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学会说不

如题所述

一些比较不错的朋友托我们办事时,我们为了保全自己的面子,或为了给对方一个台阶,往往对对方提出的一些要求,不加分析地加以接受。但不少事情并不是你想办就能办到的,有时受各种条件、能力的限制,一些事是很可能完不成的。因此,当朋友提出托你办事的要求时,你首先得考虑,这事你是否有能力办成,如果办不成,你就得老老实实地说,我不行。随便夸下海口或碍于情面都是于事无补的。

当然,拒绝别人的要求也的确是件不容易的事。日本一所“说话技巧大学”的一位教授说:“央求人固然是一件难事,而当别人央求你,你又不得不拒绝的时候,亦是叫人头痛万分的。因为,每一个人都有自尊心,希望得到别人的重视,同时我们也不希望别人不愉快,因此,也就难以说出拒绝之话了。”

的确,在承诺与拒绝两者之间,承诺容易而拒绝困难,这是谁都有过的经验。

有人来请托你一件事,这人必然有计划而来,最低限度,他已准备好怎样说。你这方面,却一点儿准备都没有,所以,他可是稳占上风的。

他请托的事,可为或不可为,或者是介乎两者之间,你的答复是怎样呢?许多人都会采取拖的办法。“让我想想看,好吗?”这话常常会被运用。

但有些时候,许多人会作一种不自觉的承诺,所谓“不自觉的承诺”,就是“自己本来并未答允,但在别人看来,你已有了承诺。”这种现象,是由于每一个人都有怕“难为情”的心理,拒绝属于难为情之类,能够避免就更好。

但要记住,现在大多数人都喜欢“言出必行”的人,却很少有人会用宽宏的尺度去谅解你不能履行某一件事的原因。我们常常听见某甲埋怨某乙,说:“某乙分明应允了我……但……”事实上,某乙可能答应过某甲,但那不过是某乙怕难为情不好意思拒绝而已,往后他仔细一想,便觉得这事儿根本不可能办成,甚至某甲自己也知道这事儿实在是强人所难的。但是某甲真的会自责而不责人吗?恐怕不会的,而在旁人看来,也总是觉得某乙不对,因为到了那个田地,已经没人注意当初的一切了。

拿破仑说:“我从不轻易承诺,因为承诺会变成不能自拔的错误。”

有人会发此疑问:当我们在朋友面前,被迫得“非答应不可”,而实际上明知这事不该答应时又怎么办?

人际关系学家告诉我们:“我们需要在聆听别人陈述和请求完毕之后,轻轻摇摇头,而态度并不强烈。”

轻轻摇摇头,代表了否定,别人一看见你摇头,知道你已拒绝,跟着你可以从容说出拒绝的理由,使别人易于接受你不能“遵办”的苦衷,就不会对你记恨在心。

有许多事情常是这样的,看来应该做,但一做起来很麻烦。比如你有一位好友做了人寿保险经纪人,他来向你说了一大堆买人寿保险的好处,然后,他请你购买100万元保险。你也明知此举真有益处,但是,后来当你细心一想,如果照他的要求,你每月要付出的保险费,等于你收入的1/3,而目前你的收入,也不过是仅可敷衍日常生活所需。而你一定明白这事儿很难办到,你就不妨“轻轻地摇头”,然后说出上述的理由。

有些人喜欢拖,或要人家跑几次来听他的最后答复,这都不是好的应酬之道,我们不是常常听见这样的怨言:“他不答应,早该对我说呀!”

这样一来,你在别人眼里就成了一个言而无信的伪君子。

有时,出于难为情,对于别人提出的请求没法一口回绝。在这种情况下,许愿就要掌握分寸,应根据不同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许愿方式和方法。这里有三种方法可资借鉴:

1.弹性许愿

对把握性比较小的事儿可采取弹性的许愿。如果你对情况把握比较小,就应把话说灵活一点,使之有回旋的余地。例如,使用“竭尽全力”、“尽量”、“尽我所能”等有较大灵活性的字眼。这种承诺能给自己留下一定的回旋余地,但通常会给对方留下疑虑,取得对方的信任的效果要略为欠佳一些。

2.延缓性许愿

对时间跨越较大的事情,可采用延缓性的许愿。有些事情,当时的情况确定了,可是由于时光变迁,情况会发生变化。这时,你在承诺中可采用延缓时间的办法,即把实现许愿结果的时间说长一点,给自己取得为实现许愿创造条件的余地。比如,有人要求BOSS给自己加薪,BOSS就可以这样说:“假如是年终结算,厂里收益好,我可以给你涨一级工资。”用“年终结算”一词表示实现许愿时间的延缓,显得既留有余地,又合情合理。

3.隐含条件的许愿

对不是自己所能单独解决的事情,应采取隐含前提条件的许愿。这就是说,如果你所作的承诺,不能自己独立完成,还需要别人的协助,那么你在承诺中可带一定的条件限制言词。

比如,你许诺帮助朋友办理家属迁移户口的问题,这关系到公安部门和国家相关政策,你可以这样说更合适一点:“假如以后公安部门办理农转非户口,而且您的条件又符合相关政策,我一定帮忙。”这里就用“公安部门办理”和“符合有关政策”对你承诺的内容作了必要的限制,既显出自己的诚意,又话语灵活,具有分寸,还向被承诺方暗示了自己的苦处(也要求人)。真是一箭三雕!

