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分为哪几种?主要症状是什么 吃什么药

如题所述

感冒,祖国医学称"伤风",是由多种病毒引起的一种呼吸道常见病,其中30%-50%是由某种血清型的鼻病毒引起。普通感冒虽多发于初冬,但任何季节,如春天、夏天也可发生,不同季节的感冒的致病病毒并非完全一样。感冒病例分布是散发性的,不引起流行,常易合并细菌感染。普通感冒起病较急,早期症状有咽部干痒或灼热感、喷嚏、鼻塞、流涕,开始为清水样鼻涕,2~3天后变稠;可伴有咽痛;一般无发热及全身症状,或仅有低热、头痛。一般经5~7天痊愈。

感冒也是一种急性传染性鼻炎,俗称“伤风”。是由呼吸道病毒引起的,其中以冠状病毒和鼻病毒为主要致病病毒。病毒从呼吸道分泌物中排出并传播,当机体抵抗力下降,如受凉、营养不良、过度疲劳、烟洒过度、全身性疾病及鼻部本身的慢性疾病影响呼吸道畅通等,容易诱发感染。感冒发作后继发细菌感染。感冒起病时鼻内有干燥感及痒感、打喷嚏、全身不适或有低热,以后渐有鼻塞、嗅觉减退、流大量清水鼻涕、鼻粘膜充血、水肿、有大量清水样或脓性分泌物等。若无并发症,病程约为7~10天。

对感冒应以支持疗法及对症治疗为主。可大量饮水、通大便、热水洗脚、饮食应清淡,注意休息。初期时可用发汗法,如有并发细菌感染可用磺胺药或抗生素。

【概念】感冒(common cold)又称伤风、冒风,是风邪侵袭人体所致的常见外感疾病。临床表现以鼻塞、咳嗽、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为其特征。全年均可发病,尤以春季多见。由于感邪之不同、体质强弱不一,证候可表现为风寒、风热两大类,并有夹湿、夹暑的兼证,以及体虚感冒的差别。如果病情较重,在一个时期内广泛流行,称为“时行感冒”。
西医学的上呼吸道感染属中医的感冒范畴。西医学认为当人体受凉、淋雨、过度疲劳等诱发因素,使全身或呼吸道局部防御功能降低时,则原已存在于呼吸道的或从外界侵入的病毒、细菌可迅速繁殖,引起本病,以鼻咽部炎症为主要表现。引起普通感冒的主要为鼻病毒。

【病因病机】感冒的发生主要由于体虚,抗病能力减弱,当气候剧变时,人体卫外功能不能适应,邪气乘虚由皮毛、口鼻而人,引起一系列肺卫症状。偏寒者,则致寒邪束表,肺气不宣,阳气:郁阻,毛窍闭塞;偏热者,则热邪灼肺,腠理疏泄,肺失清肃。感冒虽以风邪多见,但随季节不同,多夹时气或非时之气,如夹湿、夹暑等。

【辨证】主症恶寒发热,头痛,鼻塞流涕,脉浮。
兼见恶寒重,发热轻或不发热,无汗,鼻痒喷嚏,鼻塞声重,咯痰液清稀,肢体酸楚,苔薄白,脉浮紧,为风寒感冒;微恶风寒,发热重,有汗,鼻塞浊涕,咯痰稠或黄,咽喉肿痛,口渴,苔薄黄,脉浮数,为风热感冒;夹湿则头痛如裹,胸闷纳呆;夹暑则汗出不解,心烦口渴。

