滔滔不绝地说—口若()()

如题所述

成语:口若悬河。

口若悬河 [ kǒu ruò xuán hé ] 

释义:若:好像;悬河:激流倾泻。讲起话来滔滔不绝,象瀑布不停地奔流倾泻。形容能说会辨,说起来没个完。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郭子玄语议如悬河泻水,注而不竭。”

译文:郭子玄这个人,口才真是好,言语议论如悬河泄水,滔滔流注,永不歇止。

成语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褒义。



成语故事:

晋朝时,有一位大学问家,名叫郭象,字子玄。

他在年轻的时候,已经是一个很有才学的人。尤其是他对于日常生活中所接触的一些现象,都能留心观察,然后再冷静地去思考其中的道理。因此,他的知识十分渊博,对于事情也常常能有独到的见解。后来,他又潜心研究老子和庄子的学说,并且对他们的学说有深刻的理解。

过了些年,朝廷一再派人来请他。他实在推辞不掉,只得答应了,到朝中做了黄门侍郎。到了京城,由于他的知识很丰富,所以无论对什么事情都能说得头头是道,再加上他的口才很好,又非常喜欢发表自己的见解,因此每当人们听他谈论时,都觉得津津有味。

当时有一位太尉王衍,十分欣赏郭象的口才,他常常在别人面前赞扬郭象说:“听郭象说话,就好像一条倒悬起来的河流,滔滔不绝地往下灌注,永远没有枯竭的时候。”郭象的辩才,由此可知。

而后人就以“口若悬河”来形容人善于说话,一旦说起话来就像倒悬的河水、滔滔不绝,永远没有停止的时候。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7-19

口若悬河

口若悬河[ kǒu ruò xuán hé ]

释义:形容口才好,说起话来滔滔不绝。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褒义。

引证: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回——知县见他说的口若悬河,又是本朝确切贼,不由得不信。

笔画顺序:

扩展资料

反义词:缄口不言

缄口不言[ jiān kǒu bù yán ]

释义:

1、不声不响,很少说话。

2、一句话也不说。

3、像晚秋时的蝉那样一声不响。形容受到压制不敢作声。

引证:曲波《林海雪原》二八:“凶手感到这声音象是一个铁棒击打在他的头上,他转头一看,大惊失措,缄口不言。”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3-08-08
滔滔不绝地说—口若悬河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6
杂乱无章的说——语无伦次
诚恳深情的说——语重心长
结结巴巴的说——张口结舌
连续不断的说——娓娓道来
滔滔不绝地说——口若悬河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9-05-28
滔滔不绝地说一一口若县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