为人处世,应当注重言而有信,行而有果。因此,承诺不可想当然之,信口开河。理性的人事先会充分地预计客观条件,尽量不做那些没有把握的承诺。

须知,许了的愿,就该努力做到。万万不能因一时事急,瞎开“空头支票”,愚弄对方。一旦食言而肥,对方必定会非常恼火。

万一因情况有变而没实现自己的承诺,也该向对方如实表明原因,并诚恳地致歉,以求得对方的谅解。

对于自己确实没有能力办到或不想办的事情,最好第一时间回绝。拒绝并不是仅仅说一句:“那不行”,而是要讲求艺术:既能拒绝对方的不合理要求,又不致伤及对方的自尊,也不损害相互的关系。

人在工作和生活上,都有可能求人办事,当然,别人也会求你办事,每个人都无法摆脱这种社会的责任。

“无私的人正是观察到这一点,且诚实而自觉地把自己融入了他人的生活,而给他人以关心和诚意,同时也使自己开心和充实。”

“自私的人正是漠视这一点,积极而冷漠地从他人那里为自己索求和争夺着什么,自己臃肿到了可悲的处境,还遭到了他人的蔑视和不齿。”

或许没有比帮别人办事这一义举更能表现一个人宽广的胸襟和慷慨的气度了。不要小看对一个失意人说一句窝心的话,对一个不稳的人轻轻扶一把,对一个绝望的人赋予一个诚恳的信任的意义。或许自己什么都没失去,但对一个需要帮忙的人来说,也许就是雪中送炭,就是扶持,就是宽慰。

对于一个身陷窘境的穷人,几十块钱的帮助或许能使他成就一番事业,闯出自己殷实的天下。

对于一个茫然懵懂的浪子,一次秉烛夜谈或许会使他重建做人的尊严和自信,可能在悬崖前勒马之后驰骋于希望的田野上,成为一名勇士。

就是在和平的年代里,对一个正直的举动送去一个信赖的眼神,这眼神无形中可能就是正义强大的动力。对一种独特的见解付之赞同的掌声,这掌声无意中或许就是对别人的巨大支持。

即便是对一个陌生人很无意的一次帮助,或许也会使这个陌生人猛然悟到善良的稀缺和真情的珍贵。指不定当他注意到有人遇到困难时,他会迅速从自己以前被人帮助的回忆中吸取勇气和仁爱。

1.君子成人之美

《论语·颜渊》里说:“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成人之美,就是协助他人促成或实现愿望。《西厢记》里的红娘,怜惜和促成张生与莺莺的恋情,东窗事发后,仍直言不讳,使得有情人终成眷属。《水浒传》里的武二郎,愤然于蒋门神独占施恩的快活林酒店,路见不平拔刀相助,“醉打蒋门神”,夺回快活林。这样的古代故事,皆可算得上是成人之美的义举。

“成人之美”的事,在当今社会到处皆是,如主动替同事值班,帮助同学温习功课,掌握知识,宁其尽早榜上有名;主动帮助暂时经济窘困的朋友,使他无后顾之忧等等。

总而言之,但凡是好事情,好愿望,您伸出热情之手,给予大力支持,使其功成事就,都可以算是“成人之美”的“君子”行为,都会得民心,受欢迎的。

2.分内分外都要帮

当你正在专注于当下工作,或全身心投入一份你所热爱的事业,或沉浸于你所业已为生的一份职业时,却受到了来自亲人、朋友、同学或同事的求助等额外的事的干扰,需要你匀出时间,需要你多花心思和精力来应付它。

假如接受这类额外的事,肯定对你所进行的工作有影响,你会觉得不痛快、不甘心。假如推掉它、排斥它,你也会感到惶惶不安,或许还会有意外的烦恼,比如遭到曲解,受到无谓的攻击,受到周遭的淡漠,你会同样觉得不顺畅、不痛快。

