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的概念是什么???

如题所述

当有一天,你觉得不再爱任何人的时候,尤其是你的爸爸妈妈,做了坏事不觉得害怕和愧疚的时候;你就和没人性的躯壳很接近了。而最钟,杀人时感觉象吃饭一样自然的时候,就是完全丢了人性的时候了。至于人活着图了啥,不为自己,也不为别人,只是因为正好是个人而活着。如果你是一只猫,你做的也只是猫该做的事。当然了,作为现在地球生物世界比较拽的我们来说,并不一定要遵守本分的。至于是该服务别人,还是自私一点,这个没有唯一的答案。关键是自己的选择。伟人不是每个人都能模仿的,反过来,他们也无法模仿你。
做自己,就是这样。人就该这样。

人性,顾名思义,指人的本性。人性有两种含义,一种含义是作为中性词,在中国文化中,对人的本性,有人性本善论的观点,以儒家孟子为代表,也有人性本恶论的观点,以儒家荀子为代表;一种含义是指作为人应有的正面、积极的品性,比如慈爱、善良,类似于英文中的Humanity。通常所说的人性,以后一种涵义居多

人性就是指人天生就具有的本性,即只要是人所具有的属性都可以是人的本性.
1、在一定的社会制度和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人的本性。
2、人所具有的正常的感情和理性。
表面上这个定义没有问题,但我觉得还没有准确的表达人性的定义:
第一层意思:人性是人的本性或本能。没错。但说“人性”是在“一定的社会制度下形成”,却为“人性”打上了“意识形态”的烙印,认为“人性”是后天形成,这是不对的,违背了“人性”是先天的客观的这一原则。正因为连《现代汉语词典》都混淆了人性的定义,难怪有人把“人性”等同于“道德”了。我觉得,第1条可改为:“人性是人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使“人”作为一个种族区别于其它“动物”种族的一种特有的本性或本能”。有“人性”一说,与此对应的,就有“兽性”一说。
第二层意思:人性是感性与理性的结合。“人”与“动物”(人也是动物,这里的动物是特指)的最大区别就是人类会思考,具有理性(动物是否也会思考?这一点不好说,我倾向人比动物更会思考,后面会讲)。“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会思考,有思维,有理性,是“人性”区别于其它“兽性”的最重要的特征。请注意《现代汉语词典》的定义,“正常的感情”,此定义又有点把“人性”狭义化,什么是“正常的感情”?什么是“不正常的感情”?“不正常的感情”是不是就归于“兽性”?
这里又引出了“人性与兽性”,“广义人性”与“狭义人性”的区别。
我认为,广义的“人性”包括“人性”(狭义的人性)和“兽性”,人本来就是动物,根据上面讲的人性的第二层含义,即人性包括感性和理性。那么,“兽性”偏向感性,“人性”(狭义的人性)偏向理性。广义的“人性”既有“善”的一面,也有“恶”的一面,可谓是“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
所以,才有了狭义的“人性”概念。狭义的“人性”是指人类学会思考后懂得“扬善弃恶”,追求“真善美”的天性,狭义“人性”的基础是“人的理性”。在这个程度上,狭义的“人性”就等于“真善美”。狭义“人性”不科学,但它却有现实意义,因为狭义“人性”能提炼“道德”。
这里顺便也把“道德”的概念提出来,“道德”正来源于“狭义人性”,“道德”是人们为了约束人类行为而对“狭义人性”即“真善美”进行主观选择后所确立的守则或规范,比如中国传统的“仁义礼智信”。“道德”不完全等于“真善美”,所以“道德”不等于“狭义人性”,“道德”只能无限的向“狭义人性”靠拢。
有的人把广义的“人性”简单的把一剖为两半,即“人性”(狭义)和“兽性”,把人表现“善”的一面归纳为“人性”,人表现“恶”的一面归纳为“兽性”,“真善美”是“人性”,“假恶丑”是“兽性”,比如“丧失人性”、“兽性大发”。其实,这是给“兽性”栽赃。我认为,广义的“人性”包括“兽性”,“人性”与“兽性”只有“高低”之分,即“人性”“兽性”更高级,但没有“善恶”之别,不能简单以“善恶”区分,如果这样,那就是所谓的简单的贴“道德标签”了。例如,人们总认为动物就代表贪婪,肉欲,杀戮……把这一切归于“兽性”,其实“兽性”也有善的一面,我们把“兽性”具体到“狗性”,“猪性”,“虎性”,那么狗忠诚,猪顺从,虎毒不食子。
我前面保守的不敢把“理性”作为人类独有的特征。从进化论的角度看,人类是从“非理性”进化到“理性”的,谁也不敢保证所谓的“猪狗牛”等所谓低等动物那一天也具有“理性”,甚至是现在已经会“思考”,只是我们不懂动物语言,无法与它们沟通。现在许多科幻片以及一些科学试验,不是有这方面的引申吗?并且,从生物学的角度,动物都有大脑,都有神经元,人的思考活动本就是神经元运动的过程,所以也不排除动物也会思考,也有理性思维。
回到于加朋老师关于“人性与道德”的论述上来,于加朋老师有“人性是真实的、自然的、永恒的。”论断,我个人认为是要修正的,因为从进化论来讲,随着人类的不断进化,“人性”也是不断进化的,从大时空观念来看,人性也不“永恒”。于老师另外说“几千年人类的文明史,人性并没有发生过丝毫的变化。”,这我没有意见,因为“几千年人类的文明史”在以亿计的人类进化史上确实不算什么,确实很难看出有没有“丝毫的变化”。
另外,在“人性与道德”这一部分,于老师好像观点采用的是“广义人性”即人的本能本性,但论述过程及部分论据却用的是“狭义人性”,即“真善美”,例如“郭巨‘埋儿救母’这种灭绝人性的‘孝道’”的例子。这只是建议,希望对于老师有所帮助。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09-01
看了N多关于“人性”的说法得出我的看法:
关于人性的说法、著作、论断很多,胡言乱语也太多,大都为了解释一个别的什么“思想”、“主义”,就把“人性”说的天花乱坠,深奥无比;更气人的,别人问他什么是人性,他回答一堆关于人性的善、人性的恶、就是不说人性的定义。
窃认为人性这个“物”并不存在,人性是唯心的,人性是人群的一种外在共同表达,人性和道德有一定的关系。
这里特地说明:唯物和唯心是解释世界互不可缺的两种学说。
1. 人性是人群在自然界和社会里的一种共同表达,包括生物学、动物学和其他的自然特征,也包括凝聚各种人际关系的社会特征。
2. 因为每个个体的人都不一样,每个人的个性不会完全符合所在人群的集体表达,所以个性不是人性。
3. 个人不依人性而存在,人性依人群而存在。
4. 把人置于不同的情境里,就会具有不同的人性表达。比如在家庭关系里的人性和在工作单位里的人性,表达会有所不同。
5. 在不同情境里人性表达的共同部分,或者说大多数人认可和表达出来的主要特征,就是当时当地当情境的规范表达,可以被解释为道德。
6. 作为个体的人,应该充分认识所在群体和所处情境的道德规范表达,用来修身养性,提高自我。
7. 马克老思说“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句话唯心色彩浓厚,被片面用于阶级分析理论。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11-03
简单的说,人性就是人的基本属性,做人的最低道德底线,那就是心地善良,为人正直。离开了这样一个底线,就不是人,或者根本不配做人。
第3个回答  2021-05-25

