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为什么要用艾叶煮蛋

说具体点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我国各地都有吃粽子和赛龙舟的习俗。 人们都知道,这种世代相传的古俗是为了纪念屈原的。可为什么要用这种方式纪念屈原呢?原来在屈原故乡流传着这么一个有趣的故事。 屈原投汨罗江之后,有天夜里,屈原故乡的人忽然都梦见屈原回来了。他峨冠博带,一如生前,只见面容略带几分忧戚与憔悴。乡亲们高兴极了,纷纷拥上前去,向他行礼致敬。屈原一边还礼,一边微笑着说:"谢谢你们的一片盛情,楚国人民...莆田有俗语说:“初一糕,初二粽,初三螺,初四艾,初五蛋”(有些地称“初五扒”,即扒龙船)。这概括了该地赛龙舟之外的端午节所有习俗。“初一糕”指的是五月初一莆田民间做米糕。糕的样式虽有不同,但制作的原料与方法大致相同,都以大米磨成粉,后加糖、香料、花生等蒸制而成,叫“早米糕”;也有以佐料特征命名的“薄荷糕”等。“初二粽”指的是初二包粽子,其制作与其他地方大致相同,只是多为四角粽。“初三螺”指的是初三时,民间百姓大多要吃螺,意在明目。“初四艾”指的是初四这天,家家在门上插艾叶、菖蒲避邪,也有的认为初四插艾会使人清醒。“初五蛋”指的是初五这天要煮蛋、吃蛋。清晨,人们采集香草、菖蒲、石榴枝、桃枝、柑桔枝等,统称“午时草”。中午,“午时草”与鸡蛋一起煮,味道芬香。人们以煮蛋的汤水洗澡,浴后换上夏令新装,每人再吃上两个鸡蛋,以图吉利。小孩子在浴后要在肚脐和额头上点雄黄,借以驱邪除病。有的小孩身上还挂着装上染成红色鸡蛋的小网兜。 吃茶蛋 江西南昌地区,端午节除吃糉子外,还要煮茶蛋和盐水蛋吃。蛋分鸡蛋、鸭蛋、鹅蛋等。蛋壳涂上红色,用五颜六色的网袋装著,挂在小孩子的脖子上,意谓祝福孩子「逢凶化吉,平安无事」。 吃大蒜蛋 河南、浙江等省农村每逢端午节这天,家里的主妇起得特别早,将事先准备好的大蒜和鸡蛋放在一起煮,供一家早餐食用。有的地方,还在煮大蒜和鸡蛋时放几片艾叶,早餐食大蒜、鸡蛋、烙油馍。这种食法据说又以避「五毒」,有益健康。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7-19
艾叶又名艾草、艾蒿、家艾,为菊科多年生草本。传统中医理论认为艾叶有理气血,逐寒湿、温经、止血、安胎等作用,因此民间多用于各类疾病的治疗,如妇女产后要食用艾叶炒鸡肉;坐月子结束时要用艾叶煮水洗澡;感冒、发热、头疼等也可用艾叶煮水服。
  菖蒲与艾叶与民众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每至端午节之际,海南民间总是将艾叶同菖蒲一起悬挂家门以避邪。“端午洗艾澡,百病都赶跑。”若家中有小孩,要采摘艾叶、红花、鸡屎藤、灯笼泡、山蒌叶、山椤、榕树叶七种草本植物煮水,在中午太阳正顶时给孩子洗浴,据说可以驱虫避邪,除秽灭菌,保佑孩子平安。
艾叶一块钱一把
第2个回答  2013-07-19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家家都洒扫庭除,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并用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娱乐形或虎形,称为艾人、艾虎;制成花环、佩饰,美丽芬芳,妇人争相佩戴,用以驱瘴。 艾,又名家艾、艾蒿。它的茎、叶都含有挥发芳香油。它所产生的奇特芳香,可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中医学上以艾入药,有理气血、暖子宫、祛寒湿的功能。将艾叶加工成“艾绒”,是灸法治病的重要药材。 菖蒲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它狭长的叶片也含有挥发芳香油,是提神通窍、健骨消滞、杀虫灭菌的药物。 可见,古人插艾和菖蒲是有一定防病作用的。端午节也是自古相传的“卫生节”,人们在这一天洒扫庭院,挂艾枝,悬菖蒲,洒雄黄水,饮雄黄酒,激浊除腐,杀菌防病。这些活动也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端午节上山采药,则是我国各国个民族共同的习俗。
第3个回答  2013-07-19
因为这样香一点吧
第4个回答  2013-07-19
可能香一点吧........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