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新老师,如何应对课堂事件?

教师自身应如何提高哪些方面的品质和能力来应对课堂事件? 比如学生间的斗争,小动作等、、、

21世纪我心中的理想教师

——学生问卷调查分析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对一个国家、民族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教师的素质也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什么样的教师才是21世纪优秀的教师呢?这个问题学生最有发言权。

一、问卷调查总结——每一个学生都是一座宝库

第一次问卷调查的内容是:

1.你喜欢什么样的老师?

2.你不喜欢什么样的老师?

这次我与我校的政治老师陈国荣合作,分别在13、14和15、16班进行。以此作为师生沟通的第一个台阶,使老师对学生有更多的了解。没想到学生的参与热情极高,给出的答案朴实、感人。

(一).喜欢这样的老师:

1.有责任心,通过自己的刻苦努力去感动学生,去带动学生,对学生的学习等各个方面都很了解,对其通过不同方式进行教育。以身作则,要求学生做的,自己也要做到。对学生遇到的各种问题都能及时引导、开导。如果学生方面犯错误,要多为他讲道理,从学生方面想想犯错误的原因。对学生永不放弃。

2.有活力,带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欢声笑语中得到知识。

3.有气质、有口才、有个性、有才华、有高尚思想,言而有信。

4.活泼开朗但不失严肃,幽默容易接近。不爱发脾气善解人意,可敬可亲。理解学生,经常鼓励学生,给学生自信和勇气。

5.公平、公正对待每个学生,一视同仁,让所有学生共同进步。失去平等,一切只是空谈而已。

6.以理服人。

7.对教学严谨认真。讲课方式新颖、有创意,轻松教学,调动课堂气氛,让游戏融入课堂,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能够把同学们的注意力集中起来。能虚心向学生学习。上课顾及到每一位同学。

总之,权为学生所用,情为同学所系,利为同学所谋。希望老师做四有新人:有活力、有方法、有笑容、有耐心。多关心学生,不需要过多的语言或长时间交谈,只要偶尔用一两句温馨的话提醒一下对方,留给她一个最亲切的微笑,她就会感到幸福与感动正在充斥着她的全身。或许这句话,对于老师来说只是瞬间的流露,只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但对于学生来说却是一次改变,一次机遇。(二).不喜欢这样的老师:

1.常占学生正常自习活动时间的老师。

2.课堂气氛不活跃,容易睡觉。

3.不善于与学生沟通的老师,爱发脾气,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不能够体谅学生。

是啊,老师有评价学生的权利,学生怎么就不能对老师发表自己的看法呢?谁又能说做老师的没有过不恰当、不美好的表现呢?评价老师,学生是最有发言权的。我为学生的真诚所感动。这第一步拉近了我们师生的距离。

第二次调查我将问题有感情引向理性。调查内容是:

1.你认为21世纪的教师应该具有什么特点?

2.什么样的教师让你最不能接受?

形式与过程:

这次我与11班班主任、数学老师冯文波分别在10班、11班进行了问卷调查。之所以让学生从两个方面来谈,我们认为一正一反可以更立体地反映出学生对老师的要求。给了学生一周的时间完成,然后装订成册,进行整理分析。这次调查与上次相比突出了21世纪的时间观念。我们实行资源共享法,运用同样的资料总结出各自的结论。

(一)21世纪的教师应该有什么特点:

1.“0”距离,无代沟。老师能以一个朋友身份走进同学们的生活,也能让学生以朋友的身份走进老师的生活。老师象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学生。不放弃每一个学生,坚持每个学生都是好学生。

2.和蔼可亲,微笑教学,善解人意。实行赏识教育,常和学生沟通,谈心。了解每一个学生的真实想法和感受,发现每一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为每一个学生保守秘密,尊重每一个学生,关心、鼓励每一名学生,让每一个学生对自己都充满自信。

