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应该多读书,还是精读书?

我是一名大专学生,正在读大二。
上大学过后发现自己不能再混日子,也找到了自己的目标与理想。我开始变得爱学习。
我发现看书是学习的一个很好的途径,我可以从书中看到那些值得我学习的观点与知识。
我以前是从不看书的,甚至不知道红楼梦里除了贾宝玉和林黛玉还有谁,我以为歌德是一个音乐家。
现在发现自己太无知,于是开始疯狂地学习,我想要弥补过去所浪费的时间,获取很多知识,追赶同龄人,超过本科生。我是专科生,我想要进入社会证明自己比本科生强,就必须要懂得更多,所以我看书很疯狂,不停地看,50天看30多本书,但是刚才在知乎上看见有朋友提问说本科期间读了200本书,却不能外显,看了下面的回答,我发觉好像并不是读的书越多越好,而应该多拿时间思考。
我有点迷茫了,我希望学习很多知识,所以读很多书,但是好像有些不对。请问,作为一名明年就开始找工作的专科生,我应该多读书,还是精读书?如何读?

很有趣,刚好我也看了知乎上那个问题以及下面的答案。所以我来说说我的看法吧。
还是要回到这个问题,读书(为了学习专业知识读教材除外)究竟是为了什么?
“发现自己太无知,于是开始疯狂地学习,我想要弥补过去所浪费的时间,获取很多知识,追赶同龄人,超过本科生。我是专科生,想要进入社会证明自己比本科生强。”这是你不停阅读的理由与动力,这样的“上进”的想法当然无可指责,要是所有人都这样想,中国的GDP还再能翻一翻呢。但是除此之外呢?我不知道你看的都是哪种类型的书,还是说什么都看,捡到哪本算那本。在看这些书的时候,你有没有感触呢?有没有哪个句子哪个观点让你浮想联翩,情绪波动?如果有,我觉得这就是收获,不为了超过本科生,不为了知识积累,也不为了我这周要读完三十本书。只是单纯的体会读书带来的乐趣,我认为这是最值得推崇的对待书的态度。
如果没有,我想你应该反思了。不做汉字的搬运工,不是眼睛扫过就表示读完了,那样的话放本书在我家的狗眼前,它也会读书了。更重要的事情是——思考,多问问题,问自己同不同意这种说法,为什么(不)同意,我(不)喜欢这本书是因为···问作者为什么要这么写,他的人生经历是怎样的,等等,这样,你渐渐就会发现无数个美丽的小世界。
至于精读还是多读,各有所爱。不过一般而言,不都是”喜欢的书翻得起毛边,而不感冒的书瞄都懒得瞄一眼“么。周国平提倡的只读好书,把好书读精,或许能够帮助到你。

最后:不要急着外显,那些再别人看来毫无所获的时光,都在为你扎深深的根。那些你读过的书,走过的路,终有一天会与你狭路相逢,然后共鸣得不像话。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06-21
读书就像交朋友,各有深浅之分。《如何阅读一本书》里的思想,除去基础阅读外,读书分为三个层次:
检视阅读:恰如与人邂逅,寒暄交谈
分析阅读:恰如引为知己,秉烛夜谈
主题阅读:恰如呼朋唤友,同室论谈
交友都是由浅入深,投缘的人从泛泛之交到引为知己。读书也一样,一开始都是需要通过大量的检视阅读(泛读),来找到自己喜欢的高质量的书籍。
但是现在很多人读书是有误区的,总是希望一劳永逸的读书。泛读只是开始而非结束,优秀的书籍是需要精度和重复阅读的。就像交朋友一样,你与他相处的时间越长,你们之间的关系越亲密。
多读与精读之间有一个很好的契合点:主题阅读。在阅读一本书之后,由这本书中某个问题展开,去寻找更多与之相关的书籍阅读。就像你因为一个好朋友而进入了一个朋友圈子,比在茫茫人海里找朋友,一方面多了一份保证,一方面因为原来朋友的基础,自然的有一种亲和力。
有一位权威人士你可以认识,可以向他详细了解一下,就是“军宝老师” 乐于助人,现在网络上可火了,所以网络上很容易就可以找到他的,祝你马年好运,心想事成!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