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沪剧是上海的地方戏?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4-05-22
都说上海人喜欢看越剧,其实,越剧来自浙江绍兴的嵊县,并不是上海的地方戏。真正可以称为上海地方戏的则是沪剧。

  沪剧源于江苏吴淞江、黄浦江一带农村的民歌小调,吸收弹词等曲调后形成为一种滩簧调。 先是两个人自奏自唱的对子戏,后发展成三个人的同场戏,在到庙会搭台唱戏时称为“唱高台”,演唱的剧目有《卖红菱》、《借黄糠》、《阿必大回娘家》等清装戏。辛亥革命前后进入上海,易名为“申曲”,但仍是坐唱形式。后又把电影《孤儿救祖记》改为申曲,又增加了上海的文明戏演员,逐渐改为幕表制、增加布景软片,并开始改编文明戏。30年代后又演出了《孟丽君》、《玉蜻蜓》等。同时又根据时事新闻编演了《阮玲玉自杀》、《姐妹花》等“西服旗袍戏”。1941年成立“上海沪剧团”,才正式改名为沪剧。因此剧种采用江、浙长江三角洲一带的方言,生长、流行于上海及附近的杭、嘉、湖一带,所以属于上海地方戏,因上海境内的黄浦江又名春申江或申江,申也就成为上海的别名。因古称上海境内的吴淞江下游人海处为沪渎,沪也就成了上海的简称。可知,无论是沪剧,还是申曲,都是上海地方戏的意思。

  上海沪剧团的第一个戏就是根据外国电影改编的《魂断蓝桥》,接着又排演了《雷雨》、《秋海棠》、《家》、《上海屋檐下》、《骆驼祥子》、《乱世佳人》等中外名著,同时涌现出杨月英、石筱英、杨飞飞、解洪元、丁是娥等一代沪剧表演艺术家。1953年成立了上海沪剧院,又编演了《鸡毛飞上天》、《罗汉钱》、《星星之火》、《芦荡火种》、《一个明星的遭遇》等,使沪剧成为擅长编演现代题材的年轻剧种。后起之秀的茅善玉等也成为深受江、浙一带观众喜爱的新一代的演员。
第2个回答  2017-06-01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