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区分民法中的事件和行为

如题所述

民法上的行为是指能够引起民事法律关系或者道德关系变动的受主体意思引导或知觉控制之下的举止。事件:与人的意志无关,能够引起一定的民事法律后果的客观现象。追问

谢谢 我知道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8-08
前者不以发生某种法律后果为目的,后者则相反。追问

谢谢,好像不够准确

追答

这样我举例吧。甲出门不小心被狗咬了这是事件,虽然结果也会产生法律关系,但甲事先没有这种目的;而行为就是你把你的不要的东西甩了,这就是你主观放弃了对该物的所有权。

第2个回答  2021-03-31

第3个回答  2018-07-27
  法律事实的事件和行为区分:
  按照法律事实是否与当事人的意志有关,可以把法律事实分为事件和行为,这是一种最基本、最重要的分类。
  事件又称为法律事件,指的是与当事人意志无关的,能够引起法律关系形成、变更或消灭的事实,事件的特点是,它的出现与当事人的意志无关,不是由当事人的行为所引发的。导致事件发生的原因,既可以来自于社会,也可以来自于自然,另外也不能来自于时间的流逝,如各种时效的规定等。
  行为又称有法律意义的行为,从法律关系的角度看,它指的是与当事人意志有关,能够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或消灭的作为和不作为。行为一旦作出,也是一种事实,它与事件的不同之处存于当事人的主观因素成为引发此种事实的原因,因此,当事人既无故意又无过失,而是由于不可抗力或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引起的某种法律后果的活动,在法律上不被视为行为,而被归入意外事件。法律上所说的行为,仅指与当事人意志有关且能够引起法律关系后果的那些行为。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7-11-12
法律事实的事件和行为区分:
按照法律事实是否与当事人的意志有关,可以把法律事实分为事件和行为,这是一种最基本、最重要的分类。
事件又称为法律事件,指的是与当事人意志无关的,能够引起法律关系形成、变更或消灭的事实,事件的特点是,它的出现与当事人的意志无关,不是由当事人的行为所引发的。导致事件发生的原因,既可以来自于社会,也可以来自于自然,另外也不能来自于时间的流逝,如各种时效的规定等。
行为又称有法律意义的行为,从法律关系的角度看,它指的是与当事人意志有关,能够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或消灭的作为和不作为。行为一旦作出,也是一种事实,它与事件的不同之处存于当事人的主观因素成为引发此种事实的原因,因此,当事人既无故意又无过失,而是由于不可抗力或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引起的某种法律后果的活动,在法律上不被视为行为,而被归入意外事件。法律上所说的行为,仅指与当事人意志有关且能够引起法律关系后果的那些行为。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