【治疗】
1.基本治疗
治法祛风解表。以手太阴、手阳明经及督脉穴为主。
主穴列缺合谷大椎太阳风池
配穴风寒感冒撸�臃缑拧⒎斡幔环缛雀忻罢?加曲池、尺泽、鱼际;鼻塞者,加迎香;体虚感冒者,加足三里;咽喉疼痛者,加少商;全身酸楚者,加身柱;夹湿者,加阴陵泉;夹暑者,加委中。
操作主穴用毫针泻法。风寒感冒,大椎行灸法;风热感冒,大椎行刺络拔罐。配穴中足三里用补法或平补平泻法,少商、委中用点刺出血法,余穴用泻法。
方义感冒为外邪侵犯肺卫所致,太阴、阳明互为表里,故取手太阴、手阳明经列缺、合谷以祛邪解表。督脉主一身之阳气.温灸大椎可通阳散寒.刺络出血可清泻热邪。风池为足少阳经与阳维脉的交会穴,“阳维为病苦寒热”,故风池既可疏散风邪,又与太阳穴相配可清利头目。
2.其他治疗
(1)拔火罐法选大椎、身柱、大杼、肺俞,拔罐后留罐15分钟起罐,或用闪罐法。本法适用于风寒感冒。
(2)刺络拔罐法选大椎、风门、身柱、肺俞,消毒后,用三棱针点刺,使其自然出血,待出血颜色转淡后,加火罐于穴位上,留罐10分钟后起罐,清洁局部并再次消毒针眼。本法适用于风热感冒。
(3)耳针法选肺、内鼻、下屏尖、额,用中、强刺激。咽痛加咽喉、扁桃体,毫针刺。

【按语】
1.感冒与某些传染病早期症状相似,临床应加以鉴别。
2.在感冒流行期,针灸足三里(双),每日1次,连续3天,有预防作用。

中医把感冒分为风寒感冒、风热感冒、和暑湿感冒三个不同的常见类型。
1.风寒感冒:多见于冬春季节,其主要症状为恶寒(怕冷)重,发热轻,鼻塞流涕、头痛无汗、咳嗽、痰稀白、全身筋骨酸痛、舌苔薄白等。因此,治疗时应选用辛湿解表、宣肺散寒的中成药。如1.午时茶,每日二次,每次一块,煎服或用沸水冲泡10分钟后服用。2.感冒清,每次2--4片,1日3次;3.正源丹,每日3次,每次2片;4.伤风感冒冲剂,每日2次,每次1--2包。
2.风热感冒:多见于夏秋季节,其主要症状为恶寒轻、发热重、咽痛、咳嗽痰黄、尿黄、舌苔薄黄等。治疗上宜选用辛凉解表、祛风清热的中成药。1.银翘解毒片,日服2次,每次4--6片,2.银黄口服液,每日3次,每次10--20毫升;3.桑菊感冒片,每日2次,每次4--8片;4.羚羊感冒片,每日2次,每次4--6片;5.感冒宁、板兰根冲剂、四季平安感冒片等均可按说明书或在药师的指导下服用。
3.暑湿感冒:多发生于6月--9月暑热季节。此时的感冒一般都兼挟暑湿之气。其主要症状为口渴饮、头昏、胸闷、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舌苔黄腻。治疗应以芳香化浊、清热化湿的中成药为主。如霍香正气丸,每次6克,每日三次;霍香正气片,每次要片,每日三次;霍香正气水,每次1支,1日3次,均温开水送服。另外,还可选用祛暑片、六一散等,效果都比较好。
综上所述,病症各异,药有温凉。若风寒症用辛凉药,犹如雪上加霜;风热症用辛温药,犹如火上加薪。所以选用治感冒的中成药必须对症,才能药到病除。
此外,中成药治疗感冒时,要掌握病情的发展时机。一般以体温在38度以下者为宜,高于此体温则非中成药可胜。如果发热持续3天不退,咳嗽加重,很有可能得了肺炎或气管炎,应及时找医师作检查治疗,切勿妄自用药,以免贻误病情。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2-02

乡村全科超级宝典之中医部分08感冒:风寒感冒、风热感冒、暑湿感冒

第2个回答  2013-08-09
冷感冒和热感冒。症状:喉咙疼。痒。流鼻涕,鼻子不通。吃白加黑,泰诺,板蓝根冲剂。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