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哪些省份实行了高考改革

高考改革

高考改革省份安排:
1、高考改革试点省份是浙江省和上海市。
2、按照国家高考改革的部署,2017年其他各省的高考还是按照以往的高考形式,没有变化。
3、2018——2020年期间所有省份都将分别完成高考改革(2015年——2017年秋季入学的高一学生),不再分文理科,具体要等待各省公布方案。
浙江省在2011年,便已推行“三位一体”招生,将考生高中学业水平成绩、综合素质测试成绩和高考成绩三者,按一定比例折算成最终成绩。云南、浙江、天津等地也已在高考英语听力测试时,率先尝试外语一年多考。
2014年在上海市和浙江省启动了高考综合改革的试点,2017年将全面推进。
辽宁省将根据教育部的相关政策,进行筹备部署,截止2013年12月国家具体政策尚未出台,因此辽宁暂时未进行到落实这一步。即使新政出台,也会有缓冲期,一般新政都是从新入学的一拨开始实行。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7-22
江苏“学业水平测试”科目包括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技术(含通用技术和信息技术)7科,7科学业水平测试成绩为6A且技术合格的考生增加10分投档。   天津2009年高考按统考科目成绩、学业水平考试等级和综合素质评价结果择优录取,高考成绩依然是划线和录取的主要依据。两个考生高考分数同等情况下,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才发挥作用。“高考分数同等”不是“高考成绩相同”,而是指高考分数在同一分数段内,比如500分-509分,或510分-519分为同一分数段,具体分值由高校自主确定。综合素质评价由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价三部分组成,评价结果将进行公示,最大程度地保证公平、公正。  浙江2009高考采取三位一体的多元化考试评价体制,即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价+统一选拔考试,强化会考作为学业水平考试在高校招生中的作用。像浙江工业大学,招生章程中明确只录取学业等级和综合素质合格的学生。考生如果在这个方面考核不合格,即使分数再高,也只能做退档处理。  海南的学业水平考试称之为基础会考,考试科目包括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学科,实行文理科“反向考试”。文史类、艺术类的考生须参加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学科的基础会考;理工类、体育类的考生须参加思想政治、历史、地理、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学科的基础会考。其成绩折算为10%的分数(满分40分)计入高考总分。   安徽2009高考模式为:3+文科综合/理科综合+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价。在录取过程中,高校主要依据的是统考科目成绩,学业水平测试等级和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作为参照。应届考生的学业水平测试每科目都达到C级或合格以上、综合素质评价每个方面都达到C级或合格以上,方可被普通文理科本科第二批次以上院校录取。在同等条件下,高校可以优先录取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价等级层次高的考生。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