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最难处理就是家庭关系

父母思想跟我是一个天一个地,不懂转弯,自己总是对的,我是错的。上班压力已经大了,一直逃避家庭的烦恼

认识到世上任何人都不是十全十美的,包括自己在内,我们就能宽容别人的缺点了。

当我们沉浸在瑜伽语音冥想的练习中,心思意念都能休憩在无条件之爱的源泉中,无论我们有多少的缺陷和不完美,这种爱依然环抱着我们,我们依然被无条件地爱着。体会到这一点,我们就能大度地待人,不计较他人的短处与不足,继而发展出关爱他人之心,从中,我们尝到了无条件之爱的甜美的果实。在这种情况下,挑刺儿的毛病就会清除殆尽。

每个人都是单独个体,有自己的意愿和做事的方式。如果试图按照我们的意愿来塑造他人,那么就很有可能“碰得一鼻子灰”,并使他人对我们心存芥蒂。

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抱怨:这人对我不好、他们不尊敬我、为什么偏偏让我遇到这种事、真不公平……这些都是自怜的表现形式。

当我们受了不平等待遇、没有受到尊敬或失去爱时,感觉到委屈,掉入自怜的泥沼中。

身陷自怜中的我们,仿佛被泥土蒙蔽了双眼,看不清身在何处。因为被误解或者不受重视而感觉委屈、愤怒,都是被困在自怜之境的迹象。所以,当我们体验到这些情绪的时候,需要问自己这样的问题:这种不好的情绪是不是自怜所引起的呢?

如果我们有自怜的倾向,就需要格外努力地冲破这种习惯,需要借助自我剖析或内省的力量,来走出这个泥潭。、

为了走出自怜的泥潭,或者确保自己不掉进去,我们需要客观地评估自己的内心和思想意识,并有规律地练习瑜伽语音冥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1-07
其实我们有时候不是没能力解决家庭问题,只是没耐心,因为这样的事很难有一个预期与前景,老人象总是认为小孩是他们带大,他们的思想与观念固定了,如果你在这个家里就得顺着他们来,一家人对与错有那么重要吗?在家软一点,出外就强一点。如果改变他们很难,所以你就得改变自己,与他们反着来讲道理没用,那就顺着来,你认为他们不懂转弯,那你就先转,问题其实是你不够强大,内心的包容力与转变力不够,是不是这样呢。文字与道理与现实是有距离的,怎么去走看你能成长到什么层次决定一生的事。
第2个回答  2013-01-07
不应该逃避,应该面对生活
第3个回答  2013-01-07
跟你父母沟通,将心比心,你父母也是希望你好。
相似回答