接受额外之事的干扰或解除额外之事的干扰,不光是一个怎样对时间进行合理操作的技巧问题,更是一个怎么认清自己生存的根本问题。

在接受额外之事或拒绝额外之事的两难情况下,你能从接受额外之事方面入手。你受到了额外之事的干扰,你用于所进行的主要工作的时间相应减少了,你在这儿会感到有所损失,有些担心。但你获得的或许是良好的人际关系,于是你不安的感觉又会消除。

额外之事,同事、友人求助等诸如此类可能只是看上去占用了你的时间,用长远眼光看,从整体上想实际上也许并不会对你形成损失,它或许对你手中所进行的工作有间接性的影响,或许对你未来的工作造成间接的作用。这样的话,这份“干扰”也就算是干扰了。古人语“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何况,你在接受额外之事,在给别人以帮助的时间里,你或许就能够感觉到赠人玫瑰,手留余香,你此时就是快乐的,就是合理的。对你来说就是失中有得,没有什么值得惋惜的。

同时,你帮助了他人方便了他人,得到了良好的人际关系,这样美好的效应也许你一时还不会有明显的感觉。你经常给人方便,常替他人分忧解难,帮助他人,日积月累,时间一长,你处世行事的口碑将流传八方,这会大大胜过你当初因推脱别人而节约的那一点点时间的损失。

3.懂得相互“借光”

平常我们请人帮个小忙,通常说劳驾、借光。它和借光有什么联系?其实从“借光”一词的典故就说明了求助也就意味着双赢。

传说,古代有个勤劳的孩子,由于家里穷得买不起灯油,晚上无法读书。村里有个大屋子里有很多妇女在那里纺线,所以有灯光。于是他就请求帮助,借点光亮。为了让大家能接受他去,他说“你们给我方便,我也要给大家做些事情,每天晚上我来打扫卫生。”就这样,他每天晚上利用别人纺线的灯光读书了。

互助互利不单指物质方面,而且还包括精神方面。作为援助者,不一定非得你给别人什么帮助和利益不行,也许一句关切的话语,就可以给你莫大的鼓舞,让你在精神上得到满足。

生活在当今社会,总会有些时候,主动权不会由你掌握,而是由别人掌控。无论你从事什么行当,你都需要别人的帮助,都需要以低姿态表现。须知求人和低姿态是我们在生活中都会碰到的问题,我们不应该恐慌。低姿态出现和求人,这一方面表明,在一些事情上,主动权没有由你掌控,另一方面同时说明你在成长。一个人在开拓事业的初期,绝大多数求人的时候多。正如俚语所说:“每个人都有当孙子的时候。”其实这话说得并不粗俗,孙子的意思不就是说你有一个爷爷,每个人都有当孙子的时候就是说你位于一个相对的人际关系之中:你是你爷爷的孙子,你是你儿子的父亲。

在当今社会中,也会有别人需要你的时候,有时你也需要别人帮助,社会本来就是这样。

假如你对社会上求人的这种现状很不适应,你在社会上就很难取得大的发展。

当你的事业发展到自以为不用再求人的时候,也就说明你已经处于闭关自守的时期,这个时候,你必须鸣起警钟了!求人不光有它被动的一面,也有主动的一面,那说明你在努力地寻求机会,你在奋斗。

在社会上有求于人和保持低姿态,是你工作和生活的方式,与你的道德和气节是无关紧要的。如果你碰到一个非常低的门的时候,你只有低头。

你要能够平和、从容地接受你的生活,在生活的种种风雨之中,你会意识到,有时,求人和低姿态出现也是一种奋斗,也是一种拼搏。相对年轻一代来说,学会忍耐是比学会抗争更复杂的工程。既然每个人都需要求人,既然每个人都需要以低姿态出现,为何多数人宁可苦守“万事不求人”的古训自我封闭呢?为何宁愿忍受一些生活的不完美,把问题高高挂起而不去求助,不肯去低一下高贵的头呢?

很多人在没求人之前,就幻想着别人可能会对待自己的态度:傲慢、轻视、会对自己视而不见,甚至会侮辱自己,把自己赶出门去……这样没有开始就缺乏勇气,就退缩了。正是如此,你就举起了“万事不求人”的牌子,宁可忍受事办不成的后果,隐忍不办事的麻烦,把事情高高挂起,也不去求助。事实上,别人重视你与否,别人尊重你与否,这是别人的事,也是别人的权利。你不可能拿着刀胁迫别人重视你、尊重你,特别在你求别人办事的时候,你没有余地可以选择。你只有以低姿态去对待能帮你办事的人,对方会有选择的余地。别人完全有可能漠视到你的价值,有可能因为完全不需要你而忽视你。

假如你想成功,你就得必备充分的心理准备,必须以淡定的心态去面对这些事情。要知道你的容貌、智慧、身高、综合素质并不会因为别人的轻视和怠慢而有些微小的改变,也不会因为有别人的夸奖和称赞有些微小的变化。

在一个人外在的实力和成就还不太突出的时候,一个人尊严主要靠自尊来支持,就是人内在的尊严。内在的尊严是一个人的尊严的奠基石,一个人只有自尊、自爱,然后他才能具备真正的尊严。我们来假想一下,假如一个人因为老板的微笑就精神焕发,因为一个人的轻视而垂头丧气的话,那么他还能有尊严可言吗?

