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让诸葛亮去东吴说服孙权孙刘联军,诸葛亮去东吴是哪一年?

如题所述

建安十三年(208)八月,刘表病逝,其二子刘琮继位,听到曹操南下的消息,遣使投降。刘备在樊城知道后,率军队和百姓南逃,曹军在当阳长坂追上刘军。刘备到达夏口,而孙权之前又派鲁肃到来观察情况,并向刘备建议向孙权求救,诸葛亮便自荐到柴桑作说客,与鲁肃结为朋友;到达柴桑后,诸葛亮面见孙权,先用二分法给孙权两个选择“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若果能以吴、越的军力与中原之国抗衡,不如早和曹操断交)”;另一个选择则是激将法,“若不能当,何不案兵束甲,北面而事之!(如果认为不能抵挡,为何不停止军事行动,向北方称臣呢!“北面”在这里有双重含义:其一是曹操当时在北方;其二是君臣见面时,臣子通常面向北方。)”孙权却反问诸葛亮,刘备又何解不投降。诸葛亮便提高刘备身价,说刘备有气节,绝不投降,以向孙权显示刘备的决心。孙权大怒,誓言不会向曹操投降,但却有所担心,刘备还有多少兵力战斗。

诸葛亮最后才分析两军的情况,先说出自军散兵归还和关羽水军有万人,加上刘琦凡江夏士兵亦不下万人,再说出曹军远来疲弊,追刘备时,又用轻骑一日一夜行了三百多里,正是“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而且北方人不习水战,荆州百姓又是被逼服从曹操,不是心服;最后肯定地说曹操必定可打败。孙权十分高兴,后又受到鲁肃、周瑜的游说,决定联刘抗曹,派周瑜、程普、鲁肃等率三万水军,与曹操开战。

诸葛亮随军回到刘备处;十一月,曹操大军在赤壁遭遇孙刘联军火攻,军中又发生瘟疫,故大败,回师北还。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1-01
你好,你指的应该是三国演义:东汉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
但历史上刘备和孙权在赤壁之战时结盟抗曹。最早提出建议并亲自斡旋其间,促成这种重要局的人,究竟是谁呢?罗贯中《三国演义》将这事主要归功于诸葛亮。舌战群儒的场面确实写得绘声绘色,东吴群臣如张昭、顾雍等二十余人,对前来说服孙权结盟的诸葛亮,轮番进行诘问和质疑,简直如同辩论中的围攻,气势汹汹,咄咄逼人,但诸葛亮毫不示弱,力挫众议,终于赢得了这场辩赛。整个过程写得精彩纷呈,令人过目难忘。然而,这场辩赛乃罗贯中故意编排,目的为了凸显诸葛亮的丰采。史实根据完全没有,但又虚构得非常合适,非常亮丽,充分体现了罗贯中的精妙才思和圆熟笔致。同时,罗贯中在这里又并不违背总的历史背景。他也写了鲁肃先去当阳长坂跟刘备建议结盟的事,这符合史实。不过罗贯中写鲁肃时轻轻一笔带过,却用浓墨酣笔编造诸葛亮去江东的细节。当然这符合罗贯中的创作主旨。事实上,赤壁之战中孙刘联盟的结成,提出动议,最早的还是鲁肃,而不是诸葛亮。《三国志》的“刘备传”和“诸葛亮传”,说是油画刘备诸葛亮去向孙权说结盟之事。陈寿在“鲁肃传”中又详细地记载了鲁肃前往刘备处说结盟抗曹的事。
注意:三国演义是小说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