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传统文化中对老人“孝”的体现

如题所述

关于传统文化中对老人“孝”的体现如下:

一、对“孝”的定义

1、孝是布施、奉献、供养,这是就三个层次来说的。就人与人来说,是布施;若加了善心,是奉献;若真诚清静,则是供养无疑了。

前面二种福德多,最后一种,确定无疑是功德,是孝的最高境界、最佳状态,最好结果。真正的孝是菩萨行,究竟圆满的孝是大修行人才能行的,我们凡人所谓的孝大都不圆满,但在我们的社会架构里、价值体系中,又没有比“孝”更好的行持了。

2、孝是感受。每个人的理解、体会不一样,同样的行为,在不同的父母看来,有认为是孝,有认为不太孝,马马虎虎过得去。有的老人“贪心”,子女无论做什么,都不满足;有的老人体谅儿女,从不对孩子提要求。有的子女时时处处为父母着想,牵挂很多,甚至在老人面前已经“无我”。

3、孝是要求,是对他人的要求。孩子也是人,是他人;孝是律已。约束自己,减少自己的闲暇,陪伴父母,或为父母亲家做事。

4、孝是价值体系。价值体系是很重要的。现实中,许多人的做法在现实中是不孝的,甚至忤逆不道,但按照现代许多国家的标准是可以的;出世间法则“但凭心地”,一切从心出发。

平等是世间第一大善,是通出世间法的善,乃“诸善之本、众善之基”。孝是状,平等是性;孝是形,平等是情,似不可同日而语,也不好比较,实非也。在现实中,“孝”必须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因为,离开了平等,孝不可能究竟。故,真正的孝只有必须大写的人、清流见底的人才能行得,其他的,可能只能够到六七分就不错了。

二、如何“孝”

1、要从思想上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小的观念稍微先进些,老的转变起来有个过程,要有爱心、耐心,慢慢地同步,减少对孩子们的索取和依赖,努力将孩子当成独立、平等的主体,对于来自孩子的照顾也要心存感激之情,不要一切都认为是孩子应该做的,甚至不满意,无休止地指责孩子做得不够不到位,一点都不“客气”,不好!

2、要坚持老少分开居住,减少交集,降低摩擦,提升幸福指数。不要认为,分开居住就不够孝顺,相反,这是有智慧、如法的,是你好我好,大家才会好,是真实的好。

3、社会要全面审视传统文化,择其精华,剔除皂白。现在一讲传统文化,就自觉神圣高尚,就认为代表正能量,不能说一个不字,这恰是传统文化中非常糟糕、可怕的方面。接触到一些优秀孩子,他们都在学习哲学、般若,有的甚至在研究易经,易经是辨证法,确是传统优秀文化,但很难契入。

这些探索、学习、实践在当下非常重要,只有这样,才能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保持心理健康。当然,这类学习一定要避免玄学、显神通,很难有效果的,搞的不好还会走火入魔。

4、用心比行动重要。有个现象,老人“走”前最不愿搭理的那个人,一定是在身边照顾自己最多的那个人。您知道原因吗?那是因为待在一起久了,冲突矛盾在所难免,“梁子”就这样结下了。那些平时不在身边,偶然回家和言悦色、轻言细语,默默陪待身边的孩子,反而更能抚慰老人的心灵,得老人的喜欢。

所以,用心比行动重要,陪伴与供养重要,精神比物质重要。在父母身边“吵死”,还不如打个电话聊上半个小时,更能让父母开心。而且,一个积极健康的你,一个精神状态良好的你,在当今社会弥足珍贵,即是真正的孝,真实的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