在我们实力还不足够的时候,我们就不能期望个人的尊严高高再上,而必须自己依靠内在的尊严来生活和工作。要知道,你有你自己的长项,当你在你实力欠缺的领域之中办事,就需要别人帮忙以解决碰到的问题。如同你就医看病要付费一样,你找别人办事就要付出,包括外在面子,这是你显示低姿态给对方的一种具体的代价。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12-26
第一:不要立即说“不”。立即拒绝别人会让他人感觉你是个自私冷漠的人,或是猜测你对他心存成见。
第二:不要轻易说“不”。随随便便地拒绝别人,会让你失去很多赢得友谊和获得他人帮助的机会。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力所能及地帮助别人,也是在帮助自己。
第三:不要傲慢地说“不”。如果你以居高临下、傲慢不逊的态度拒绝他人,很容易伤害那些有求于自己的人的自尊心,甚至为自己树敌。所以,如果你对某事确实力不从心,就要诚恳地向他人说明情况。
第四:不要无情地说“不”。拒绝他人时,如果语气过于淡漠、冷酷、话语间毫无转圜的余地,不免会让人陷入尴尬,甚至反目成仇。所以在表达拒绝之意时要尽量友善、和气。
第五:要微笑着说“不”。拒绝他人的时候,如果面带亲切和充满诚意的笑容,则可以让别人感受到你对他的尊重和歉意,即使对方被你拒绝,也会心怀感激。
第六:不要在暴怒之下说“不”。如果在这个时候拒绝别人,就很容易话不投机,出口伤人,让人觉得你没有同情心。
只要我们能够合情合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对方自然会体谅你,而且你越是坦诚待人,越不会影响彼此之间的关系,反倒更容易继续保持友好的人际关系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6
学会说“不”

生活在这个社会上,我们会遇到许多麻烦事。这时,你便要学会一个“不”字,来减少自己的麻烦。

说来也怪,这一个很好发音的字,平时却很难出口,但你要记住,一定要强迫自己把这个字说出来,否则你面临的将是自己受到严重的损害。

诚然,说“不”会使你失去一样东西,但是你是否想过一样更宝贵的东西,你已经保留下来了。

大家都听说过这样一件事。某一青年在与另一青年结识中,另一青年给某一青年一根烟,某一青年虽平日不吸烟,但碍于情面,就接受了。一年后,某一青年由于毒瘾过大,将家中的所有钱财用尽,最后无奈之下进入禁毒所。
这样类似的事情时有发生,想一想,若当时某一青年说出“不”,不吸那一根烟,自己的权力不就保住了吗?

由于一时的妥协,换来一个所谓的情谊,殊不知,自己的下半生都作了筹码,最后结果却是赌输了,多么大的损失啊!

有位名人曾说过:“生活中,总是有毒蛇在引诱着我们。”所以我们在生活中,要学会说“不”,防止那些毒蛇来侵害我们。

但是,你应明白,什么时候说不,什么时候不该说不。
例如,老师布置下的作业,你应该完成,而不应用那“不”字来反抗。
父母的关爱,你不能用“不”来抵挡。
社会的责任,你不应用“不”来推卸。

同时,你还应懂得,说不时,你应有一定实力,这样,你的话才掷地有声,否则你的话会显得苍白无力,就像一片叶子对大自然说:“不,我不要离开我的母亲。”

学会说“不”是件很难的事,你要抛弃情面,掌握时机,还要确定是否有这个力量。

无论怎样,这一个“不”字,该出口时就出口。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3-08-07
学会说不。。很难的。你没有说不是因为你是个很大方的人,,别人问你要什么的时候。你总是答应。。没有说不。。就算有时候你不愿意也没有说不。。你应该学会说不。。不过这很难的。。你没有学会说不。。以后在社会要吃亏的。。
第4个回答  2019-02-02
实际上,有些事情上SayNo的严重后果,远远低于一般人的想象。有数据调查显示,拒绝能力跟一个人的自信程度成正比,也就是说,一个人的自信度越高,就越能向与自己无关的事情Say No。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也就是,如果你无法拒绝别人,有很大的可能性,并不是实际上会发生多严重的后果,而是因为你的自信不足,而“害怕”发生很严重的后果。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