什么是人性,就是你帮助了别人,别人只需要一句谢谢,即便对方没有付出相应的报酬,你的内心却丝毫不觉得吃亏;别人伤害了你,别人只需要一句对不起,即便对方没有给予相应的补偿,你的内心却也能够原谅对方;一个能力地位远高于你的人,他有足够的资格瞧不起你,但是你依然觉得非常难以接受他人的鄙视,无论那个人比你强上多少;人类总是希望得到赞美,一句只是空话毫无实际收益的赞美却能让人产生非常快乐(甚至是高于有实际收益的快乐)的情绪,等等诸如此类不再赘述。从逻辑上来讲,这是不科学的,为什么不等价的行为产生了几乎等价的心理感受呢?这就是人性,上述只是诸多人性中的一点点而已,所谓人性,就是人类一些动物本能,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深刻的影响着人类的想法和感受,从这一点来讲,人类简直就是动物,人类几乎所有的内心感受都可以被预测,人类的自主意志在此显得那么苍白无力,人类总是妄图控制自己的情绪,但是所谓的控制情绪,只不过是把不高兴或者高兴的感受强行憋住而已,而对于内心感受的产生我们毫无应对办法,只能任由人性规则的摆布。所以人活于世,与其选择与人性抗争(出家做和尚),倒不如顺应人性,利用人性。虽然我们只是被上帝随意摆弄的动物,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努力和利用人性规则尽可能的获得快乐的感受,仅此而已

第4个回答  2013-08-03
狭义的“人性”是指人类学会思考后懂得“扬善弃恶”,追求“真善美”的天性,狭义“人性”的基础是“人的理性”。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