3.对学生犯的错误可以包容,不是不分是非的任意包容而是当学生犯错时不要采取一再刺激的方法让学生认识错误,那是被动的,应该让学生从道理上真正服老师。

4.孩子终究是孩子,有无尽的潜能,是一座宝库,只要老师适时开发、适当开发,他一定会成为一个宝地。

5.品德高尚,举止文雅。讲课时有风度,注重仪表。衣着整洁,体面大方,要求与学生一样没有奇装异服。

6.敬业,有内涵。有丰富的教学经验,知识面广,教学方法独特,作业少而精。课堂气氛活跃。能够积极应对突发事件,听取同学意见,果断进行处理。

7.老师对学生要有求必应。学会从学生的角度看问题。

8.具备先进的文化和思想。掌握各种知识,特别是了解尖端科技。注重现代化教学,会用电脑,会说一些简单的英语日常用语。思想要跟上当今时代的潮流。能把各种健康的文化带给我们,也许超出了书的范围。例如:生活常识、好的习惯、丰富的文化包括时尚等等。

9.老师本身各项素质都比较好,有良好的治学态度,更重要的是有一颗充满仁爱的心以及令人钦佩的师德。

10.老师们尽量“全能”,做“十”字型人才而不是“|”字形人才,对于同学们来说是非常有利的。

11有爱心,有环保意识。比如:看见水泵在流水,就关上。

12.老师同样要热爱自己,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只有身体健康,才能带好学生。

13.应该有最美的眼神。就是必须有一个满浸着人间伟大的爱的灵魂。在对人的影响上,爱的浇灌和人性的感召,永远胜于其他形式。

14.要一视同仁,公平、公正、公开。我想做到这“三公”的老师一定非常正直、善良。老师一定要做到高素质、高修养、高学历,我想做到这“三高”,上面提出的建议会悉数实现。

总之,老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学生受益于老师,老师,身教胜于言传。做一个好的老师并不难,要做到一个真正好,也许也不难,但要做到一个“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老师这才难。

(二)什么样的老师让你最不能接受:

1.首先,我相信每个老师都不是刻意去做伤害学生的事情的。但也许是性格使然。

2.不能以身作则,行为举止有损教师形象。比如迟到、压堂、随地吐痰、上课接电话等。

3.总是把自己不好的情绪带到课堂。无论私底下老师有什么事,都别把情绪发泄在课堂上,发泄给学生。只有老师上课精神饱满,学生才会很配合。

4.以老师身份自居,整天面无表情,很冷酷的样子。不与学生沟通,盲目地把自己认为对的想法强加给学生。不虚心接受学生的意见,总认为学生不如老师。

5.课堂上气氛死板、乏味,没有创新。拖拖拉拉,没有效率。只求速度,不求效果,没有责任心。知识背囊空虚无物,不能传授我们更多、更精彩的知识。学生一个问题就把老师问住了,还要去翻书。

6.作业太多且没有水准。

7.不能一视同仁,对喜欢的同学特殊关照。

8.不经学生同意,随意翻学生物品。

9.失信。

总之,老师们普遍喜欢用自己的方式来约束自己的学生,而学生都有自己的思想,受到老师的束缚后,又何来创新?人需要有一定的自由空间,需要属于自己的一片天、一块地,希望老师不要剥夺我们太多的自由,给我们一缕自由之风吧。

材料收上来之后,我只是起到了穿针引线的作用,包括小结部分都是学生的原话。

二、问卷调查分析——学生是最好的老师

首先我感受到了学生们如火一般的热情,特别是一位同学提到老师要热爱自己,要注意身体。让我感觉到一股暖流在全身流淌。学生不只是对老师提各种很高的要求,也表达出对老师的体贴、关心。我们老师对待学生不也应该如此吗?既要对学生提严格的要求,也要恰当地表达我们对他们的体贴、关心。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容易接受我们的要求;其次我认为学生的思想很有深度,耐人寻味。学生的水平,远远超出我的想象。比如:①在对人的影响上,爱的浇灌和人性的感召,永远胜于其他形式,②做到“三公”,公平、公正、公开,③老师一定要做到“三高”,高素质、高修养、高学历,我想做到这“三高”,上面提出的建议会悉数实现。④要做到一个“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老师这才难。这样的要求是太高吗?细细品位,哪一点不是为人师者应该做到的呢?老师对学生可以有百般不满,学生对老师就不能有所要求吗?正如一个学生说得那样,老师应该虚心向学生学习。其实学生带给我们的是一种极大的心灵震撼。他们敢于向老师说出他们的心里话,为每一位教师指出了明确的努力方向。我觉得应该让师生双方沟通的渠道更为畅通,沟通的领域更为广阔。不管我们最终是否达到了学生的要求,毕竟我们在朝着这个方向努力。

