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一九、二九、三九、四九如何划分的? 从哪天算起的啊?

如题所述

冬季数九是从冬至那天开始,到惊蛰结束,即阳历12月22日到次年3月12日。每九天算成一段,一直到九九八十一天结束。

以此类推,一九指12月22日到12月31日,二九指次年1月1日到次年1月9日,三九指1月10日到1月19日,四九指1月20日到1月29日。

”数九“是我国冬季一种民间节气,反映了中国冬季气温变化的大概情况。生动形象地记录了冬至到来年春分之间的气候、物候变化情况,同时也表述了农事活动的一些规律。


扩展资料:

我国地域广阔,各地“九九歌”不尽相同;但大同小异。

1、有一首较通俗的中国民谣是这样的(北京版):

一九二九不出手。

三九四九冰上走。

五九六九沿河看柳。

七九河开,八九雁来。

九九加一九,犁牛遍地走。

2、山西大同版:

一九二九不算九、

三九四九押门叫狗。

五九六九开门大走,

七九八九河开看柳,

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冬九九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数九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12-24
“一九二九,不出手;
三九四九,冰上走;
五九六九,沿河看柳;
七九河开,八九雁来;
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有多少人还能很熟悉的说出来?这些都是中国的传统习俗,并且一直影响到现在,甚至将来,这些习俗的存在说明我们中国人的智慧。
下面我们解释一下 这个 九九 习俗 :
上面这首习俗语是我们的“九九歌”。

  中国农历有“九九”的说法,用来计算时令。计算的方法是从冬天的冬至日算起(从冬至开始叫“交九”,意思是寒冷的开始),每九天为一“九”,第一个九天叫“一九”,第二个九天叫“二九”,依此类推,一直到“九九”,即到第九个九天,数满九九八十一天为止。这时冬天已过完,春天来到了。
  老北京的习俗,冬至日起要画“九九消寒图”,这一习俗在明人的著作中已有记载,这图是一幅梅花图,画一枝梅花。上面有81个花瓣(代表九九八十一天)。每过一天就用笔染一个花瓣。待过完这8l天,81个花瓣也全染过了,春天到了,所以叫“九九消寒图”。而且在明代北京,还有刻印好的“九九消寒图”,在市面销售,这就更省事了,而且在这图旁还有《九九歌》。
第2个回答  2012-12-24
“九天”是冬至到惊蛰这段时间,第一天是从冬至开始算起的,冬至是一九的第一天。

“九天”顾名思义就是以每九天为计,201年冬至12月22日是一九的第一天,2011年1月9就是三九的第九天,2011年1月18日就是四九的第一天,我们这有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走,五九六九河边插柳,七九河开、八九燕来之说。一九至四九正好经历了农历节气的冬至、小寒、大寒,所以是冬天里最冷的一段时间;过了大寒就是立春了,天气将渐渐转暖。

“入伏”和“数九”是我们的祖先通过长期的经验积累,总结出来的用农历(也叫阴历)和六十甲子的记时方法,描述一年中最热和最冷的时节。

夏至节后的第三个庚日入伏,以后每十天一伏,共30天,直到出伏。

冬至后第一个壬日数九,以后每九天为一阶段,依次是二九、三九……直到九九,共81天。

这就是:“夏至三庚入伏,冬至逢壬数九
第3个回答  2012-12-24
从冬至之日起,进入“数九”。“数九”,是中国冬季一种民间节气。
不过,我们这儿的“九九歌”有所不同。“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凌上走,五九半,凌碴散,春打六九头,遍地走耕牛”这可能和地域有关系。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2-12-24
数九是从冬至算起的,像今年冬至就是12月21日也就是所谓的末日,那天是一九第一天,今天是一九第四天。到12月30日就是二九第一天,依此类推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