08/08,保质期1年,灌装密封。那么在13/08/07的时候开罐就是保质期的最后一天,13/08/08就算过期产品。

依据:国家标准GB7718-2011:预包装食品在标签指明的贮存条件下,保质品质的期限。在此期限内,产品完全适于销售,并保持标签中不必说明或已经说明的特有品质。

保质期在包装袋上的描述,主要有两种:

此日期前食用(Useby):超过保质期变坏的几率很大,最好不要食用,例如鲜牛奶、三明治等。

此日期前最佳(Bestbefore):超过保质期就不新鲜了,但未必会变坏,例如面粉、薯片、可乐等。

注意:保质期不是识别食物等产品是否变质的唯一标准,可能由于存放方式,环境等变化导致变质。所以食物等尽量在保质期未到期就及时食用。开袋的食物,保质期将会缩短。

扩展资料:

保质期

产品的保质期是指产品的最佳食用期。产品的保质期由生产者提供,标注在限时使用的产品上。在保质期内,产品的生产企业对该产品质量符合有关标准或明示担保的质量条件负责,销售者可以放心销售这些产品,消费者可以安全使用。

保质期不是识别食物等产品是否变质的唯一标准,可能由于存放方式,环境等变化物质的过早变质。所以食物等尽量在保质期未到期就及时食用。

开启的食物类的保质期将会缩短,所以尽早使用完,避免产品质量发生变质。

食品标签上保质期的含义是指“在标签上规定的条件下保证食品质量的日期,超过保质期限的食品仍然可能是可以食用的"。上述中“规定的条件”,一般指的是储藏方法,如通风、干燥、阴凉等,在保质期内食品完全适于出售和食用。对超过保质期的食品,如色、香、味没有改变,仍可以食用。例如超过保质期的啤酒如没有出现失光、混浊沉淀、异味等,还可以饮用。

参考资料:保质期(百度百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13
如果你这个东西开罐,是还有1天就到期了。建议你尽快用吧。
保质期,指预包装食品在标签指明的贮存条件下保持品质的期限。保质期应从食品加工结束当日算起,并在生产厂内包装工序结束时加盖保质期限印记,不允许从发货之日和销售单位收货之日起计算。
一般所说的“保质期”的概念可以分为两层意思:Best Before——此期限内,食品完全符合标签上或产品标准中所规定的质量。现在产品保质期的表示多半以此日期为标准:Shelf Life——此日期为最终货架期,在这个期限内,产品还能食用,但不能保证达到商品标注的质量,食品可能风味偏差。

在进行保质期测定时一般遵循两个实验原则:保存实验和加速实验(破坏性实验)

保存实验一般将样品分贝放置在三个温度的恒温箱中,每间隔一段时间对样品进行质量检测及感官评价。比如在做饮料保质期实验时,将产品分别存放于5摄氏度、25摄氏度、37摄氏度三个恒温箱中,每个5天左右对37摄氏度条件下的样品进行品评,品评与5摄氏度的样品进行比较。当37摄氏度下的样品出现与5摄氏度的样品有较大差异或出现不能被接受的差异时,那么在37摄氏度条件下样品存放的时间乘以3得到的时间即为产品的大致保质期。当25摄氏度的样品也出现于5摄氏度条件下的样品相比不能接受的差异时,其保存的期限作为产品的实际保质期。

加速实验是利用化学动力学来量化外来因素如温度、湿度、气压和光照等对变质反映的影响力。通过控制食品处于一个或多个外在因素高于正常水平的环境中,变质的速度将加快或加速,在短于正常时间内就可以判定产品是否开始变质。因为影响变质的外在因素是可以量化的,而加速的程度也可以计算得到,因此可以推算到产品在正常储存条件下实际的储存期。

对保质期的确定,大型厂商都会在新产品上市之前经过严格的实验来测定。一些小型厂商可能受限于自身条件,会选择比对大型厂商的同类产品,进行大致估测。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3-08-06
保质期实际上只是一个建议量。比如像您说的,当13年8月7日之前,厂家能够保证它的质量,但是过了这一天就无法保证了。而实际上厂家一般会将截止日期稍微提前,一般来说8月九号其实不会太有问题。但是如果出现问题是无法获得任何法律上的赔偿的。而在保质期内,出现问题是可以索赔的。
第3个回答  2013-08-06
从生产日期到保质期你就是不开封 到1年后也过期
第4个回答  2019-07-03
保质期是3年,2017,06,30至2019,07,01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