反思我自己十几年的教学生涯,有时欢喜有时忧。由以前的自卑、苦恼到现在的自信、快乐。在这其中,有学校领导、老师的帮助,更有学生的巨大的推动作用。我特别感谢我那些可爱的学生。

三、感悟——如何让自己成为21世纪的好教师呢?

一个好的老师应具备各种素质,我觉得尤为重要的是对待教学的严谨态度、有乐于与每一个学生沟通的诚意并善于沟通的技巧。这是我现在各项工作落脚点。

对待教学工作,我是精益求精上台阶。一方面,自身在不断挖掘潜力,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在每一节课上不仅要教给学生一定范围的知识,还要使学生变得越来越聪明;另一方面,加强监督机制。为了加大监督的力度,这学期,我在11班聘请了6名特约评论员,给他们专门发了聘书,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他们最主要的义务就是为我的每节课打分。不管加分、减分,都要注明理由。这样我对自己的课就有了一个更客观的认识。作为回报,我每周为他们提供一本好书看。在这学期初三教师的业务考核中,我得了满分,更增强了我的自信。我能行,我一定能行。我要把我对待工作的这份自信通过与学生的沟通传到学生的身上。

对待与学生的沟通,我觉得更是如鱼得水。去年,我的一篇论文《感动》荣获市级二等奖,初战告捷。这学期,不断有学生找到我,让我帮他们解决一些很实际的问题。我还找到一个帮助他们解决问题的良策——送书给他们看。不管是哪一方面的问题,在我这里都可以找到相应的书。有一次,一个学生给我写了一封信,说她感觉时间不够用,缺乏勇气和自信。我当时在看自习,就把我刚刚买到的一本书《比尔.盖茨给青少年的9个忠告》借给她看。过了两天,我遇到这位同学,问她是否还需要找我谈谈,她说她已经在书中找到答案。还一次在12班看自习,我把我写得一篇文章给周国和菊艳看。她们说我写得很好,并说我一定是看了很多的书。我说的确如此。我这样做就是为了引导学生也去看更多的好书,从中受益。下课后,这两位学生找到我,跟我借书,我把《想到就要做到》这本书借给她们。第一:规定时间,一周内归还;第二:要说或写读书笔记。确实有所收获,而不是看完就扔在一边。现在我有十余本书在学生中传阅。有上面提到的两本,还有《少年成才的六大素质》、《一生成功的计划》、《今天就要有突破》、《高分是这样诞生的》、《没有任何借口》、《细节决定成败》、《致加西亚的信》,还有历史的课外书。学生的时间很宝贵,老师也很忙,这样做既可以节省时间,同时又可以更好地解决问题。但它并不能完全取代师生之间面对面的交流。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决定采取哪种方案。我觉得如果引导到位,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这就需要老师动脑筋,想办法。原来我认为老师的工作就是周而复始,枯燥乏味,没有一点新鲜感。现在我完全抛弃了这种想法,有了一种全新的理念。热爱自己的事业而又善于思考、善于创新的教师,才有力量使教室保持肃静,使学生用心倾听他的每一句话,才有力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这种力量才是一种无可争议的威信。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我会不断激励自己坚持下去,尽管学生的要求我可能很难达到,但至少我去努力了,我去奋斗了,我能做到问心无愧了。为他们解决疑难问题,使他们能够健康成长;同时也使自己从中有所收获。希望有一天我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更好的为他们传道、授业、解惑,真正成为21世纪一名优秀的教师。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8-08
这样的话 你的负担 可就重了 毕竟是新人
第2个回答  2013-08-08
新老师如何应对课堂突发事件: 一、处乱不惊巧调控
课堂上时常会发生一些意外的突发事件,使教师不知所措。其实,意外处理好了,就会是很好的教育题材。面对突发事件,教师只有从容不迫,气定神悠,全情投入,才能以自己的情绪来感染学生,从而化解意外险情。
一次我去一所小学听课,老师和孩子们正在兴趣盎然地学唱歌曲《新年好》,突然,音乐教室里飞进一只小燕子,在我们面前飞来飞去。“啊,小燕子!”所有孩子都停止了歌唱。对于小燕子的意外出现而停止了歌唱,老师有些气恼,正想想个办法让孩子们专心学唱歌曲,忽听轻微“咚”的一声,小燕子跌落在地板上,接着便传来好几个孩子的惊叫:“呀,小燕子撞死了!”原来,由于教室窗明几净,可怜的小燕子欲飞几次,都撞在了玻璃上,被撞晕了。这时,尽管有听课老师在,学生们还是叽叽喳喳,整个课堂乱哄哄的。老师知道,此时再让孩子们把小燕子当成不存在,那是不现实的。于是,她拿手指在唇边“嘘”了一声,轻轻地说:“小朋友们,轻点,小燕子没有死,它只是撞晕了,我们用《新年好》这首歌的旋律编一首唤醒小燕子的歌,好不好?”于是,你一句我一句,《小燕子》的歌很快编好了,孩子们很有感情地看着小燕子唱了起来:“小燕子啊小燕子啊,小燕子啊快醒来,小朋友们祝福你啊,小燕子啊快醒来!来来来……小燕子啊快醒来!”出乎我们的意料,孩子们的歌声是那样的轻柔,那样的深情。不一会儿,小燕子醒了,动了动翅膀,飞出了窗外。孩子们个个兴奋极了,不知怎的,作为同是教师的我,此时心中竟莫名地涌动着很多感动……。
小燕子的出现,使整节课差点以混乱收场,但在教师的机智处理下,带动学生充满感情的进行歌曲创编并深情的演唱,使课堂充满了人性化,整个课堂不仅得到了有效控制,还通过即兴创编有效的培养了孩子们的创造性思维。
二、因势利导巧启发
在我们的音乐教学新理念中非常注重个性的发展,重视音乐实践并鼓励学生进行音乐创造。《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指出:每一个学生都有权利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学习音乐,享受音乐的乐趣,表达个人的情智。音乐课的教学过程就是音乐艺术的实践过程。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各项音乐活动。今天的学生视野开阔,思维活跃、遇事敢于亮出自己的观点。学生的这种积极主动的创新精神,给我们的课堂教学加大了难度,它要求教师能灵活机智的抓住有利时机及时给予指导、启发,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
如一位教师在上《铃儿响叮当》这一课时,一位平时比较调皮的男孩一直漫不经心地在摆弄他手中的竖笛,当全班同学在演唱这首歌时,他却用自己的铅笔敲击着竖笛的两头,发出“嗒嗒 嗒”的声响。这时,多数同学都把目光投向他,还有的在座位上叫起来:“老师,周亮没有唱歌,他在玩竖笛。”那样子似乎要老师好好“管管”这位不守纪律者。教师刚想批评,但随之脑袋中就闪现出另一个念头:这位同学无视课堂纪律是不太好,可他的这一举动不正是用打击乐为歌曲伴奏的感觉吗?何不发挥这一“突发事件”的作用,好好地为教学服务一次呢?因此这位老师在指出这个小家伙缺点的同时肯定了他对音乐的感觉和创造力,并决定引导学生为歌曲配伴奏。“同学们,你们想想除了用竖笛,还能选择身边的物体做打击乐并自己设计节奏型为歌曲伴奏吗?” 同学们一听乐了,立刻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行动起来:用喝水的杯子当碰铃、椅子扶手当小鼓创作出“嗒嗒 嗒”“嗒嗒 嗒嗒”“嗒嗒 0嗒”等多种节奏型为歌曲伴奏,还有的用吹口哨、拍掌来表现。课堂上顿时活跃起来,这不正是学生自主参与音乐活动和发挥想象力进行音乐创造的极好体现吗?一次小小的“意外”,经过教师的机动处理,变成了一节有声有色的创造实践课,使课堂充分体现了娱乐性与音乐性的完美结合。
三、 借机施教巧探究
在课堂教学中,完全依照教学设计的方案去实施的做法是很少的,很多时候都可能因偶发事件而要做一些适当的调整与改变。如果教师对这些偶发事件把握得好,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就可能变被动为主动,化腐朽为神奇。
如一位教师在上《地方戏曲》时,认为这一课在选材上应立足于让学生了解家乡的传统文化,因此他把教学内容的重点放在家乡戏“花鼓戏”的学习上。他原以为学生会了解一些较为熟悉的作品或表演艺术家,因此不仅安排了欣赏,还安排了学唱《补锅》选段。但出乎意料的是,在课堂上学生对于花鼓戏不仅不熟悉,不想唱,甚至觉得“太难听了!”“不喜欢!”“真不理解为什么会有人要听这种音乐”。这时教师要是没有较高的应变能力,不能巧妙处理这一“突发事件”,这节课是无法进行下去的。这时他灵机一动,反问道:“为什么那么多同学不喜欢花鼓戏?为什么现在剧院里很少出现年轻人的身影?我觉得作为一个湖南人,居然不了解花鼓戏,真的是花鼓戏的悲哀!其实,花鼓戏也曾有过辉煌的时刻,也曾涌现出了一大批深受群众喜爱的表演艺术家……花鼓戏要发展,它最缺少什么?我觉得是创新,那么如何振兴花鼓戏?我认为我们在座的每一位同学都可以为它出谋划策,振兴家乡传统文化是我们每个湖南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啊!”这时学生马上展开热烈的讨论,有的说:“它的唱腔太老土,建议不妨加点现代元素”,有的说:“剧本最好能编一些新的内容,反映我们当代年轻人的生活”,还有同学说“我们应该让那些演员脱掉旧时的戏服,换上现代更时髦的服装”……在学生不喜欢唱的情况下,教师根据课堂生成的新情况,针对花鼓戏不景气的现状,组织学生参与讨论,来培养学生反思和批判的理性精神,引发学生去思考、探究,鼓励学生为继承和发扬家乡的传统文化出谋划策。这样既深化了学生的认识,又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学和教育过程中有三个源泉:科学,技巧和艺术。”作为这三个源泉的高级能力,教学机智是教师智能结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教师威信的高低和教学质量的优劣。教学的大部分内容都是可以预设的,否则教学就不成系统,是零散而杂乱的,但教学机智是不可预设的,它是教学情境的自然运生。很多人认为教学机智是一时的心血来潮,灵感突发,但我认为,教学机智实际上是教师本身所固有的教育素质、素养,以及日常教学工作的总结与积累,是一种通过长期积累才能形成的品质。象我上面提到的例子,都是一些很平常、很普通的事情,我们做教师的几乎每个人都遇到过类似情况,但真能做到恰如其分、得心应手的又有多少呢?
总之,课堂“突发事件”是音乐课堂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教师如何处理好课堂的突发事件是非常重要的,它像一柄双刃剑,处理得不好会影响音乐教学效果,处理得当会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可以为课堂教学增色添彩,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音乐课堂魅力无穷。因此教师遇到课堂“突发事件”时,应该用“宽容的心态,赏识的眼光,智慧的举措”来看待学生的所作所为,巧妙处理课堂突发事件,化弊为利,为我所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使其为音乐课堂教学更好的服务。
第3个回答  2013-08-08
放松不要太严格
第4个回答  2013-08-08
我认为应该根据事件的发展随机应变。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